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市把产业扶贫作为稳定脱贫的主要依托和根本措施,坚持“因地制宜、 精准施策、 增收脱贫”的工作思路,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行动, 扎实推进农业产业扶贫。
选准产业
筑牢产业扶贫基础
宣威市按照“一乡一业” “一村一品”的要求, 结合宣威实际,重点选择生猪、 马铃薯、 蔬菜、 辣椒、中药材、 水果、 烤烟等 7 大优势特色产业, 紧扣“户均有 1 个增收项目, 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脱贫” 的目标, 制定产业帮扶计划,做到产业规划到户到人。 规划每年帮扶贫困人口年发展生猪 1.1 万头、 马铃薯 2 万亩、 蔬菜 0.5 万亩、 辣椒 1.4 万亩、 中药材 0.7 万亩、林果 0.4 万亩、 烤烟 1.4 万亩、 其他特色经济作物 0.5 万亩。 实现县有项目库、 乡有路线图、 村有施工图、 户有路径图。
培育主体
引导广泛参与带贫
宣威市把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载体,通过建立贫困户与新型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 打通产业到户精准扶贫路。 全市共培育新型经营主体2160 个, 通过土地流转、 劳务用工、 委托生产、 入股分红等方式, 建立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利益联结机制,基本实现每个新型经营主体都与贫困户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土地流转获得资产性收入, 流转贫困户土地 3.2 万亩, 涉及贫困户 2.7 万户 5.3 万人, 户均流转面积 1.2 亩, 户均获得资产性收入 720 元。 通过参与务工获得工资性收入, 吸纳 0.6万人参与务工, 通过务工户均获得工资性收入 1.2万元, 惠及 0.6万户贫困户。通过委托生产获得经营性收入,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产前先行垫付生产成本, 为贫困户提供产前、 产中、 产后技术指导服务, 签订保底收购价订单协议, 并适时统一收购贫困户农产品, 扣除生产成本之后的收益全部归贫困户, 带动 2300户贫困户, 实现户均增收 3300 元。通过入股分红获得资本性收入,带动 2100 户贫困户通过土地、 劳动力、 扶持资金等方式入股, 户均获得 730 元资本性收入。
积极探索
优化产业扶贫模式
宣威市学习借鉴各地先进典型做法, 并加以总结和创新, 探索了一批产业扶贫典型模式, 形成点上示范、 面上推进的产业扶贫工作格局。实行“生产物资+技术服务+订单” 的直接帮扶模式。
宣威市针对投入不足和技术缺乏的贫困户, 采用提供种苗、 肥料等农用物资补助和技术指导的方式, 带动发展生产实现增收。 带动 15911 户 49061 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种植特色经济作物 15466 亩, 新建圈舍 130880 平方米,养殖生猪 19214 头、 养殖肉牛 109 头, 户均增收 3500 元。 实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 的返租倒包模式。 宝山镇得马田村, 针对脱贫产业分散、 管理难的问题, 依托大松林合作社,采用返租倒包的方式推进中药材产业扶贫, 由合作社统一规模流转土地、 统一划线理墒、 统一供应种苗、 统一提供技术指导、 统一负责产品回收、 贫困户分户分片承包经营, 带动全村所有贫困户 101 户 262 人参与中药材种植。每户按照 1 亩的标准,分户连片种植党参和当归,销售收入扣除必要的管理费用后全部归贫困户, 实现户均增收 4100 元。 实行“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基地” 的股份合作模式。 板桥街道板桥社区立足资源禀赋, 以社区党总支为引导, 采取能人带动形式, 建设蓝莓等特色产业基地 1000 余亩, 带动全村 22户 70 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以产业扶贫资金作为贫困户入股资金, 参与发展获得分红, 预计户均获得分红收入 780 元。 实行“龙头企业+家庭农场+贫困户” 的资产收益扶贫模式。 整合产业扶贫资金和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 800 万元, 在乐丰乡下辖的 14 个行政村, 每个村建设年出栏生猪千头的家庭农场,租赁给宣威德康生猪养殖有限公司经营, 每个家庭农场获得 7.5 万元的租金收入, 其中 2.5 万元用于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剩下 5 万元分配给全村未脱贫户, 户均获得收益 396 元, 实现对整乡所有贫困户全覆盖。
强化保障
增强产业扶贫动力
宣威市强化政策保障, 及时出台农业产业扶贫实施方案, 明细帮扶模式、 扶持标准、 扶持范围等方面的政策。 配套制定下发农业产业扶贫实施细则, 明确摸底调查、 核实申报、 项目批复、 项目实施、 检查验收、 资金兑付等操作流程。强化资金保障,对年内计划脱贫的贫困人口,在产业发展扶持上给予保障, 2017 年整合投入产业扶贫资金4550 万元、 2018 年投入产业扶贫资金 5019 万元, 重点用于年内计划脱贫的贫困人口产业发展扶持和新型经营主体带贫奖补。强化技术保障,大力推广高产高抗优质品种, 推广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技术, 实行市级技术专家挂片包村, 乡村农技人员包户的技术帮扶路径, 同时, 定期组织“土专家” 和“田秀才” 进村入户、 到地块对贫困户开展一对一、 一对多的技术指导和培训, 着力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