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正文
“社会家长”扶贫更“扶心”
  • 发布日期:2016-07-19
  • 来源:曲靖乡村振兴网
  • 阅读量:457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岱山分校学生何嘉明有一块非常珍爱的白色石英手表,每天他都戴着表入睡。这是与他“结对”的公益人士程泳钧送给他的。在何嘉明的眼里,这不仅是一块表,还象征着程叔叔所说的守时的意义。“我会用心记住他的话,这些话将使我终身受用!”何嘉明告诉记者,每周都来看望自己的程泳钧,不亚于自己的父亲,是自己的“人生导师”。

  与何嘉明类似,在南京市金陵中学岱山分校,有不少孩子有着自己的“社会家长”。该校位于南京城区边缘,周边是该市两大保障房片区之一。学校校长王敬怀曾专门研究过学校生源及其家庭的构成,发现学生家长大部分都是小学、初中文化,家长职业大多是保安、保洁、收银员、送货员等,因此家里对孩子的文化教育也不太跟得上,不少孩子在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上存在不少需要矫正之处。

  长期以来,如何“精准帮扶”城市边缘的孩子和家庭,可供借鉴的路子并不多。王敬怀认为,虽然部分家庭很困难,确实需要社会资助,但钱并不能完全解决这些孩子的需求。“教育应该面向长远,我想这些孩子更缺的是对生活的信心,对人生长远的规划。”

  这些生活在城市边缘的孩子,面对繁华的城市和困难的家庭,他们既渴求美好未来,内心又脆弱敏感,甚至有些迷茫。“对他们来说,智力和心理上的帮扶,可能比单纯的经济资助要重要得多。”王敬怀说,“我想找一些热心人来帮他们立身立志。”

  从2014年12月开始,该校精心选择联系了一批事业有成又热心公益的社会人士,一对一与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结对。除了一般意义上为孩子提供午餐费和校服费之外,这些“社会家长”还作为孩子家庭的一分子,参与到孩子们的生活中,用自己的知识和教育能力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在这群“社会家长”中,有企业家、政府公职人员、医生、资深学者等,面对学生,他们一丝不苟、满怀热情。在第一批结对的12个帮助小组中,12位公益人士与12名学生结对时间为3年。通过社会公益人士与学生的对接,金陵中学岱山分校的这群学生不仅学业成绩逐步提高,人也变得阳光、向上。

  “社会家长”不仅要提供经济帮助,还要为家庭教育不完善的学生确定奋斗目标、规划生涯发展。初二(2)班学生李凝去年暑假跟着“社会家长”张永慧参加了一个“特殊”夏令营,参加这个夏令营的,大部分是身体有缺陷的孩子。李凝惊讶地发现,虽然很多人身体残疾,但他们依然怀有自己的梦想。“我原以为自己的生活很不好,所以并不会珍惜。但没想到还有这么多身体不好仍然积极生活的人,以后我也要向他们学习!”回忆起夏令营的生活,李凝的眼里闪动着泪光。

  王敬怀说:“我相信,‘社会家长’的行动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是对这几个孩子,还涉及到教育的本质:对人和生命成长的关怀。”随着金陵中学岱山分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拥有“社会家长”的孩子已远远不止原来的12个。“当听到不少孩子说,将来有了本事也要回馈社会,我就觉得这件事应该是做对了。”王敬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