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区三宝街道兴龙村,因首推老年人“幸福餐桌”享誉麒麟城。走进村子里,到处干净整洁,秩序井然,一派祥和景象。村委会副主任张华东自豪地说:这几年,村里不管什么事,都做了让老少开心,大家满意。究其原因,兴龙村以惠民生共享成果为基础,以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为抓手,经过多年努力,探索出了一条“抓党建、促发展、创和谐、奔小康”的乡村振兴之路。
支部建扎实 ,和谐发展不用愁
选对一个人,带动一群人。14年前,张小三竞选村委会主任时说:“我来竞选村主任,不是想当官,是想来做事,是想来做别人不敢做且又做不了的事情。”14年来,张小三说到做到,发挥“头雁效应”,不断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三句话,带领兴龙村真的干出了样子。
村党总支共有239名党员,分布在三个村民小组、28家企业合作社。按照“产业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延伸到哪里,党员就集聚到哪里”的思路,建好建强党组织,先后成立了烟农专业合作社、兴龙综合服务有限公司、华夏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川龙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民用水户协会5个产业型党支部,现有党员53名,占兴龙村全体党员的22%,辐射带动了参加合作社的村民3920人,成为带动农村发展的基石。
集体经济强,小康生活有奔头
如今,兴龙村集体收入达460万元,村集体资产增长到64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2000余元。村党总支坚持党建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做大做强村级集体经济“大蛋糕”。现在,兴龙村一共有各类大小公司、专业合作社28家,村集体自主创办企业7家,固定资产近亿元,引领群众增收致富,让村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更树立了基层党组织的威信。
当初,面对群众们怕吃亏、不想置换土地成片种植烤烟的难题,村干部和党员率先带头,先把自家的地拿出来,置换给不愿流转的村民,打消群众顾虑。就这样,第一年就成功地把张官营村民小组的800亩土地置换出来,全部种上了烤烟,当年就为村民实现增收240万元。
村党总支因地制宜,利用丰富的砂石料资源优势,成立了砂石料协会,实现“石头变宝贝”,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同时带动村民买车搞运输,增加群众收入。利用兴龙村家家户户都养猪的优势,积极争取政府“三百工程”落户落地,2017年,整合资金8000万元建成占地面积230亩的川龙、亮子2个“万头猪场”。实行生猪养殖“整村搬迁”,有效提升了人居环境,实现合作组织与农户的互利共赢。
第一产业种养殖、第二产业砂石料,村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兴龙村党总支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研究如何能够顺应经济发展趋势,让村集体经济长盛不衰,持续“造血”,走出一条经济循环发展产业升级的道路。
村党总支积极引进曲靖市益健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酒厂,改善行业“小、散、弱”发展困局,整合、发展、壮大传统的白酒产业,酒厂年生产规模原浆白酒达到2000多吨,解决本村120多名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实现人均年收入3万余元。
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村党总支筹集资金360余万元,动员全村党员干部投工投劳,撸起袖子一起干,仅用145天就建成兴龙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中心。经过不断建设发展完善,具备集接待、餐饮、会议为一体的培训服务功能,能提供党员实践、绿色食物采摘、垂钓、居家养老、休闲观光等服务,会议培训服务业已经在兴龙村初具规模。
依靠党总支的领导,兴龙村的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单一到多元。从十年前为村集体创收第一桶金16万元的砂石料协会,到今天养猪、酿酒、种植、培训服务业多元发展,全村群众尝到了致富的甜头。
惠民服务有阵地,养老带小助困弱
兴龙村党总支一直把村民小组的活动阵地建设作为强基兴村的重要工程。经过多年努力,先后完成了村委会和3个村民小组办公用房的新建、改造、装修,办公及广场活动场所面积达33350平方米。亮子村的党支部书记田怀亮说:“自从活动场所建成后,群众的娱乐活动有了场地,村党支部的一些会议也在这里开,使过去的‘秘密’变得透明,党员们敢于亮明身份畅所欲言,群众也可以围观发言。”
现在的村民活动场所就是村民们的“便民站、惠民站、乐民站”,一站多用。大家可以到这里办理红白喜事,可以做居家养老幸福餐桌吃饭地、留守儿童的午餐桌。村民们闲暇时聚到小广场休闲娱乐,真正成为全村男女老少的“大客厅”。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2017年,党总支对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采取了统筹整合的办法,成立了危改领导小组,组成党员干部和群众志愿者工作队,上下齐动,投入资金20余万元,对每户的房屋进行加固维修,另外,村党总支还成立了“兴龙爱心捐赠基金”,为全村困弱群众捐款捐物。
党员干部拿起扫帚是清洁工、系上围裙是大厨师,套上迷彩服就去巡山、穿上水靴就能下田,被村民们亲切称呼为“多面手”。村党总支通过建立红色党员评比公示制度,严格落实党员积分制,全面实行村“三委”班子成员年终统一考评奖惩制度,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持久活力,党建、产业、集体、民生、服务、扶贫帮困,织就出兴龙村委会乡村振兴锦绣蓝图的多条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