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开展以来,宣威市东山镇识别贫困村22个,建档立卡贫困户2884户10640人,贫困发生率为19.48%,被认定为深度贫困乡镇。面对这场“困中之困、难中之难、艰中之艰”的硬仗,过去的三年里,东山镇紧盯“户脱贫、村出列”目标,以产业扶贫为主要抓手,深入推进“五个一批”,有力破解脱贫难题。
产业扶贫强“造血”
产业是脱贫的主动脉,东山镇以“一村一品、一户一业”为导向,整合资源项目,打造了有规模、有效果、可持续的全域性扶贫产业格局。整合产业扶持资金942万元,扶持22个村集体合作社建成扶贫产业基地29个,种植中药材、油菜、牛蒡、蓝莓、辣椒、旱烟等特色作物8556亩,养殖肉鹅20000羽、肉牛1620头,发放宣和猪192头,建立“村党总支+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带贫模式,丰富多种带贫机制,通过参与发展、劳务用工、土地流转等方式直接带动1830户贫困户增收,通过“大订单协议”为所有贫困户提供发展保障,实现特色产业对贫困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两个全覆盖”,实现贫困户、村集体“双增收”。
姬松茸基地
辣椒种植现场推进会
强化龙头引领,投入沪滇援建资金690万元,新扩建姬松茸种植基地210亩、大棚75个,与品植农业科技公司合作发展,带动66户贫困户务工增收,增加三乐、瓦路、歌可村集体经济收入,促进姬松茸在东山“落地生根”;新建云岭牛养殖基地3000平方米,与常淋农业开发公司合作养殖肉牛1200头,为40名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签订全镇性收购订单,带动种植青贮饲料965亩;利用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50万元,建成油菜籽加工厂,与邦源种养殖合作社合作,带动油菜种植4871亩,打造本地品牌,做活“油菜经济”。
易地搬迁拔“穷根”
东山镇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消除贫困的“一号工程”,2016年以来共投资1.66亿元,建成12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本镇安置贫困户832户2896人,进城安置293户1101人,上演了一场“改穷貌、换穷业、拔穷根”的生动实践。
集镇易地扶贫搬迁点
精细化完善安置点后续管理,东山镇组建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走访,逐户了解搬迁户生活情况,宣传生活知识等,让搬迁群众搬得顺心、住得安心;在安置点成立14个村民小组,7个党支部,安排干部驻点包保,选举楼栋长、单元长,制定村规民约、环境保洁等管理制度;开展“党群夜校+”活动,建农家书屋、“爱心超市”,弘扬尊老爱幼、邻里互帮的传统美德,激励自强发展、感恩诚信,促进社区和谐;统筹社会资源,对卫生室、小学、初级中学进行改扩建,建设活动中心9个、便民服务中心1个,全面满足搬迁群众的生活需要。
拓宽搬迁户增收路径,以资产收益的方式,盘活易地搬迁产业发展资金1979万元,建成生态鹅养殖基地2个、肉牛养殖基地2个、胡蜂养殖基地1个、葡萄大棚1个,与具有成功经验的专业合作社共谋发展,年底分红搬迁贫困户每人600元,实现“双赢”;新建养殖小区1个,鼓励自主生产;建成扶贫车间2个,企业入驻,对搬迁贫困户免费培训上岗,解决200余人的就业问题,实现“楼上居住,楼下工作”;根据搬迁户需求,组织技能培训2期,共培训339人,开发公益性岗位就业97人,每人每月增收500元,通过镇就业服务中心帮助就业2400人,劳动力户就业率达100%。
易地搬迁安置点扶贫车间培训
生态扶贫垒“金山”
东山镇是一个山区乡镇,森林覆盖率达68%。在生态扶贫过程中,东山镇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政策,着力为贫困户增加工资性收入、补助性收入、生产性收入,守住“绿水青山”,垒起贫困群众的“金山银山”。优先从身体健康的贫困户中选聘生态护林员352人,从事森林管护、防火、防虫、日常巡查、宣传等工作,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增加工资性收入;2014年以来,优先对1099户贫困户实施退耕还林和陡坡地治理工程2475.63亩,按1200元/亩进行补助,向贫困户发放草原生态奖补资金11.5万元、生态公益林补偿36.4万元,增加补助性收入;充分利用退耕还林政策,发展经济林木种植,通过订单收购的方式与太坤调味品厂合作,举办现场培训会2次,推广种植花椒3485亩,增加生产性收入。
教育扶贫托“希望”
知识改变命运,扶贫更要扶智。东山镇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为主要抓手,提升区域教育水平,助力精准扶贫。近三年来共投资3055万元,建设校园综合楼、食堂、浴室、操场等,实施寄宿制学校改造,改善教育基础设施;全面落实各项补助政策,对贫困学生免杂费、书本费,今年发放寄宿生生活补助204.1万元,营养改善资金418.8万元,学前教育补助7.3万元,协助办理助学金64.4万元,助学贷款517.8万元,办理贫困学生“雨露计划”资助323人48.4万元,防止因贫困而失学、辍学,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统筹镇村干部工作力量,走村入户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进行排查和劝返,落实补偿教育37人,针对9名残疾学生安排送教上门,全镇实现“零辍学”。
兜底保障筑“防线”
坚持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应救尽救,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在脱贫攻坚中的兜底作用,筑牢生活保障防线。今年来,东山镇按照低保、贫困“两线合一”要求,将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全部纳入低保范围,现有农村低保户2555户522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76户2288人,占比为43.7%,将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重病、重残或年满60周岁的低保户555户741人,补助标准调至A类补助标准,人均350元/月;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有效落实,2677名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分别享受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的生活补贴、护理补贴,惠及贫困户555名;落实社会特困供养199人,其中贫困户28户28人,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作用进一步凸显;资助全镇1万多万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对3万人次困难群众进行门诊救助、对800人次困难群众进行住院救助,有效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在精准脱贫攻坚战中,东山镇“五个一批”步伐坚实有力,2611户9896人贫困人口成功脱贫,22个贫困村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从19.48%降至1.43%,不仅实现了对全镇人民的庄严承诺,更带动了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的大幅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面貌,乡村振兴的帷幕正在拉开。
通讯员 孟垂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