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是收获的季节。时下,正是村村寨寨忙于收烤烟、割稻子、收玉米时,充满希望的金色农田,掩映着青瓦红墙的民族新村,构成一幅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东山镇安迪村委会大村子彝族民居
东山镇芙蓉村委会彝族民居、太阳历广场
在脱贫攻坚进程中,安全住房建设是重中之重,住上了好房子,才能过上好日子。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的强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和人居环境提升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在大山深处,越来越多的美丽民族新村、新寨拔地而起,以前常见的瓦板房、土坯房渐渐消失,广大民族地区,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落水镇黄路村委会宁营村民族文化活动场所
普立乡民族文化活动广场
历届宣威市委、政府高度关心重视民族工作,坚决兑现党中央关于在脱贫攻坚奔小康路上“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决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的庄严承诺,把民族地区的团结进步和发展作为头等民生大事来抓,
2015年以来,累计投各级各部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近5亿元,紧紧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达标,重点关注“边远”“边界”“边角”的“三边”地区,实施易地扶贫安置、拆除重建、农危改及人居环境提升、产业发展等工程,项目覆盖全46个民族自然村(组)、1.04万少数民族贫困群众。
倘塘镇松林村委会牛皮洞小新街
海岱镇月亮田村委会老屯上彝族民居,通过实施易地扶贫安置工程,村民搬入向住已久的新家
杨柳镇克基村委会小米田新村回族民居
民族新村建设,不是简单的住房条件改善,还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建设、社会建设三项内容,各项建设与山水田园风光浑然一体,既有传统的民族元素,又不乏鲜明的时代特征。
脱贫攻坚让多年的贫困民族村极大改变了面貌,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群众搬入新居。通过航拍视角,我们的目光飞跃大山深处的民族村寨,看磅礴的乌蒙大地旧貌换新颜,描绘出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