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市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共投入37.2亿元资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全市共有15376户51303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获得了搬迁安置。共建设搬迁安置点222个,其中200户800人以上搬迁安置点9个,复兴佳园搬迁安置点建设成为万人以上搬迁安置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
沈良斌 文/图
为进一步巩固易地搬迁脱贫成效,确保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宣威市聚焦“四好”,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聚焦配套设施建设
确保群众“住得好”
完善基础设施配套,确保群众居住“安心”。围绕通水、通电、通路、通信、排污、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强弱项、补短板。该市筹措资金9482.81万元,用于解决2016年(含补齐任务)易地扶贫搬迁补短项目建设,涉及保基本、保必须的补短项目251个,安置点基础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完全满足搬迁群众基本生活需求。
强化公共设施配套,确保群众生活“舒心”。按照“小型保基本、中型保功能、大型全覆盖”的原则,围绕省、曲靖市“50个工作目标”要求,重点聚焦公共教育、医疗卫生、便民服务等,依托原有资源,通过就近就便共享或配建等方式,全面解决搬迁群众上学、就医等问题,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城区复兴佳园安置点同步配套建设党群服务中心、小学、幼儿园、卫生服务中心、便民平价超市、农贸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和扶贫车间、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劳务市场等产业就业服务设施,以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乡愁馆、广场等文化活动设施,让搬迁群众享受更便利的基本公共服务,更加舒心生活。
聚焦完善社会治理
确保群众“融入好”
织牢基层党建网。该市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合理设置并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配强干部、完善机制、强化功能,形成以乡(镇、街道)党委和政府为主导、群众自治组织为基础、群团组织和各类社会服务组织为纽带、经济组织为支撑的基层组织体系,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把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新成立街道党工委(复兴街道)1个、社区党总支8个、村(居)民党小组126个。
织牢社区治理网。按照便于管理、便于服务、便于居民自治的原则,在安置点配套设置街道办事处、村(社区)、村(居)民小组。按照法定程序,建立健全社区组织机构,充实工作人员,构建“乡(镇、街道)—村(社区)—安置点(楼栋)—单元—住户”的网格化精准管理机制,确保有人办事、有章管事、有场所议事。
织牢社会综治网。根据安置点规模,合理设置派出所1个、警务室30个、调解室61个,综合利用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建立健全群防群治人员的选拔、教育培训、日常管理和运行保障等机制,全面提高管理智能化和社会防范水平。同时,加强对社会矛盾风险隐患的分析研判,坚持依法办理、舆论引导、社会面管控“三同步”机制,强化社会热点敏感问题的情报信息搜集和舆情预警预防。
聚焦产业就业发展
确保群众“发展好”
立足当前,多措并举保就业。该市认真落实就业帮扶各项优惠政策和减免补贴政策措施,把劳务产业作为保障群众稳定脱贫的主渠道,按照“能转尽转”的要求,做到管理“精细化”、培训“精准化”、输出“组织化”、帮扶“多元化”,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对搬迁安置户开展“点餐式”免费技能培训,使其掌握实用技术,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安置点共建成扶贫车间(工厂)40 个,举办易地扶贫搬迁专场招聘会9次,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26094人实现转移就业20261人,有劳动力的搬迁户实现户均 1人以上就业,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
放眼长远,千方百计强产业。把产业扶持作为搬迁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的长远之策,成立宣威市三农产业扶贫投资有限公司,乡(镇、街道)成立子公司,村级成立合作社,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方式,成立合作社245个,建设刺梨种植及加工、马铃薯加工、黄豆腐加工、葡萄种植、中草药种植、玫瑰花种植、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基地,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实现搬迁贫困人口产业全覆盖。重点培育生猪、马铃薯、烤烟、辣椒、蔬菜、林果、中药材7 个优势主导产业,建成易地搬迁后续产业扶贫项目290个,实现有产业发展条件的易地搬迁贫困户有产业支撑项目。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抓协同。中心村安置立足特色种养业,加快土地流转,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的特色种养基地。集镇安置充分发挥连接城乡、服务集镇的优势,利用安置区配套的扶贫车间,发展农产品加工营销、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农超对接等服务业。城区集中安置依托城市发展形成的各类产业,通过技能培训转移就业一批、开发城市公益性岗位解决一批。
聚焦优化公共服务
确保群众“生活好”
认真做好政策衔接配套。该市认真做好城乡低保、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转移接续,让搬迁群众享受的政策不断档、不脱节,做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在户籍迁移、物业管理、就医就学、社区治理等方面做好服务工作,维护搬迁群众切身利益,实现政策保障体系化,让群众消除自身权益无保障的后顾之忧。
完善利民服务措施。充分发挥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干部及“挂包帮”干部的作用,推行党员带头、群众参与、人员互动的志愿服务模式,组建 68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常态化为搬迁群众开展生活常识、安全知识、文明行为、政策知晓、心理疏导等方面的宣传教育。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物业管理、水、电、燃气、公交乘坐、学前教育、残疾人康复等提供优惠补贴。统筹建立社区、物业、施工单位三方协作长效机制,组建工程质量维护修缮队,实质性开展工作。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通过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及楼栋会、单元会、家庭会、培训课堂等,加强搬迁群众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搬迁群众自觉拥护党的领导,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建立社区评先选优常态机制,推进“平安社区”“文明家庭”“文明单元”“勤劳致富模范户”等评选宣传活动,以身边人身边事宣扬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睦邻友善、守望相助、孝敬老人的美德,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精神风貌。充分利用文化活动广场、老年活动中心、就业培训中心等场所,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搬迁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提升搬迁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