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临沧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盯“民族文化资源转化能力弱”的短板,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以文化扶贫助力精准脱贫。
扶贫不仅要“扶智”,更要“扶志”,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临沧持续深入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农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增强各族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自豪感。充分发挥“佤山宣讲团”“火塘少数民族语言宣讲小分队”等力量,深入贫困地区宣传宣讲,树立“贫困可耻、脱贫光荣”的理念。用好9729个宣传教育微信群,让宣传教育精准直达贫困群众。开设“脱贫光荣榜”“脱贫攻坚群英谱”,用榜样力量激发贫困群众脱贫信心和斗志。编印《临沧市脱贫攻坚先进典型风采录》《道德故事会》,建成了一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街道、主题广场、主题公园、示范村。以“42684”工作方法,在全省率先建成村寨主流文化氛围营造示范点188个。建成农家书屋956个,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按照“十大板块”标准,提升打造“活的、成长的、群众自己的村史室”688个,电子村史室38个,使之成为群众知恩、感恩、报恩,爱党、爱国、爱家的重要阵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文化扶贫不能狭隘地归结为公共文化扶贫,更需要以“文化+”的理念综合运用。临沧不断深化“结对子、种文化”机制,将过去完成任务式的“送”,转变成订单式按需供给的“种”。出台《临沧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文艺宣传工作方案》,组织文艺工作者到脱贫攻坚一线蹲点采风,创作推出大量以脱贫攻坚为主题,既能体现临沧特点、又能走进群众心里的优秀文艺作品。电影《阿佤兄弟》《滇西有朵红色的云》相继上映,电视剧《都是一家人》和乡村振兴主题剧《爱上阿佤》《情满双江》《创客囧途》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大山里的微笑》《老嘎家的那些事》等扶贫题材微电影在各大网站播出,扶贫主题微电视剧《临沧温度》已完成剧本创作,即将启动拍摄。广泛挖掘文艺资源、整合媒体平台,连续举办七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组织开展“美丽临沧”摄影作品征集活动。文化中心、体育运动中心、新闻中心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按照“八个一”标准和“两个全覆盖”原则建成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400个。以“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行”“送欢乐·下基层”“我们的节日”等为载体,组织各级各类文艺小分队858支,每年到贫困地区开展文艺惠民演出和文化服务活动5000多场次。积极鼓励群众自办文化,让群众自发、主动地获取文化,尊重文化、热爱文化,并从中得到愉悦和实惠,让文化成为群众的一种需要、一种自觉、一种潮流。
文化富民重点是解决好“硬投入”和“软支撑”的关系,关键在文化产业,出路在乡村旅游。临沧始终紧盯“民族文化资源转化能力弱,没有形成产业优势”这一短板,以“文化+旅游+扶贫”的模式,把开发和保护、传承与创新、文化和旅游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政府引导、民族文化主打、旅游助推、龙头带动、民资撬动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模式。临沧传媒文化产业园被授予省级文化产业园区,中山竹编、电子竞技、根雕木刻、传媒印刷等一批文化产业项目得到中央、省级文产资金的重点扶持。充分发掘民族文化资源,用好用活“山好、水好、气候好”的生态优势,相继出台《关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意见》《临沧市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临沧市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实施方案》,在全省率先启动实施全市102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和8个沿边小康旅游村建设。建成乡村民宿客栈118家。2个县、3个乡、10个村被评定为云南省旅游扶贫示范县、示范乡、示范村。2019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旅游者3181万人次,同比增长24.92%;实现旅游总收入340亿元,同比增长32.46%。其中,乡村旅游人数占游客总数的70%。耿马孟定镇芒团依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傣族手工造纸),创造了文化富民“芒团模式”,被称为“中华傣家造纸第一村”。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19.2%,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长227.9%。(临沧日报通讯员 姜丝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