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正文
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倾情帮扶5年,恩乐村变了!
  • 发布日期:2021-03-24
  • 来源:曲靖乡村振兴网
  • 阅读量:509

曲靖市富源县大河镇恩乐村委会距大河镇政府17公里,属半山区地形,全村共有18个村民小组,22个自然村,共有1928户7666人,曾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52户1162人,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于种养殖业及务工收入,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自2015年8月开始,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定点帮扶恩乐村。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恩乐村的“挂包帮”工作,将脱贫攻坚工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认真分析研究恩乐村村情贫情后,制定了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学校在扶贫工作中的责任和全体帮扶干部挂包到户的任务,切实加强对精准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实效。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破解发展难题

恩乐村属于山地,土地多为坡地,道路建设落后,除在主要公路沿线的村民小组外,多数村民小组的群众出行困难。家里辛苦一年养肥的猪要赶到集市出售,需要翻山越岭,稍不注意猪就有可能热死在路上,一年辛劳化为乌有。“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真实反映了恩乐村村民的迫切希望。自2015年以来,学校选派的驻村工作队就把村内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带动村民发展致富的重要突破口来抓。

大坪子村民小组以前的山路

凡力弓村民小组有29户贫困户,村组距离主公路有6公里,从村组到主公路要走一个多小时,期间还要翻越一座山,进村道路为泥土小路且坡度很大。由于地理位置偏远,长期以来,群众出行难成了一个大难题。针对这一情况,驻村工作队把完善道路建设放在第一位,共计完成村内道路硬化54991.32平方米,村外道路硬化建设22.9公里。通过完善道路建设,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条件,彻底结束了凡力弓人扛马驮进出村子的历史。

大坪子村民小组如今的硬化路

在解决道路问题的同时,五年来,恩乐村所有自然村覆盖移动通讯及广播电视信号,所有群众家中通电,百分之九十八以上群众家中通自来水,并全部达到安全饮水标准,无自来水家庭取水半径不超过500米,往返时间在10分钟以内,每个自然村均设有保洁员维护村内环境卫生。针对贫困群众还做到了医疗保险和家庭签约医生两个“全覆盖”,为切实减轻贫困群众负担,只要符合卫生部门转诊转疗手续的,其报账比例均可达到百分之九十,有效解决了未脱贫户无力治病和脱贫户因病返贫的问题。

坚持资金投入,持续为脱贫输血

学校自2016年以来,每年拨付30万元作为学校对恩乐村的脱贫帮扶资金,并先后三次组织全校教职员工捐款40余万,用于帮助恩乐村开展脱贫工作。通过向发展家庭养殖贫困户发放饲料,向外出务工贫困户提供路费补助的形式,降低贫困户养殖和务工成本,鼓励贫困户根据自身情况发展家庭养殖和外出务工。

学校开展消费扶贫活动,教职工积极购买恩乐村农特产品。

五年来,共计发展养殖肉牛105头,覆盖贫困户73户,养殖仔猪216头,覆盖贫困户99户,养殖能繁母猪36头,覆盖贫困户25户。通过宣传鼓励,现全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住户至少有一人在外务工。此外,学校多次动员全校教职员工购买贫困户的农特产品,构建“一对一”的对口帮扶模式,把贫困户的农特产品变成商品,解决了贫困户有好的农特产品而没有销售渠道的难题。

聚焦产业发展,着力推动产业转型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恩乐村整村脱贫关键在于产业。五年来,学校始终把恩乐村的产业发展作为帮扶重点,针对气候特点和资源情况,结合恩乐村的实际情况,强化“支部带村、基建兴村、科技强村、产业富村、民主管村”的帮扶工作思路,坚持科学发展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做到既符合上级方针、政策,又符合贫困村、贫困户的发展实际,着力推动恩乐村转型为适宜农村发展的可持续型产业,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

学校党委书记毛加宁考察软籽石榴种植情况

通过五年的不懈努力,恩乐村形成了覆盖全部贫困户的以“龙头企业+扶贫开发分公司+农业综合开发服务社+贫困户”模式的家庭种养殖产业,建成122亩软籽石榴种植基地,扶持带动贫困户117户490人;建设温氏养殖小区一组进行生猪养殖,年出栏生猪4000头,带动29户贫困户入股分红。目前,还有40余亩的大棚蔬菜种植基地正在建设当中。

学校领导班子调研扶贫工厂

针对恩乐村剩余产业工人多的实际情况,通过几年来的鼓励外出务工就业和种养殖产业带动,解决了绝大多数贫困群众主要经济收入问题,对于因特殊原因不能外出务工的贫困群众,也通过建设扶贫工厂和安排就近务工的形式,保证每一户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家中至少有一人务工,对没有劳动力发展生产和务工的贫困户进行了兜底保障。

改变贫困面貌,村庄旧貌换新颜

贫困村要能实实在在脱除贫困,不仅仅是要在产业、村民收入上做文章,更要把改变贫困村庄的贫困面貌,改变村民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作为工作重点。恩乐村村寨房屋均建设在山腰或山脚,除整户外出务工的群众外,多数在家群众均从事种、养殖生产,村寨内生活污水四处流淌,柴堆、草杂乱堆放,堆放在房前屋后的牲畜粪便,引得苍蝇满天飞。要改变村民多年以来形成生产生活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劝导规范。

驻村工作队与村民召开庭院会

驻村工作队积极参与到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中去,在各村民小组召开庭院会,与村民一起商议制定村规民约,同时积极走访党员群众,组建了由驻村干部、村总支书记、党员干部等构成的工作团队,要求每名党员要在做好自家人居环境提升工作的同时,积极带动周边住户做好日常人居环境提升工作,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一个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凝聚起推动人居环境整治的强大合力。

驻村工作队员与村民一起建篱笆,提升人居环境。

实行“门前三包”制度,加强村民周围环境卫生管理,组织村民对公共区域进行清理,让村民自觉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去,营造全面动员、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同时,学校多次组织帮扶干部进村入户,开展“五净四有一规范”(厨房干净、客厅干净、卧室干净、个人卫生干净,室外干净;有家具、有厨具、有衣被、有家电;物品摆放规范)活动,深入贫困户家中进行排查。对室内外不卫生、物品摆放不规范的进行劝说,并帮助其打扫整理;对家具、厨具、衣被、家电有缺项的进行协调配备。此外,组织村民对村内排水沟渠进行清理,对不规范排放的排污口进行堵截。目前,恩乐已完成18个村民小组的人居环境提升工作。

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与恩乐小学共建艺术教育基地

通过五年来的帮扶工作,恩乐村道路有了新形象,农家房屋有了新面貌,村民生产生活有了新习惯,人居环境有了新提升,村庄产业有了新发展,村民观念有了新变化。恩乐村的整体贫困面貌得到极大改善,并于2018年通过国家、省、市的脱贫验收检查,如期实现脱贫出列,为恩乐村实现小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云南网记者 翟芯冉 通讯员 魏兵 刘永泽 蔡立娜 袁丽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