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正文
云南电网曲靖陆良活水供电所为民服务二三事
  • 发布日期:2021-05-26
  • 来源:曲靖乡村振兴网
  • 阅读量:673

  陆良县龙海山区涵盖龙海和活水两个乡,她横亘于陆良坝子东边,最高海拔2687米,为陆良诸山之冠,是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第三支队诞生之地。在龙海山区,由南向北走,绵延75公里长,沿途有雨古协定纪念碑、后方医院旧址、小寨革命纪念馆、陆良县临时人民政府旧址等,龙海山宛若用历史镶嵌的一条“红色脊梁”。南方电网云南曲靖陆良供电局活水供电所便诞生于此,供电所有员工32人,其中党员3名。多年来,供电所赓续红色基因,扎根革命老区,被陆良县列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扎根老区,电亮万家”是他们的誓言,这群供电人踏着英雄们的足迹,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中,正用行动将光明播洒在龙海山革命老区。

  遥控一按蔬菜喝上了水

  进入五月份,陆良一直处于干旱状态,然而活水乡雨麦红村的上千亩高山蔬菜种植并未受太大的影响,田地里有的苗刚刚长出,有的菜正在采收,一车一车销往外地。

  白天,太阳烘烤着大地,到了傍晚,菜农万崇礼便会从小屋里走出,手指在挂在胸前的遥控键上轻轻一按,他的15亩大白菜瞬间便沐浴在清凉的喷灌之中,不到20分钟,菜地便被浇得透透的。电的接通,让他种菜变得更科学、更轻松。看着快要上市的菜,他内心充满了喜悦,他说自己的菜不论斤卖论棵卖,市场好的时候每棵能卖到1块五左右。目前,他有近9万棵菜可以采收,他保守估计也能买到六、七万元。

  雨麦红种植出的山地蔬菜有罗马生菜、结球生菜、大苷蓝、小苷蓝等,大多数出口到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等地。去年,村委会带动群众发展农业循环种养殖,用桔杆、菜叶、牲畜粪便养殖蚯蚓制造有机肥,肥料用于栽菜,蚯蚓用来养鸡,今年共养乌黑鸡5000多只,养蚯蚓2亩多。雨麦红村委会副主任、陆良塔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乔良说:“我们合作社,年收入300多万元,全村2806人,人均收入可达15000元,这一切都得益于电,我们所有的菜地都实现了电力抽水喷灌,现代农业种植离不开正常的电力供给。”

  2020年,曲靖陆良供电局为雨麦红蔬菜种植基地安装了3台变压器,将电力线路架到了田间地头,解决了合作社抽水浇灌,加工废菜叶、饲料问题。

  基井出水电力线路架通

  近些年来,龙海山区结合自身特点,立足高山土地肥、污染少等优势,打出了“一村一品”牌,大力发展起种植养殖,办起了生猪养殖企业和药材种植、加工企业等。

  雨古村是“雨古协定”的签订之地,流传着许多红色故事,该村平地较少,大多数为山地、石头地,这些地适合种植药材,村里主要靠种植云南参(臭参)、当归、木香等,全村500多户人家,种植面积3千余亩,大多数药材出口东南亚,仅药材一项户均收入有3万余元。村干部郑国良说:“我们地处高寒山区,常年缺水,种植药材过去想都不敢想,有电从机井里抽水,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

  石字坡村是一个彝族村,全村100多户群众,经济来源主要靠栽种烤烟,今年遇上干旱,村口一个水塘里的水,没有几天就被村民们拉得见了底。为了保住烟苗,4月份,村里在距村子几百米远的地方打了一口井。村长万得生说“出水的第四天,供电所就把电接通了,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活水供电所党支部副书记保石金说:“看到老百姓急切的心情,我们也着急,我们组织了党员突击队,早出晚归,从村子里将400伏线架到了基井旁。”

  仅三、四月份,供电所便为9个村寨解决了9口井的抽水用电。

  电接通,抽上了水,村民们的烤烟得救了,彝族群众穿上节日的盛装,跳起了大三弦,唱起了祝酒歌感谢电力人,歌唱新生活。

  增变延线群众烤烟无忧

  进入夏天,位于龙海乡的花木山林场树木茂密、郁郁葱葱,“陆良八老”的精神在这里永传远扬。曾经,这里是陆良的“塞寒坝”,栽树难、成活难,管住更难。多年来,龙海山区群众生活少不了烧柴、烧煤,好不容易长成的树林便会遭到偷偷砍伐,尤其是龙海山区烤烟种植广泛,满山遍野随处可见,烤烟季节到来,便要烧掉大量木柴。

  近些年来,随着电烤房的兴起,从2018年起,龙海、活水两乡便新增3000多座。供电所为了让群众烤烟用电不发愁,在低电压台区的治理上做足了文章,每年7至9月,在烤烟烘烤期,党员服务队、党员突击队便会活跃在村村寨寨,他们通过新增变压器、安装自动调压装置、线路改造等措施,为群众烤烟护好电。

  今年以来,龙海两乡对电烤房进行了再升级,变过去的只用电鼓风为全用电烘烤,目前已新建和在建纯电烤房350个,为了满足这些电烤房用电,供电所积极落实好电力配套工程,新增变压器5台,新架10千伏线路4500多米,延伸400伏低压线路130多条共6800余米。

  活水供电所所长张学全说:“电正常了,老百姓家里烧柴用煤的少了,经常有人和我们开玩笑,说院子里堆着的柴几年都用不着一根,好多都朽了,放了长出菌子了。”

  有了电,龙海山革命老区也日渐变成绿水青山。(王吉聪 朱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