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惑之年的阿黑哥喳喳呀整年穿着彝族分支撒尼人白褂,留着彝式长发小辫,“年轻时,我羞于穿白褂,还把辫子剪成短发,就因为穷。”
喳喳呀住在云南省丘北县仙人洞村,全村共有196户981人。村如其名,座落在喀斯特丘陵之间,三面环水犹如人间仙境。但在仙人洞村的美丽背后,却隐藏着深度贫困。
喳喳呀说,村民祖祖辈辈靠打鱼种地为生,土地少,20年前村民年人均收入不足300元,年人均有粮仅180公斤。“每年秋收之前,粮食青黄不接的时候,爸爸和村民的男人就扛着口袋外出借粮,附近村寨给仙人洞村取了一个外号——口袋村。”
“我年轻时,出村赶集怕报村名,怕穿彝族服装,因为怕被认出是仙人洞村人。”喳喳呀告诉记者,那时最担心三件事:吃不饱肚子、娶不到媳妇、一辈子借粮。
距离丘北县仙人洞村约100公里,处在弥勒市群山密林中的可邑村也是个彝族村落,35岁的村民李建梅穿戴好彝族阿细人特有的绣花服饰,来到村口迎接一批又一批的游客。
可邑村已有370余年历史,是彝族分支阿细人的聚居区,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细跳月”的发源地。
“‘可邑’在彝语中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但我们这里原来的日子可不怎么如意。”李建梅告诉记者,可邑村长期被阻隔在崇山峻岭之中,封闭落后,尘土飞扬,村民以种植玉米和烤烟为生,农机开不进村,收入微薄,年轻人多外出打工,可邑村一度成了“空心村”。
在滇南山区,自然风光、民族文化资源富集的区域基本与贫困区域的分布相重合。不能守着金饭碗出去要饭吃,近年来滇南多地开始在“美丽”上下功夫。
为摆脱贫困,丘北县通过打造旅游特色村寨、增加就业岗位、入股分红、技能培训、土地租赁等多种方式增加农民收入。仙人洞村以普者黑景区开发为契机,依托三面环湖、四十里水路绕村、万亩荷花簇拥的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村民每家或经营民宿或开餐馆,依靠山水风光和民族文化吸引游客。”喳喳呀一家开起了彝族风情民宿,收入快速上涨。至2019年末,仙人洞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万余元,甩掉了象征贫困的“口袋”,如今成为丘北县名副其实的“首富村”和旅游致富的“示范村”。
2014年,弥勒市依托彝族阿细人独特的民族文化,将包括可邑村在内的几个自然村打造成特色小镇对外营业。平坦的青石板路,鹅黄色的土掌房,墙上彩绘着阿细人的传统习俗,农家乐、民族工艺品制作、阿细跳月表演、电商等旅游延伸产业在村中兴起,游客纷至沓来。
李建梅结束在外漂泊的打工生活,回到家乡做起景区讲解员。“每月3000元的收入,还能照顾孩子,许多年轻人都陆续回来了。”
据统计,可邑小镇已带动周边数百户村民实现脱贫致富,户均年收入达到10万余元。
2016年,云桂铁路建成通车,高速快捷的动车将滇南石林、弥勒、丘北、广南等早先美丽而贫困的县市成功串联,各地旅游优势互补,形成了滇南高铁旅游集群,越来越多的乡村发展起特色旅游,游客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连年递增,贫困快速消减。
目前,云南正把乡村旅游扶贫与脱贫攻坚、美丽乡村、生态移民等重大战略统筹推进,合力形成乡村旅游扶贫开发建设新格局。(缪超 黄小桐)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