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正文
泸西产业转型助推脱贫攻坚
  • 发布日期:2019-09-03
  • 来源:曲靖乡村振兴网
  • 阅读量:386

云南网讯(记者 王丹 朱海)“高原花园城市”泸西县地处昆明、曲靖、红河、文山“四州市”和弥勒、石林、师宗、陆良、丘北“五县市”交汇处,曾是滇东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之一,处在“滇中城市经济圈”的重要节点上。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泸西县创新实干,在抢抓机遇中创新突破、耕耘希望、逐梦发展、破浪前行,经济社会、人民生活水平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8年,全县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53元、12378元,分别增长8.9%、10.3%,城乡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富裕。2018年,全县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00.75亿元,是1978年6336万元的159倍,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02亿元,是1978年430万元的233倍,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77亿元,是1978年411万元的773倍。

00300870581_807ebe0a.png

产业转型助推脱贫攻坚

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泸西县保持“建设高原花园城市,推动泸西跨越发展”的战略定力,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着力把泸西建设成为“大生态、大健康、大旅游”产业聚集地和消费基地,不断增强全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走出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振兴之路。

00300870582_d0361e72.png

产业转型助推脱贫攻坚

产业转型全面提速

围绕“大生态、大健康、大旅游”和全省“三张牌”建设目标,泸西县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动力,全面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探索推广“党总支+合作社联农户连龙头企业”全覆盖模式,以18万亩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引领,以“果、菜、花、药、畜”五大产业列为全省30个重点县发展为契机,推动特色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2018年,全县建成标准化蔬菜基地15万亩,种植高原特色水果26万亩,发展生物药材7.6万亩,种植花卉7000余亩;全县“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39个,注册涉农商标62个,创建云南名牌农产品7个,培育省州农业龙头企业32家,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初具规模。

00300870586_4ae15f7f.png

产业转型助推脱贫攻坚

同时,新型工业化稳步推进。泸西县坚持优化“一园三片区”产业布局,加速推进产业、要素和项目向园区聚集。“十二五”以来,累计投入资金60余亿元,引进培育32家重点新型工业企业;培育“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287户;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7.51亿元,是“十一五”的9.43倍。“十三五”以来,聚力推进泸西中小微产业园区道路、电力、通讯、给排水管网建设,园区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到50家。2018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72.46亿元。

从1987年阿庐古洞风景区开发运营,到现在形成阿庐国家地质公园、黄草洲国家湿地公园、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三大国家公园”和城子古村、吾者温泉、泸西高原足球基地等旅游项目(景点)为支撑的旅游目的地,泸西旅游业正从单一景点向全域旅游迈进。2018年,全县接待海外游客2.4万人次、国内游客465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58亿元,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

00300870587_962252e1.png

产业转型助推脱贫攻坚

“户脱贫、村退出、县摘帽”

2019年4月30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泸西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泸西县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泸西县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坚定不移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聚焦精准、聚合力量,尽锐出战、奋力攻坚,“户脱贫、村退出、县摘帽”目标初步实现。

为实现“两不愁”,泸西县以“烟、果、菜、花、药、畜”等特色产业为支撑,依托全县466家新型经营主体,大力推行“党总支+合作社联农户连龙头企业”全覆盖模式,在全省率先开展“乡村振兴贷”试点工作,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6000余元;同时,成立县乡村三级教育培训服务中心和党建脱贫“双推进”教育实训基地,免费开展技能培训,每年转移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近9000人,年人均务工收入近2万元;此外,与云南技师学院泸西分院开展“政校企合作”,毕业生就业率达98%,月平均工资达4000元以上,实现“一技在手、一人就业、一家脱贫”。全县有贫困人口的78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2万元以上。

00300870589_417eed91.png

产业转型助推脱贫攻坚

为落实“三保障”,泸西县建立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就学资助体系,实现义务教育阶段贫困户子女“零辍学”,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全省通过国家督导评估的45个县市中,取得第1名的好成绩。严格执行贫困人口参保、“先诊疗、后付费”及“一站式”结算、大病集中救治、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有效防止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实施12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安置贫困户711户2929人;改造“4类重点对象”CD级农危房4023户。

00300870591_45fd2c03.png

产业转型助推脱贫攻坚

建设高原花园城市

近年来,泸西县积极抢抓全省“五网”基础设施建设五年大会战机遇,着力打基础、破瓶颈、补短板,基础设施不断夯实。道路交通方面,“十二五”以来,先后争取项目资金5亿余元,县级整合配套6000余万元,全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全县所有村民小组100%通硬化道路,形成了“县乡相联、村组相通、区域一体、四面环合”的农村公路网络。2018年,泸西被评为全省四个“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之一。对外联通高速化初步实现,泸西至弥勒高速公路一期建成通车,泸西至弥勒高速二期、泸西至石林高速年内建成通车,泸西至召夸高速2020年6月底将全线贯通,泸丘高速公路前期顺利推进。

00300870593_ffff0728.png

产业转型助推脱贫攻坚

农田水利设施方面累计整合项目资金50余亿元,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10.43万亩、高稳产农田建设15.57万亩,建成核心干道、主干道、次干道总里程191.3公里,新建、扩建中小型水库、坝塘168件1.8亿立方米,全县水利化程度达66.5%,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达95%以上。城镇化建设方面。先后获得了“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园林县城”等殊荣,省级生态文明县城顺利通过技术评估审查。“十二五”末,城镇人口10.9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7.3%提高到35.1%。

00300870595_0725cd8e.png

产业转型助推脱贫攻坚

坚持深入推进“森林泸西”建设,发展绿色经济、倡导绿色生活,泸西县积极创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互促共进,初步实现由生态脆弱县向生态文明县华丽转身。实施了黄草洲生态湿地、文笔山人文公园恢复重建等项目,推进水污染综合防治、矿山复绿、城市面山绿化等生态建设工程。全面实施城市 “六治三改一拆一增”、农村“七改三清”环境整治行动,全面提升城乡人居环境,着力打造美丽泸西。森林覆盖率从“十一五”末的29.8%提高到37.98%,林木绿化率从“十一五”末的32.5%提高到41.5%;治理石漠化面积231.67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61.5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