纳章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突出规划先行、因地制宜,立足农村特色,强化群众主体,构建常态长效机制,巩固拓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成果,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再提升、再升级,着力打造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乡风和美的美丽村庄,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上下”同步,走好镇村联动“一盘棋”
坚持党委统筹。突出规划先行。发挥村组干部、群众、回村干部主体作用,盘清“十件事”,绘好“两张图”,科学编制村庄规划,实现辖区31个村(居)民小组村庄规划全覆盖,切实推动村庄发展有规可依、农村管理高效。坚持高位推动。成立以镇党委书记和镇长为组长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和国家卫生乡镇创建工作专班,组建综合协调、卫生整治、氛围营造、督查检查等10个工作组,镇党政班子成员、干部职工、驻村工作队联系包保行政村及村组,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明确目标要求。制定印发农村“厕所革命”、国家卫生乡镇创建、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等工作方案,明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任务、任务分工、整治标准、督导考评细则,确保人居环境整治合力攻坚、全域推进。强化协调调度。镇党政班子会议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分析工作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明确下步工作计划,以工作推进会、调度会、现场会等形式强化统筹调度,不断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持续深入。
坚持支部带动。抓好宣传发动。以“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等活动,以及宣传标语、微信群、广播等形式,大力宣传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村“厕所革命”等工作的重要意义,反复通过户主会、村民代表会、村民大会等形式,宣讲整治标准、明确整治重点、共商整治办法,充分激活群众主体意识,逐步实现群众由“要我整治”到“我要整治”的思想蜕变。明确整治重点。围绕“净”“绿”“美”做文章,坚持分类施策,以农村“三堆”整治、道路、公厕保洁、道路庭院绿化等为重点,突出清脏治乱拆违先行,增绿规划同步实施,形成全民参与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同时,积极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治理和畜禽养殖废弃污染物治理工作。加强示范带动。将人居环境整治与“我为群众办实事”、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丰富党员主题活动之余使党员亮身份、领责任、展风采、争先锋,支部及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凸显。
坚持党员带头。镇村干部及驻村工作队员挂联到村(居)民小组,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党员群众自行负责庭院周围垃圾、油污、废弃物积水等的清除;坚持义务工制度,组织党员群众投工投劳,开展“清洁家园”志愿服务活动,对农村“三堆”、公路沿线、村内卫生死角等进行集中清理整治,给村庄进行彻底的“梳头”“洗脸”,通过卫生包保到户、到人,进一步激发村民爱护环境卫生的自觉性和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的主动性。
“内外”兼修,打好环境整治“组合拳”
外增“颜值”塑造村庄外形象。推进拆危除旧。围绕“危房不住人、住人不危房”“人居零危房”的目标,依据村庄规划,拆除危旧房屋、烤房、圈舍、残垣断壁、旱厕等10000余平米。深入实施“厕所革命”。坚持改厕标准,引导群众主动参与,按照有序推进、整体提升、建管并重、长效运行的原则,以消除露天旱厕、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为重点,新建或改建无害化卫生公厕48座,改建农村卫生户厕2000余座,基本实现旱厕清零。大力推进“绿美纳章”建设。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省、市、区绿化美化的部署要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载体,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义务植树、公路沿线绿化美化、美丽乡村建设等活动,栽种皇冠菊、柿子、红枫、海藻、美女樱等适宜本地生长的绿化苗木近30万株。抓好“禽畜圈养”。积极走村入户,向村民宣传做好家禽圈养的重要性,散养家禽的危害性,并鼓励引导村民在菜园地、空地等位置对家禽实施圈养,提升村庄颜值。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积极争取整合资金,打造鲜花公路55余公里,硬化通村道路30余公里,硬化村内道路35公里,改造村内排水沟渠12.7公里,农村污水管网改造9公里,龙洞河清淤整治10余公里,修建橡胶坝2座,安装路灯800余盏,建设健康步道10余公里,休闲小广场1个,进一步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内修“气质”提升村庄内动力。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本着“抓常、抓长、抓细”的原则,将基层党建、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尊老孝老等有机结合,以村民小组为单位草拟村规民约,以村民代表会、户主会、党员大会等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经党总支把关、党委审核、村民表决等程序,对村规民约进行修订完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有效融入村规民约。组建保洁队伍。整合资源,以扶贫产业收益为联结开发公益岗位83个,人社部门设置公益特岗48个,聘用贫困劳动力常态化开展清扫保洁,并保持队伍稳定,严格考核管理,推动清扫保洁常态化。建立常态长效机制。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制定人居环境星级村评定制度及标准、卫生保洁制度、人居环境整治督查检查制度、红黑榜通报、卫生费收取及保洁员管理等制度;同时,对辖区5个村(社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实行“周督查、周通报”制度,确保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有力有效、常态长效。持续开展观摩评比。每季度定期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大检查、大评比”活动,通过“查、看、议、评”,促使各村(居)委会找准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中存在的差距与不足,进一步理清思路、找准方向,推进人居环境提升。用活积分管理。通过义务工、“两费”收缴、绿化美化、落实“门前五包”等形式获取积分,并由村小组统一考核评定积分,兑换物资,充分调动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积极性。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常态化开展“清洁家园”、“绿美纳章”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强化道德模范、文明家庭、美丽庭院、文化大院等先进典型选树,文明村、卫生村创建等活动,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注入强劲动力。
“点面”结合,激活美丽乡村“一池水”
“点”上强龙头。持“抓两头、促中间”,促进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开花”,给好的“添花”。紧密结合村庄实际,扎实落实卫生包到户、秩序包到户、设施包到户,在自然村人居环境整治上全面提升,成为全镇乃至全区典型、标杆后,秉承“好上加好、精益求精、永不止步”的思路,打造杜迤泽、新发、大营等一批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同时大力实施水凹“铸型塑魂”工程,为美丽村庄“锦上添花”。给差的“加码”。选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人居环境“脏、乱、差”问题相对突出的村组,集中力量攻坚,深入开展龙洞、大小天生坝等村组农村污水治理工程,集中开展赵曲宗村人居环境改造工程,促进人居环境提升工作全面提升。
“线”上抓特色。围绕“一带一道一圈”发展定位,谋划沿龙洞河规划农业产业观光带。盘清龙洞河沿岸土地、林地、水资源等资源,辖区5个村(社区)根据村庄特点、优势,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整治,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与产业发展“深度联姻”。防火通道拓展户外营地赛道。结合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将森林防火通道打造成山地越野“速度与激情”的赛场,建设高原休闲运动基地和户外营地,彰显“功能特色”,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与生态文明建设、节会赛事等“全面融合”。以乡村振兴为引领发展乡村旅游圈。打造龙洞河前洞-方郎千亩茭茨园-方郎土司遗址-黄草坪水库-纳章层岩瀑布-叠水一级电站-水凹农耕亲子园-迤堵二级电站-曲宗烟后产业示范基地的旅游环线,同步实施龙河河道清淤整治、龙洞、方郎、纳章、竹园、曲宗村“美丽公路”和“绿美纳章”建设以及旅游标识标牌制安,彰显“文化特色”,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与乡村旅游“互促共进”。
“面”上全突破。构建齐抓共管大格局。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旅游发展、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构建“党委领导、政府推动、村组联动、群众互动”的齐抓共管大格局,为人居环境整体提升夯实基础。推进先进典型大示范。明确“四有四无”村、人居环境星级村、美丽村庄创评标准和办法,并深入推进先进典型创评工作,2021年创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有四无”村23个,成功申创省级卫生村4个,评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3星村2个、2星村13个,“比学赶超”浓厚氛围,示范引领效果凸显。(通讯员:朱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