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落有致的新居、生态宜居的村庄、生机勃勃的产业、四通八达的公路……是什么改变了普洱市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的山山水水、村寨风貌?毫无疑问是脱贫攻坚让贫困山乡阔步向前,发展之变、产业之变、住房之变、医疗之变等“十三变”在全县范围内开出“脱贫之花”。
镇沅苦聪新村 谢洪智 摄
长期以来,镇沅县以脱贫攻坚为统揽,抓项目促增长、抓产业培动力、抓稳定化风险,走出一条山区农业县脱贫摘帽的“实”路子,奏响“小康路上不落一人”的主旋律。同时,紧紧围绕构建“4+5+1”特色产业体系,坚持烤烟、畜禽、茶叶、林下经济、打工收入“五个不能丢”,用好“5+1”产业扶贫政策,提出巩固提升产业发展的“1361”新模式,不断筑牢农户、村集体和企业三者间的利益联结机制。
截止目前,全县109个村共建立349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覆盖带动建档立卡户10339户36522人,其中已脱贫9652户34497人;49家涉农企业发展壮大特色农产业,镇沅蔬菜成为云南省“云品入沪”首家蔬菜生产基地,109个村建立了农村电商平台,烟农户均收入超过2.9万元,菜农户均收入超过8000元,村集体经济超过5万元,每户贫困户均有2项以上稳定可持续产业覆盖。
改造后的恩乐镇小运动场
走进镇沅乡村,一排排富有民族特色风情的民居,一条条新修的连户路干净整洁,崭新的太阳能路灯矗立在道路两旁,新建的文体娱乐广场上健身器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镇沅以全县再也没有一家农户住CD级危房为目标,狠抓易地扶贫搬迁、CD级危房改造、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先后打造出曼干田、船口、帮阿、大田等一批美丽乡村。
路通了,原来群众做梦都会笑醒。自2016年以来,镇沅累计投入资金6.54亿元,实施行政村公路硬化377.18公里、乡村道路硬化318公里,31个贫困村村组道路硬化318公里、村组砂石路建设2500.8公里,串户路硬化29425户。目前,全县公路通车里程6188.97公里,公路密度达146.5公里/百平方公里,实现100%乡(镇)通油路、100%建制村实现通畅、100%村民小组通公路。
同时,镇沅持续加大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力度,及时跟进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和分散安置点的电力配套建设,目前全县贫困村已100%通10千伏动力电,贫困村所辖自然村已100%通380V三相动力电。值得一提的是,全县还建成111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9个乡(镇)物流配送站、72个村级物流配送点;开展电子商务师资格培训及资格认证36人;培育壮大5家本土电子商务平台等。
在落实脱贫攻坚工作中,干部是关键。镇沅及时出台《镇沅县县乡村三级干部落实脱贫攻坚工作责任制管理办法(试行)》,建立“清单制、包保制、督查制、奖惩制”4项机制,做到“四个全覆盖”,派出50%的县处级领导、50%的县直部门实职科级干部、50%的县直部门工作人员驻乡镇、驻村组、驻农户开展帮扶;组建109支1122人的驻村工作队,配强贫困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长;3037名干部职工实现结对帮扶贫困户全覆盖。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的大美画卷在镇沅徐徐铺开。全县还推进完成了151个村民小组综合治理、149个污水处理设施、109个村垃圾池和卫生厕所建设,城乡环境“脏、乱、差”现象得到较大遏制。同时,集中实施烟水工程20件,人饮工程351件,人畜饮水和提升改造工程155件,项目直接受益农户超过15万余人,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基层、打基础的重要抓手,形成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的农村经济发展新模式。
此外,镇沅还出台了33条措施把低保户、重度残疾户、特困供养人员和困境儿童4类人群的17572人纳为健康扶贫对象,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同等享受健康扶贫政策。同时全县还施行“238”教育补助政策、健全完善“控辍保学”机制,实现非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就学补助全覆盖等。
领导苦抓、部门苦帮、干部苦干,进农家、说农话、干农活、晓农事、暖农心,从县到乡(镇),从乡(镇)到村,看得见工作重心的转变,看得见干部作风的打实,也看得见贫困户命运的改写,这是镇沅脱贫摘帽路上的生动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