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答卷写在中国历史答卷上,是我作为新时代共产党员无上的光荣。
我很庆幸和千万战友一起并肩扛过这场硬仗,当中国向世界庄严宣告这项伟大事业胜利之时,相信我的家人也会以我为荣。
——朱绍茂
“爸爸,山太高了,我怕”
“爸爸,这山好高,像要掉下去一样,我怕。”
“看前面的蓝天白云,把车窗关起来就不怕了,咱们一会儿就到爸爸的农村新家了!”
这是朱绍茂9岁的儿子第一次去他的驻村地点,会泽县娜姑镇石咀村,崎岖山路边的万丈深渊吓坏了小小朱。
三年前的3月9日,在曲靖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工作的朱绍茂主动请缨,到单位挂钩帮扶点石咀驻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
尽管对一切都是未知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感到些许担忧,但朱绍茂还是不会在儿子面前露怯,一边给儿子讲解扶贫是怎么回事,一边谨慎地驾驶着汽车。
小小朱听得似懂非懂,呆了一个艰难的晚上,小小朱和父亲单位的车回到曲靖。
“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变成了小小朱和朱绍茂每次通话时没有肯定答复的问题。
到哪,我都是法院人
“老崔别急,有话慢慢说,我们就是来这儿帮你解决问题的。”
石咀村2组的崔姓两家因宅基地纠纷多年来矛盾不断,时有冲突。村里的调解员多次调解,但始终达成不了一致意见。了解到这情况,朱绍茂毫不犹豫联系上积怨满满的两家人。
“作为法院人,到这里遇到村民有纠纷、有矛盾,不能不问不管,这是我的本职工作,到哪都不能忘。”到石咀村后,朱绍茂和他的驻村队主动参与排查化解村民宅基地、相邻、通行等矛盾纠纷,更注重法治理念的弘扬。和村干部讨论政策文件,朱绍茂总喜欢灌输点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对村民进行政策宣讲时,只要有机会,他总喜欢讲点法治小故事,引导村民懂法守法。
初到石咀,为尽快上手工作,朱绍茂和队员白天入户做家访,了解民情贫情,晚上挑灯夜战读文件,吃透扶贫政策。
“那段时间天天骚扰老陈,没办法,工作步入正轨前每晚都心里着急得睡不着。”朱绍茂所在的娜姑镇有16个村,2018年以前仅有一个村申请脱贫出列。在全镇脱贫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的情况下,为了更快掌握有效工作方法,朱绍茂常给经历过脱贫攻坚的朋友老陈打电话请教。
为了准确掌握村情贫情,仅2018年的贫困人口“回头看”,朱绍茂和队友就先后对全村550户建档立卡户进行了五轮入户调查,“5+2”、“白加黑”成为工作常态。
“人情保、关系保、轮保、遍保,不说二话,坚决清退。”说起这句话,同事和贫困户眼里憨态可掬的朱大哥,一下子好像变成了庄严法庭上的黑脸包公。
致富增收第一要务
“这太危险了,涵管得换!”
石咀村3组至6组的灌溉沟渠矮小狭窄,生产用水总不够;沟渠涵管常被垃圾堵住,人工清理进去几分钟就闷得难受。2018年,得知情况的朱绍茂去实地勘察了沟渠,直径半米的涵管只够一个人趴着前进,清理堵塞物十分费劲,时间长了人在里面连呼吸都很困难。
勘察现场回来,朱绍茂当即将发现的情况向所在单位反映,最终争取到扶贫资金24万元,用于全长2公里沟渠的修复及涵管的更换,解决了石咀四个村民小组沿线2800亩田地、4000多人的灌溉用水。农田灌溉质量提高了,村民增产增收得到了保障。
为扩大产业发展,朱绍茂常入户给村民带去新理念、新政策,帮助贫困户申请免息贷款,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三年来,石咀村烤烟种植面积逐年递增,从2018年的900亩发展到2020年的1280亩,亩产净收入不低于3000元。炎炎夏季,烈日晒秃噜了皮,他和同事走家串户宣传村委会组织的免费职业培训,给村民普及企业招工信息,普及务工补助政策,只为解决更多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问题。
在朱绍茂和队友的积极努力下,截至2020年8月,石咀村贫困户住房维修加固124户,新建住房334户,实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白板、新电脑入驻学校,石咀小学的师生们教育硬件有了保障;10万资金投入的村文化活动广场配套建设完成,村民休闲娱乐有了地方。
“到了夏天,广场上有锻炼身体的,有卖小玩意儿的,还有拎着音响放歌的。自从有了这片场地,蹲在家里喝酒打牌的人少了,村民晚饭后就来这唱歌跳舞,能嗨到晚上九点多呢!”这是村民切身感受到的农闲生活变化。
小龙虾大前途
到娜姑,必须尝尝石咀小龙虾。
“这个玩意(养殖小龙虾),没前途。”村里的养殖户老李一度想放弃这项产业,这时朱绍茂来到了石咀,听到老李的抱怨。“怎么会没前途,走,带我去你基地看看!”
娜姑镇2018年引进小龙虾养殖项目,即便政府提供种苗补助,带领养殖户去湖北潜江学习养殖技术,但当初小龙虾对当地村民来说还很陌生。反复宣传,只有老李报了名。
“刚开始养那会儿,产量小个头小不说,没几个活虾还经常被人偷了去。”
“小龙虾是杂食物种,光靠饵料不行。”实地考察了老李的养殖基地,朱绍茂指出了问题症结。
接受了朱绍茂的建议,老李给小龙虾上了“营养餐”,又从村里雇了贫困户专门照管。
“咖喱,油焖,酱爆,蒜蓉,十三香,这些口味现在城里年轻人最爱,麻辣味吃腻了,也得让你的客户换换口味才行。”为了将小龙虾打造成石咀村的一张产业名片,从来不吃小龙虾的朱绍茂每次回城里都找餐馆去钻研口味,回来又讲给老李听。
半年过去,当地小龙虾养殖基地发展到百多亩,老李的生意也做得风生水起,现在每亩养殖能收入8000元左右。
养殖基地渐成规模,朱绍茂鼓励养殖户开办农家乐,完善产业服务链,争取打造石咀小龙虾品牌!
坚强的后盾
讲台上,她是诲人不倦的教师;回家,她是指导孩子功课的母亲,她是照料年迈双亲的儿媳。
朱绍茂的妻子晏玉香,是曲靖市沾益区一中的一名语文教师。丈夫到几百公里的会泽驻村,除了早出晚归忙于高中繁重的教学任务,她还得担起家里的所有重活累活。
“驻村扶贫是家国大义,他能去到脱贫攻坚的一线,为贫困群众的福祉奋斗,是我们全家人的骄傲。”丈夫去驻村扶贫,虽然觉得这意味着自己更多的辛劳,但晏玉香没有半点犹豫。
然而,独自撑起整个家的困难和艰辛还是远远超出了晏玉香的心理预期。
三年前,晏玉香体检时确诊HPV增高,经咨询医生,属癌前病变,健康突然亮起的红灯让整个家庭都笼罩在紧张的气氛中。屋漏偏逢连夜雨,朱绍茂八十岁的老母亲自8年前确诊为多系统功能退化后身体每况愈下,如今到了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地步。
年幼的儿子不理解为什么父亲总是不在自己身边,而母亲常常焦虑、生气,给父亲打的电话也从“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变成了“你都不管我你凭什么说我”。站在两难的十字路口,朱绍茂感到深深的愧疚和无力。
感知妻子的艰辛,他总是在电话上用温柔的语气宽慰和开导妻子,面对儿子的叛逆,他选择将自己在驻村扶贫中的见闻多与儿子分享。
三年来,在朱绍茂及同事的努力下,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石咀村541户建档立卡贫困2319人在今年全部整齐脱贫!
2020年红旗村评选中,石咀被评为“基层党建红旗村”、“脱贫攻坚红旗村”、“美丽宜居红旗村”!
走进今天的石咀,田坝里麦穗金黄,广阔无垠的稻海背靠巍巍青山,一个个农家小院干净整洁,村民安居乐业,看着一副新时代新农村美好生活的画卷,朱绍茂满是欣慰和自豪。
审核|区鸿雁 作者|孔维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