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组织安排我去师宗县高良乡科白村驻村扶贫,那时,孩子即将幼儿园毕业,他以为爸爸是去出差,几天就回家了。之后,我每次离家的时间越来越长,孩子才知道爸爸不是去出差,而是去驻村扶贫。
每次离家的前一天晚上,我都会陪着孩子玩他喜欢玩的游戏,玩到父子开怀大笑时,孩子突然一愣,冒出一句“爸爸,您什么时候要走”,一句简单却非常无奈和堵心的问话,终止了游戏。接着,孩子扑到我的怀里,小声地念着“爸爸,您不要走,好吗”,我静静地搂着孩子,目视着地上零乱的玩具,感受到孩子的不舍。
不到21点,便带着孩子上床睡觉,孩子似乎知道我明天很早要起床赶路,不再吵着闹着要我讲故事,而是静静地躺在床上,把我的左手抱到自己的胸前,用两只小手死死的“锁住”,嘴里不时念道“看你怎么走”。
寂静的空气催促着孩子渐渐进入睡熟状态,两只小手却始终不愿意放开我的左手,睡熟后的身躯不由自主旋转90度,颈部仰面压在我的身上,不让爸爸走的心意表现得如此真切。一整夜,孩子对我轻微的一个翻身都充满着警觉,害怕我离开自己。
时钟滴滴答答走到凌晨5点,我小心翼翼挪动睡熟的孩子,孩子却醒了,两只大眼睛直溜溜地盯着我,眼神里没有半点睡意。孩子一骨碌从床上坐立起来,一边穿衣一边说道:“爸爸,我陪您吃了早点,您再走”,“这么早,外面早点店还没开门,爸爸去半路上吃,你再多睡一会儿”,孩子不听我的劝说,径直跑进厨房拉开一道柜门,拿出他早已备好的面包,“吃这个,爸爸”。
有着一丝曙光的凌晨,我家的灯光在小区里第一家亮起。孩子看着我吃完精心准备的面包,又递给我两袋黑芝麻,说道:“爸爸,你到了村委会吃这个”。
离别的时候到来了,我背上行囊,刚准备出门,孩子便大声哭喊道“爸爸,不要走”,拼命撕扯着我的衣角,似乎拽到了救命草,使出全身力气阻挡着我的脚步。
我的眼眶也开始湿润,深情地看着伤心流泪的孩子,除了反复安慰“别哭别哭,爸爸去几天就回来带你”,再没其他更好的办法。
必须离家去扶贫的责任感,驱使我拨开孩子稚嫩的双手,立即转身拉开家门,“逃离”孩子依依不舍的泪眼,快步走下单元楼道。 小区单元门的“咯吱”关门声告诉楼上哭喊的孩子,“爸爸走了”,孩子的哭声变得更加大声了,但也无可奈何。
孩子转身跑到阳台,趴在阳台上注视着离去的爸爸,流淌着眼泪的小脸紧紧地贴在阳台的防护栏杆上,双手使劲伸出栏杆,朝着爸爸离去的背影摆动着,“爸爸,再见!爸爸,早点回来!”。
孩子的道别声,刹住了我前行的步伐,抬头望着孩子应了一句“再见!爸爸知道了”,便加快步伐远去,迅速“逃离”这样的场面。
寂静的小区里,“爸爸,再见!爸爸,早点回来”的哭喊声,是那么嘶哑而伤心,又是那么清晰而痛彻心扉,绵绵回荡,慢慢减弱,直至消失。
孩子无奈的哭声,无法留住爸爸去扶贫的脚步,脱贫攻坚战场上更需要爸爸,需要爸爸的“舍家忘我”和甘于奉献。
作者/栾增能(曲靖高级技工学校驻师宗县高良乡科白村第一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