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源县大河镇在镇政府所在地统筹建设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小区“党恩佳园”,积极培育千亩黄桃种植、水晶球加工等产业,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党恩佳园”主体工程建设完成,即将投入使用,165户764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将实现一楼上班二楼住人的目标。
因地制宜抓统筹规划
为使搬迁户搬得放心、住得安心,该镇在集中安置点规划设计时,按照“一楼上班,二楼生活”的理念,安置房一楼全部设置为管理和服务用房,其中用一栋一楼布置支部活动室、图书室、公共活动室和便民超市等,其余用于布置扶贫工厂车间。从就医、就学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全方位提高保障能力,为所有搬迁对象进行全覆盖健康体检、把适龄儿童全部安排到合适班级,明确帮扶责任教师。
“大河镇党恩佳园集中安置点,本着超前谋划、科学合理、统筹安排的原则,采取每周召开1次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例会,派驻工地代表、吸收搬迁群众参与建设监督、聘请监理单位对工程建设进行全程监理等措施,确保项目按期竣工和搬迁群众如期搬迁入住。”大河镇镇长范涛说道。
大河镇党恩佳园集中安置点,建档立卡贫困户165户764人,项目概算总投资4432.54万元,其中建设全框架结构单元安置房7幢165套15280平方米,按照人均20平方米的标准分配给搬迁群众,管理和服务用房2800平方米,用于引进扶贫工厂,解决搬迁户的就业问题,真正实现一楼上班二楼住人的目标,同步建设其它配套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
想方设法抓产业致富
产业就业工作同步实施,该镇按照“龙头公司+扶贫开发公司+专业合作社+搬迁户”的运作模式,组建安置点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安置点180万元产业发展资金分别入股起铺村委会黄桃种植项目和圭山村委会温氏养殖项目,搬迁户享受收益分红。积极引进水晶加工厂,待项目全部投产后,可以提供就业岗位150余个,可实现每月2500元务工收入,有效解决搬迁户就地务工问题。引进深圳市一家电子厂,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可实现每月2000元以上务工收入,进一步保障了搬迁户就业问题。将安置点一楼服务用房剩余的部分再进行招商引资,发展其它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实现每一个建档立卡贫困户都有就业,都参与到种植产业发展中。
“对我们贫困户来说,现在党的政策相当好,房子漏了住不成有党和政府帮助修建,土地少了可以外出务工和就近务工创收,过几天就可以搬进新房子来住,还可以在一楼打工创收,既住进新房子,又能在家门口务工挣得到一笔收入,还可以照顾家里面,日子真是越过越好。”大河镇白马村十字路搬迁户李华文高兴地说。
该镇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工作目标,镇党委、政府对搬迁对象就业保障工作超前谋划,分类研究,一户一策,组织开展多次面对面的就业意愿调查,逐户深入搬迁户家中进行摸排。通过组织易地扶贫搬迁就业现场对接会、劳务输出、开发公益性岗位及一楼管理和服务用房招商引资等形式,进一步落实就业岗位,实现了有劳动能力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就业保障全覆盖,有效解除搬迁对象后顾之忧。目前,搬迁户中有劳动力350人,已参加各类培训123人,现已就业25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