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记者施云 通讯员孟选国
4月8日中午,当我们走进会泽县田坝乡板坡村委会的办公室时,来自省委办公厅的驻村工作队队员钟习卫正忙着对《板坡村委会脱贫发展规划(2016年——2017年)》进行再修订。他告诉我们,只有真正做实“一户一策”精准帮扶方案,才能确保每户贫困户实现精准脱贫。
经得他的同意,我们从他正在逐户修订的《板坡村委会脱贫发展规划》扉页上看到,从今年1月至明年12月间,板坡村精准脱贫规划项目总投资达9417.75万元,项目重点放在基层党建、基础设施、产业培育、人居环境改善、人口素质提升、服务体系建设、生态治理等方面,全村8个村民小组579户2214人全部受益。
自从2月19日入村至今,钟习卫只回过昆明2次。一次是回单位接受谈话,一次是去争取一个扶持项目,且每次都只在昆明呆了一天,其余时间他一直住在村里,白天和其他工作队员一起进村入户走访调查,晚上就结合各户情况帮助贫困户制定精准脱贫的具体方案,帮助他们找到精准脱贫的最佳途径。他告诉我们,驻村以来,他一直在熟悉村情和落实项目上下功夫,着力帮助村民解决好精准脱贫“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刘国富家住在大山上,钟习卫不仅帮助他家找到了依托山野丰富的花卉资源走上了养蜂脱贫的路径,还帮他家找到了蜂蜜的销售路径,每年以每公斤高于市场价50元的价格收购他家的全部蜂蜜。仅这一项,每年就能为他家多增收2000余元。李卡福家是双女户,为帮助他家实现精准脱贫,在工作队员的帮助下,他家得到了7500元的补助,在村子里率先建起了100多平方米的新式牛舍。根据“一户一策”的规定,他家还将得到3000元的购买种牛补助。钟习卫告诉我们,全体工作队员之所以花大力气制定“一户一策”的精准脱贫方案,就是要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只有避免一哄而上的现象发生,才能确保百姓长期致富创富。因此,最适宜养蜂的就帮助他们养蜂,最适宜养牛的就扶持他们养牛,最适宜养鸡的就帮助他们养鸡……为确保效益的最大化,他们还以技能培训为突破口,着力帮助群众提升创富技能。截至目前,该村已开办技能培训2期,已有102人走上了依托技能脱贫致富的路子。
在建房户李长万家的工地上,我们找到了来自挂包帮责任单位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会泽卷烟厂的卞宗祥。他不仅是驻板坡村工作队队长,还兼任板坡村第一书记。他和来自省委办公厅的钟习卫和石宇刚一样,整天进村入户帮助贫困户想办法,找对策,忙得不可开交。在到李长万家之前,他已帮助张定文洽谈好了买牛的事。
经过近两个月的入户调查,工作组已摸清导致全村340户1230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能摆脱贫困的原因。钟习卫告诉我们,主要存在土地贫瘠等11个大类的原因。该村土地贫瘠,产出降低,2015年底人均有粮仅458斤。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至今还有6个小组不通公路,2个小组人蓄引水困难,仍有386户村民住的还是旧房,其中36户无建房能力。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没有产业支撑,发展不足、产业结构单一、发展内在动力不足,因劳力致贫的就有49户132人,因缺技术致贫的有80户302人,因缺资金致贫的有148户554人,因病致贫的有28户113人,因学致贫的有9户33人,因残致贫的有5户20人。正是因为诊准了这些“病情”,工作队才开出了总投资达9417.75万元的“整村推进一盘棋,一户一策保脱贫”的最佳“组合药方”。工作组将以“五个一批”为抓手,采取“综合开发整体推进、部门协作合力攻坚和社会帮扶自力更生”相结合的方式扎实开展好“挂包帮”工作,确保到明年底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并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培育形成优势特色产业,增强发展后劲;实现行政村通硬化公路、村组道路畅通、村内道路硬化、户户通电、户户有水、村村通广播电视、村村通电信网络;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明显增强;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达到全市平均水平和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贫困线标准的精准脱贫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