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正文
罗平县旧屋基彝族乡:产业组织化 振兴洋洞脚
  • 发布日期:2023-04-11
  • 来源:珠江网
  • 阅读量:910

珠江网讯(通讯员  李锡平 伍根锐)洋洞脚村隶属于罗平县旧屋基彝族乡安木勒村委会,这里一度时期是全乡贫困落后混乱的典型代表,从2003年库区移民搬迁开始,各类矛盾纠纷不断,信访问题突出,甚至让人谈村色变、避而远之。近年来,乡党委高度重视乡村产业促振兴,多方到洋洞脚调研,把党员骨干组织成立产业发展党支部,结合洋洞脚村方圆20公里无污染,砂质土壤,常年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发展种植脐橙产业,将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凝聚在发展链上,把群众引领到致富链上,实现产业经济稳步提升、人居环境清新整洁、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成了全乡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典型示范村。


建立产业发展支部 ,点燃发展“新引擎”。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为摆脱贫困落后状态,促进村产业发展,把村里的6名党员1一名预备党员聚集起来,成立旅游发展党支部,选出3名支委委员,让全村产业发展有了“主心骨”。党支部把村里的能人组织在一起,广泛搭建乡贤回乡平台,把在昆明创业有成的年轻人陈小文引回村创业,组建村集体公司,成立罗平县洋洞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形成“党支部+村公司+群众”的产业发展模式,党支部和乡公司双向发力,深入研究村情民情,率先垂范带着群众干,党员群众争优示范做,广大群众跟进看齐,形成党员干群齐心谋发展的良好格局,为村产业发展筑牢坚强堡垒。

党建引领产业发展 ,培植产业“强动能”。在党支部的引领下,抓住海拔较低,气温热,湿度大,水质好的地方优势,成功引入沪滇协作项目,发展“沪滇情深,橙功有你”脐橙种植产业,采取沪滇项目投入,村公司集体资金投入,群众利用土地或资金投入等方式有效整合资源,实现利益联结,种植200余亩脐橙,产量达50余吨,产值50余万元。并通过“双绑”机制带动村里贫穷群众到产业基地就业,成功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群众按照投入比例逐年分红,为稳步壮大村产业奠定基础。

地方特色共育共享,打造乡村“硬品牌” 在脐橙产业的发展壮大下,村公司成功注册“洋洞脚”商标,进一步抓住地方特色优势开发特色产品,扩大热区水果种植面积品质,种植沃柑、杨梅、冰糖橙、枇杷等水果,成功开发包装洋洞脚菜籽油、土鸡、小锅酒、土蜜、柴火辣椒面等系列农特产品。与邻近的国家AAAA级风景区——鲁布革小三峡旅游公司合作发展乡村旅游,引入库区移民项目,建设游客接待中心,在老村寨开发精品民宿,引导游客到村体验乡愁文化、农耕采摘和彝族文化,打造文旅结合的旅游产业,年均可实现综合产值100余万元。


资源平台共建共融,拓展销售“好渠道”。建立以营销为导向的产业壮大模式,在罗平县城建设多个洋洞脚农特产品实体店,并与食品加工企业合营,把产品变商品,成功进入实体市场。与精品云南一村一品云南馆、乡贤联络站、云乡小丽等文化传媒公司联营共融,通过网络直播带货、网上营销、抖音带货比赛等为当地农特产品拓展销售渠道,向游客推出洋洞脚精品旅游产品,年实现网络销售160余万元,实现了小村落的大产值,产业发展真正成就群众的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