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正文
师宗:践行“两山”理念 “生态绿”映衬“中国红”
  • 发布日期:2022-12-27
  • 来源:珠江网
  • 阅读量:930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师宗县全面落实“森林师宗”战略部署,认真做好“造林、护林、用林”三篇文章,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

镶嵌在滇东高原美丽山水之间的2783平方公里的师宗县山环水绕,平坝相间,林业用地面积达251.65万亩,占国土面积的60.28%,活立木总蓄积量903.1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54.31%。全县共创建国家级森林乡村3个、全国生态文化村1个,8个乡镇申报生态文明乡镇,师宗县林业和草原局荣获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先进集体,森林师宗的美丽画卷正徐徐铺展开来。 


师宗县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孙竹长说:“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绿色发展,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积极引入增量、提高质量、增强能量、做大总量,加快发展林草特色优势产业,在实现生态振兴的同时,促进群众增收。”

师宗县在林产业发展中,紧紧围绕“产业增效、林农增收”思路,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林业建设,依法依规采取多种形式承包经营国有、集体林地和林木,探索出了多元化筹资、多渠道发展林业的路子,快速推进速生商品林基地建设,按照谁造谁有,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把开启绿色宝库的钥匙交给广大群众,增强了全社会造林、护林、管林的积极性,提高了造林质量,增加了群众、企业的收入。

“我们林场加大森林的管护,用好国家森林抚育项目,每年林场从杉木林采伐中获得200万元以上的收入。”国有五洛河林场场长尹成明说。

目前,师宗县已建成以杉木为主的速生商品林100万亩,林木蓄积量达461万立方米,看得见的绿色银行初具规模。

师宗县高良乡笼嘎村路不肖村小组村民余忠云告诉记者:“我家总共栽了60000多棵杉木,两年前卖了一批,卖了50多万元,现有的杉木每年还会增值10多万元左右。”

繁茂灵动的莽莽林海,让密林深处的村庄增添了生态振兴的底色,成为群众致富的“摇钱树”,林产业发展的擎天柱。

“在我们村,林产业已经成为一个主导产业,这些年,通过政府扶持林产业发展,带动了百分之八九十的村民买房、买车。”高良乡笼嘎村路不肖村民小组组长雷家贞自豪地说。

随着速生商品林基地的快速发展,师宗县积极搭建交易平台,引进龙头企业,不断延伸林业产业链,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师宗华海木业有限公司等65家木材加工企业先后进驻工业园区大同片区,每年加工各类木材产品30万立方米,所生产加工的细木工板、防火阻燃板、中高纤维板、锯材等木材产品销售遍及全国各地。占地面积600多亩的滇东北最大的木材交易中心正在加速建设,每年可集散收购县内或县外生产的原木25.3万立方米,有效解决了师宗山区群众原木销售难题,实现户均收入9万元,同时,通过开展木材生产加工销售,带动当地2000多人实现就业。

师宗生态文明建设蓬勃发展,也为其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这块被阳光眷顾的土地,引山林河湖净水,让师宗的鸡尾葡萄柚、砂糖橘、冰糖橙、脐橙、沃柑等热区水果绿色有机。瀚森、锦冠等农业龙头企业纷纷投资热区水果基地建设,一时间,高良、五龙、龙庆三个低热河谷槽区的群众也把热区水果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加快发展。

今年,师宗县引进云南三乡果业有限公司,除了自己进行示范带动外,还联合其他的种植基地,实行技术统一、农资统一、销售统一,带动群众降低成本,增加热果产值,为广大果农搭建起技术学习交流平台,把师宗热区水果引向附加值更高的发展方向。

云南三乡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周富说:“从农业观光综合体来发展以来,吸引了很多人来观光、游览、采摘,果子的产值大大提高。”

伴随着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因地制宜的林下经济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通过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方式,采取“公司+农户”“林场+农户”等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使林区群众既有金山银山,也有绿水青山。

今年以来,师宗县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师宗现场办公会精神,以“绿美师宗”三年行动为统揽,以“执行力建设年”活动为抓手,扎实开展全域国土绿化行动,大力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低效林改造、森林抚育等林业重点工程,全面推进以城镇面山、交通干线、公路沿线、水源保护区为重点的城乡绿化造林,不断增加森林面积,提升森林质量。

“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师宗这片沃土正以宽广的胸怀容纳万物生灵,让鸟儿在绿林里歌唱,鱼儿在碧水中游荡,雄鹰在蓝天中翱翔。在绿色打底的画卷上,一笔一画勾勒着生态家园的未来,把“中国红”映衬得更加鲜艳夺目。(师宗县融媒体中心 袁燕坤 陈翠贤 赵文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