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正文
保山:易地扶贫重“搬”更重“富”
  • 发布日期:2016-03-09
  • 来源:曲靖乡村振兴网
  • 阅读量:624
  不仅要斩断“缺乏生存条件”这个“穷根”,更要防止“因搬迁致贫”。如果新环境的生产资料满足不了搬迁户的发展需求,所有工作就成了“空壳”
 
  保山市腾冲县境内的田园风光(2015 年7 月20 日摄)
 
  两层楼的小洋房、60平方米的农家小院,还有规划中的集体养殖场和“农家乐”……这是村民李映芹在去年搬到云南保山市昌宁县卡斯镇大干塘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后的生活。“过去住山里,连卖头猪都吃亏,交通方便的地方可以卖9块钱一斤,我们村里就只卖得到8块钱一斤。”
  
  云南保山,一个集边疆、山区、民族、贫困为一体的农业市,山高谷深、贫困面大,境内部分地区“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恶劣生存环境,让这里成为国内较早尝试易地扶贫搬迁的地区之一。特别是“十二五”以来,保山市对2万多贫困人口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建成了一批集中安置点。
  
  “安置点的土地可以通过农户相互调换一点、存量国有建设用地出一点、废弃土地治理一点。但要让老百姓搬出来,住得好,规划少不得,选址更是有讲究。”卡斯镇党委书记张仲伟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这些年,保山选安置点的原则,简单来说就是“六不选六靠拢”:
  
  有地质灾害隐患不选,无发展后劲不选,基础设施改善难不选,就医就学实现难不选,群众不满意不选;向旅游环线靠拢,向产业发展带靠拢,向新型园区靠拢,向县城靠拢,向中心集镇靠拢,向中心村靠拢。
  
  张仲伟用大干塘安置点举例,给本刊记者算了一笔账:“新村建在公路旁,光建房的运输成本这一项就为每户节省了2.5万元,水、电、路还不用农户管,为保证质量,降低成本,安置点还组建统规联建委员会,这样老百姓搬迁的积极性也就上来了。”
  
  早在1999年前后,保山市昌宁县便根据当时的条件,对全县范围内部分生存环境十分恶劣的村民进行集中安置,并由此“无中生有”建了两个全新的行政村。“从那两个‘新村’开始算起,保山市已有数万人受益于搬迁,过程中也走过一些弯路,比如村民搬出来后发展支撑弱等问题。”当地一个基层干部感慨地说,“扶贫关键在精准,成败亦在于精准。”
  
  “我们不仅要斩断‘缺乏生存条件’这个‘穷根’,更要防止‘因搬迁致贫’。”保山市扶贫办党组书记杨天文郑重地告诉本刊记者,如果新环境的生产资料满足不了搬迁户的发展需求,那所有的工作也只是建了一个“空壳”而已。
  
  据了解,为考虑搬迁群众的长远生计,保山市在建设安置点时,围绕新村寨、新产业、新生活、新环境、新发展和居住集中、土地集中、项目集中、基础设施集中、公共服务集中的目标,总要事先编制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把易地扶贫搬迁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结合,与产业发展结合,与资源整合结合,与综合配套结合。
  
  在保山市施甸县安置点建设的规划里,正是得益于这些前瞻性的工作,各个“新村”还未建成便都有了清晰的发展方向,也让搬迁户心里有了底。如依托该县旧城万亩经济林果观光农业带建设,将规划安置1400户,建设7个休闲农业新型村;而依托姚关旅游集镇开发,规划安置200户,建设生态乡村旅游新型社区等。
  
  “‘一村一策、一点一产业’是给搬迁户找出路的重点,在规划安置点时,就要结合产业定位和发展前景,考虑激活农户内生动力的法子,比如怎样流转土地,如何引导进城务工,引进什么样的农业龙头企业等。”杨天文说,宜工则工,宜农则农,落脚点最终还是要让搬迁户老家的生产资源不贬值,新家又有新的发展路子。
  
  围绕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目标,保山市也已在2015年启动了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计划用三年投入100亿元以上,建新村安置点200多个,帮助3万余户10万以上贫困人口搬离“穷窝”。
  
  巨大的搬迁数量,伴随巨额的投入。杨天文说,除了整合各类项目资金,截至去年底,保山市5个县(市、区)分别搭建了承贷平台,编制了易地扶贫搬迁贷款资金实施方案,并获批贷款资金39.55亿元。
  
  不仅如此,保山市部分县还与农发行共同建立了“借、用、管、还”一体化机制,由农发行与农信社组团为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提供服务,形成“县乡政府、扶贫部门、财政部门、承贷公司、村民理事会”多方监管机制,以保障资金和工程的安全。
  
  “短时间内,巨量资金如何用好、用巧、用在刀刃上,考验着地方政府。”面对下一步艰巨任务,保山一个干了多年扶贫的基层干部最后说,同时“资金之外,如何做好科学的规划和资源整合,保持政策的持续性、连贯性,强化扶贫项目专业人才的支撑等,更是确保保山10多万人‘挪穷窝’不走偏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