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正文
云南9部门联合制定方案:大力实施消费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 发布日期:2022-02-08
  • 来源:曲靖乡村振兴网
  • 阅读量:651

近日,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省乡村振兴局、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云南省商务厅、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云南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云南省工商业联合会联合制定了《云南省贯彻落实〈关于继续大力实施消费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方案》。云南 多部门将继续大力实施消费帮扶,建立健全消费帮扶长效机制,助推脱贫人口和农村低收入人口稳定脱贫,促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推动实现云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来看看云南将通过哪些举措

继续大力实施消费帮扶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持续扩大产品和服务消费

(一)强化定向采购帮扶。继续组织开展特色农副产品进机关、进学校、进医院、进金融机构等活动,鼓励食堂、内部商超等签订直供直销和长期供货合同。

各级预算单位按不低于年度食堂食材采购份额10%的预留比例,通过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832平台”)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 鼓励各基层工会通过“832平台”购买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用于发放工会会员法定节日慰问品,各级工会按照有关规定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脱贫地区产品,优先安排到脱贫地区开展工会活动,引导干部职工自发消费脱贫地区产品和旅游服务。

(二)加强区域协作帮扶。继续将消费帮扶作为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重要内容,强化区域合作,立足云南省特色资源禀赋和产品比较优势,加快形成互助消费良好格局。

加大云南省优势农副产品在上海的宣传推介力度,通过“云品入沪”展示展销活动、网络直播带货等渠道,助推云品出滇。实施“云品入沪”工程,聚焦产品、渠道、市场“三端”发力,线上与线下同步、零售与大宗并重、日常与展会协同,建立畅通全网络、全天候市场渠道。主动对接上海市农副产品需求,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云南省农副产品分级、包装、追溯标准化,促进脱贫地区农特产品与上海市民“菜篮子、米袋子、奶罐子”等精准对接。

(三)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帮扶。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引导民营企业等通过“中国农民丰收节”、消费帮扶展销会等线上线下途径,集中采购消费帮扶重点产品。

引导推动行业龙头企业优先购买脱贫地区农副产品作为原材料。 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商会、慈善组织等社会组织作用,组织动员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等积极参与消费帮扶。持续深入开展消费帮扶“爱心购”活动。动员金融机构、各类商超、电商平台等创新会员激励机制,探索通过“积分换购”、“满赠满减”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持续扩大脱贫地区产品和服务消费。鼓励社会大众通过“一部手机云品荟”、“供销e家”等参与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

二、加快完善物流和销售体系

(一)加强县乡村物流体系建设。以产地仓储保鲜为重点,建设多层次农副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网络,合理规划布局冷链物流设施,支持脱贫地区加快新建改建一批冷藏库、移动冷库等基础设施。加大对农副产品分拣、加工、包装、预冷等一体化集配设施建设支持力度。

强化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建设,加快完善县域农副产品供应链体系。支持邮政企业、快递企业网点下沉,加快推进“邮快合作”快递进村工程,推动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点建设,积极推广共享运营。优化城市物流停靠、装卸等作业设施建设和管理,畅通物流运输“最后一公里”。

(二)提升农副产品流通服务水平。深化脱贫地区交通运输与邮政快递融合发展,严格落实高速公路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对整车合法装载运输《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内产品的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

积极推广高速公路“绿色通道”现代化集中验货、站外验货模式,进一步提高通行效率,构建从产地到餐桌的绿色、便捷、高效物流通道。加快推进农村物流配送全打通专项行动,逐步实现县城物流公共配送中心、乡镇快递物流网点全覆盖。

(三)提升农副产品产销对接力度。引导批发市场、大型连锁超市、农副产品流通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采取订单农业、产销一体、投资合作等方式,持续扩大农副产品直采规模,建立长期稳定的直供关系。

鼓励各地做好农贸市场、社区菜场、生鲜超市、生鲜电商前置仓等终端网点规划布局,建立鲜活农副产品直供直销店,多渠道促进鲜活农副产品终端销售。 鼓励有条件的州(市)与脱贫地区联合举办形式多样的农副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支持脱贫地区参加农博会、农贸会、粮交会、展销会,集中推介、展示、销售特色农副产品。

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优势,积极拓展新型产销衔接方式。深入推进“农校对接精准帮扶”,积极探索“农校对接”和“区域联采”的有效途径,增强脱贫地区内生发展动力。深入开展脱贫地区农副产品展示展销共同行动,推动脱贫地区生产经营主体与公路、铁路客运场站、高速公路服务区运营主体开展合作对接,打造展示展销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的平台载体。

(四)补齐脱贫地区电商服务短板。进一步推进脱贫地区4G网络深度覆盖,逐步扩大千兆光网覆盖范围,持续深化网络精准降费和电信普遍服务,加快推进5G等新型基础设施向农村地区延伸,推动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实施“数商兴农”,提升农村电商基础设施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整合和优化系统电商平台,不断拓展农村电商、政务便民、邮快合作等综合服务功能,组织脱贫地区农副产品入驻“一部手机云品荟”等平台,持续深入推进“快递进村”。加大培育电商主体力度,支持有意愿的低收入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办网上店铺,提高农民持续增收能力,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载体,加强对农特产品的宣传推广,积极开展线上线下销售。

三、强化预警妥善应对农副产品滞销

(一)强化农副产品滞销监测预警。建立完善农副产品滞销监测预警机制,定期采集、分析、预判重点农副产品市场价格走势。

针对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免费发布农副产品价格信息和市场行情分析,引导各地科学制定生产计划,合理安排农副产品上市时间。针对可能发生的农副产品滞销发布监测预警信息,指导种养殖企业、合作社、农户及时调整生产。

(二)建立多方联动应急处置机制。建立健全符合本地实际的农副产品滞销应急处置方式,在滞销情况出现后,积极组织各地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高等学校、城市医疗及养老服务机构等开展消费帮扶公益活动,采取多种有效方式集中消纳滞销农副产品。鼓励大型电商企业、商贸流通企业、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加大市场化采购力度,适当增加商业库存,就地就近解决农副产品滞销,有效防范化解市场风险。

四、提升特色农副产品市场认可度和竞争力

(一)推动特色农副产品规模化发展。大力推进脱贫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引导土地规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支持脱贫地区建设区域化、专业化农业生产基地,规划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积极推广“一县一业、一村一品”,进一步丰富农副产品品种。鼓励龙头企业、电商企业、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大型超市采取“农户+合作社+企业”等模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增强特色农副产品持续供给能力。积极引导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向脱贫地区县城、重点乡镇、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和产业园区集聚。

(二)切实提高特色农副产品质量。实施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鼓励和引导农业院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引进、选育(繁育)和推广优良品种,因地制宜推广先进适用种养技术。推进育种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持续提升育种水平,促进脱贫地区增加优质特色产品供给。

按照《云南省“绿色食品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促进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转型升级,提升特色农副产品的认可度和竞争力。强化农业生产过程管控,建立完善农副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体系。统一完善标准评价体系,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产品和管理体系认证,提高农副产品生产标准化覆盖率。积极发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辐射带动作用,支持开展标准化生产示范。

(三)打造特色农副产品品牌体系。挖掘历史、文化、地理等资源,强化特色农副产品包装、设计,创新销售模式,着力培育一批脱贫地区特色农副产品知名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尽可能多的将脱贫地区特色农副产品纳入《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

强化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以粮食、茶叶、花卉、水果、蔬菜、坚果、咖啡、中药材、畜禽等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推动地理标志产品的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着力打造一批品质优良、风味独特的高原农副产品。鼓励脱贫地区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将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念等转化为品牌优势。积极把品牌培育和保护纳入法治化轨道,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护品牌形象。

五、促进文旅休闲等服务业提质增效

(一)因地制宜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挖掘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田园综合体、城郊休闲田园、特色田园乡村和休闲农庄。

围绕乡宿、乡游、乡食、乡购、乡娱等,突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加快推动乡村旅游与文化、农业、生态、体育、康养、研学等融合发展,积极发展乡愁体验、研学教育、田园采摘、亲子度假、民宿客栈等乡村旅游新业态新产品,重点培育一批度假农庄、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高品质提升打造一批高A级乡村旅游景区,规范建好一批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民宿。

打造“舌尖上的云南”餐饮品牌,开发具有比较优势的优质大米、咖啡、茶叶、花卉、核桃、花椒、药材、水果、蔬菜、菌类等农特产品为重点的“云品”乡村旅游商品,带动乡村农特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二)大力培育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深度挖掘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和非遗项目,加强脱贫地区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等保护与利用,打造一批文化产业展示区、特色文化产业乡镇、文化产业特色村和文化产业群。

积极开发传统节日文化用品和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促进文化资源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效对接。积极培育新型文旅消费,推动文化与旅游等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

来源:云南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