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正文
【我的扶贫故事】蔡红飞:为了那一汪纯洁的清泉
  • 发布日期:2017-11-20
  • 来源:曲靖乡村振兴网
  • 阅读量:1142

去年的9月28日,我作为市纪委选派的工作队长和6位同事一起来到了罗平县老厂乡发新村委会开展驻村扶贫工作,一个月的遍访后,我们被一个看上去不太起眼的数据震惊了。发新村的87户在册贫困户有57户是因病致残而导致贫困的,如苦干歹的代小毕今年37岁,16岁那年睡一觉起来腰以下就无知觉,瘫痪就伴随着他21年,德克村的王小良因脚背上长个小包,没太注意就感染上结核病菌左小腿骨坏死,导致左腿膝关节以下截肢,大补母朵王学泽也是高位截瘫,唐林祥、卢能强因病菌感染丧失劳动能力,…最小的一个6岁的孩子被查出肝内有寄生虫。一些我们听都没听到的怪病,都发生在村民的身上,我们工作队成员十分不解,为什么有那么多怪病呢?经多方调查了解和卫生部门咨询,原因是村内环境卫生脏、乱、差,污水四溢,人畜混居导致的,最主要的问题还是饮用水污染严重。

发新村是罗平喀斯特石漠化地貌的典型地区,当地群众描述的是:山高坡陡赖石喀,漏水跑肥力白花。土浅挂破好犁头,巧妇无水难当家。584户群众都靠水窖存雨水生活,到冬春干旱时,一匹骡子两只塑料桶到7-8公里外的块泽河中驮水,方建良养殖牲口、赵晓永烤酒,每年都要出钱买上几十车水。而且由于群众缺乏卫生知识,多数农户的水窖几十年不清洗,收集的雨水不消毒,水窖建在厕所旁、畜粪污水流进家等情况随处可见,污水粪便导致水窖内的水携带病菌较多,天长日久、年复一年水窖成了病菌繁殖的温床,无水可用,让这些居住在石喀拉里的群众看不到脱贫的希望。

病因找到了,该如何下药?我们按照卫生部门提出的方案,一方面向群众宣传卫生知识的同时带领群众清垃圾、洗水窖,在没有最终解决饮水的问题前,先用最原始的的办法烧生石灰投到水窖里消毒。另一方面我们请市县水务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到村内会诊开方。初步方案是打深井,通过专家的勘察认为要打970米的深井才能解决村内用水问题,970米啊,水要分多次才能抽上来,每方水光电费就要40多块,这样的水老百姓吃得起吗?这个不行?再找水源,我们和村干部一起,在方圆10公里的地界,爬坡下坎,上山钻箐,只要群众说有出水的地方,我们都去看,衣刮破了,鞋扎通了,人晒黑了,历经2个月的踏勘,终于在离村3.4公里另一个村委会的一个山箐中找到一股可满足苦干歹村249户群众使用的泉水。我们把解决群众饮水难的问题报告了市纪委领导,市纪委领导及时与市、县水务部门协调,并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市水务局筹资60万余元。我们和县水务局及乡、村领导一道,测水源、定方案、勘路线、查水质、建水池,新建90立方的提水池和300立方的蓄水池各一个,铺设管道8900余米。祖祖辈辈吃天落雨水的村民终于用上了清洁安全的自来水。

养殖户方建良收拾起赶了几十年的运水马车,深有感触地说:“想了几辈子的水如今解决了,我养了几十头牛羊,还有几百只鸡,需要大量的饮用水,以前我们每天都去3公里开外的地方拉水,我和老伴年龄也大了,山路走不动了,也担不动水了。这次党和政府给我们用上了自来水,简直救了我们全家的命啊!”

一年来,我们进驻发新村委会以来,吃、住在村,扎根到户,7名队员克服了不能照顾家庭和孩子,晚上停电、没有电视、水土不服等状况,特别是一名工作队员,在老岳父病世前一夜,还在召集村民代表商量建房事项。通过真心实干,我们成了当地村民的亲人,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落实精准扶贫要求的实践中得到了充分发挥。苦干歹村今年74岁的丁家应老人对来采访的记者说:“曲靖市纪委的干部从去年9月份住在我们苦干歹村,为村民办实事好事,吃了不少苦,现在,水接通了,路修好了,路灯亮起来了,风景树也栽起来了,晚上串各门子也方便多了,不像以前那样黑灯瞎火高一脚低一脚的,他们不是来耍花架子的,是来干实事的”。

现如今,出行难、用水难、住房等制约发展的困难被一一破解。一年的时间,我们心中只有一个内容——真心帮扶、精准扶贫。我们还可以自豪的说,我们是真正住下来的工作队,我们是驻村时间最长的工作队!    

(曲靖市纪委派出第八纪工委行政监察综合室主任  蔡红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