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李勤)“路通了,新房建好了,我家养了200多只山羊,100多箱野蜜蜂,一年收入7万多块。”到村到户精准扶贫给龙庆乡马背冲村民陈石忠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师宗县在脱贫攻坚工程中,找准“贫”根,寻找“困”源,精准发力,着力实施以危房改造到村到户、产业扶持到村到户、素质提升到村到户、基础设施到村到户、金融扶贫到村到户、社会保障到村到户的“六到村到户”,补强脱贫攻坚短板。
危房改造到村到户,补强群众安居短板。雄壁镇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投资1100万元打造“雄壁新区”,对65户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进行统一规划,集中安置,户均房屋用地160平方米,畜圈用地40平方米,水、电、路、通讯、路灯、绿化、文化广场、停车场、公厕、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成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样板田”。该县制定安居工程脱贫攻坚“四年行动计划”,四年将完成2.4万户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安居、扶贫安居、易地搬迁工程。到2019年,全面消除农村危房。
产业扶贫到村到户,增强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补强产业发展短板。该县充分挖掘贫困地区特色产业优势,把各类项目、资金落实到每村每户的产业项目上。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做到特色产业项目全覆盖,实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丹凤街道古城村依托“邻城、靠路、接园区”的区位优势,整合各类项目资金500余万元,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有机结合、互促共进。全村发展农家乐28户,年均接待游客40余万人次,农家乐年收入1800余万元。采取“支部+协会+农户”的运作模式,成立土建运输、苗木栽培协会,引导40余户农户发展绿化苗木480余亩,年均创收1000余万元,全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万元。
素质提升到村到户,补强脱贫攻坚的人才资源短板。按照“扶贫”重“扶智”的思路,通过对贫困村初、高中毕业后未能升学,有培训和就业愿望的贫困家庭学生实行100%职业技能培训,确保贫困户户均有1人接受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做到“培训一人、转移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通过农村科技和新型农民培训,确保有条件的贫困户掌握1-2项实用技术,对接受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每年每生补助1500元。
基础设施建设到村到户,补强农村发展短板,为脱贫攻坚插上腾飞的“翅膀”。对建档立卡的5个贫困乡、49个贫困村和122个自然村全面实施整乡、整村推进,到2017年底实现建制村100%通硬化路,贫困行政村100%有候车亭、100%通客运班车;贫困行政村文体活动小广场全覆盖,村有文化室,户户通广播电视,宽带网络在行政村全覆盖。
金融扶贫到村到户,补强脱贫攻坚的资金短板。以“金融入滇”工程为契机,推动金融机构网点向贫困乡镇、村延伸,完善到户贷款扶贫政策,提高金融扶贫精准力度,全面提高建档立卡扶贫对象获贷率和受益面,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到户贷款申贷满足率达80%以上。4年将争取不低于10亿元金融贷款支持脱贫攻坚。
社会保障到村到户,补强制度短板。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依靠产业发展和就业帮助脱贫的贫困人口,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对五保户做到全面供养,对受灾群众做到及时救助,实现贫困群众户户有社保,贫困地区群众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