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正文
云南勐腊县这家公司有个“孵化”希望的绿色扶贫车间
  • 发布日期:2021-01-13
  • 来源:曲靖乡村振兴网
  • 阅读量:563

下午6点一过,劳作了一天的村民们在欢声笑语中依次打卡下班,夕阳的余晖中,一辆辆载着喜悦的摩托车在乡间道路上绝尘而去。这是近日记者在位于勐腊县勐捧镇现代农业产业孵化园看到的场景。

自2018年开始,勐腊县推出了“政府主导、贫困户主体、新型经营主体主推”模式的现代农业种植产业扶贫项目。勐腊县小笨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于勐捧镇人民政府合作成立金农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由政府出资租用土地,企业方负责管理经营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孵化园,通过一步步的摸索,将勐捧全镇52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有效融入产业发展的链条中来,为他们提供全程种植技术支持,致力于“孵化”掌握现代种植技术的农民,让一户户贫困户能通过技术稳定的长效帮扶脱贫,并走上致富之路。

科技与规则战胜“等靠要”

走进“勐捧镇现代农业产业孵化园”标识醒目的种植基地内,办公室门口的两台打卡机器引起了记者浓厚的兴趣,一台纸质考勤机已经落了灰,有点年头了,另一台指纹打卡机相对崭新干净。这两台打卡机器,侧面记录了管理人员与贫困户的“等靠要”思想作斗争的历史。

2018年基地成立之初,勐捧镇人民政府计划将全镇的所有贫困户集中在基地工作时,政府和企业都遇到不小阻力。

“由于不相信在家门口干活就可以领工资,当时的贫困户普遍都有抵触情绪。”管理人员张梅芳说,当时要让这些贫困村民每天按时上班,待在园区好好的种田种地,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镇人民政府派干部好不容易挨家挨户动员了400多人到基地干活,基地首先面对的就是这些平时自由散漫惯了的贫困户的行为规范难题,有的村民还用矿泉水瓶装酒拿到基地来喝,喝醉了就倒在田地边睡觉,等睡醒了站起来就跑回家。甚至还有的村民回家把种植基地里的锄头、水桶、箩筐等农具和种苗随意往家里拿。

“每个月单是添置被村民拿走的农具和种苗,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张梅芳说,为防止村民随意拿走基地的东西,基地只能每天都安排人在门口守着检查。

“刚开始基地工作人员对进入种植园的村民都不认识,数不清人数,认不了人名,村民虚报出勤人数和提前溜走情况很普遍。”金农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总经理任杰介绍说。

为了统计出勤,基地起初采取让村干部在村里登记好名字,再把出勤村民的名单交给交到基地来,但核查中却总是发现名单上的人数和实际来干活的根本不符。无奈基地只能又买来纸质考勤机,让每个村民以打卡的方式记录考勤,却又发现村民只要来一个人,就可以把全村人的名字都打出来,基地管理人员只好守在打卡机前,监督着村民一人只能打一个卡。一旦监督人员打个马虎眼,村民就开始耍起了小心眼。最后公司又买了一套监控器与指纹打卡机,让村民在监控中挨个录入指纹打卡。

在这个产业基地内,前来参加劳动的贫困户每干满一个工作日,可得到120元的报酬。每天就其他种植园高出40元的收入,在拿到几个月工资后,贫困户开始知道这份工作的可贵。据任杰介绍,农业产业中投入最大的就是员工工资,占比30%-40%。“贫困户4、5个人一天的工作量,等于我们外面请来的工人1个人一天的。但要帮助他们成长的话必须经历这一步,这是阵痛。”

从鼓励贫困户们全员参与干活到管理制度慢慢严格起来,通过管理人员每天对他们行为的规范管理,以及规定的严格执行,他们“等、靠、要”的行为思想在日积月累中悄然发生改变。一年后,这些曾经需要挨家挨户赶出来干活的村民,开始自觉地来到基地里干活,到2020年,甚至出现了劳动中比学赶超的可喜状况。

帮扶的温暖 无声地湿润心田

“无序的种植会给土地带来严重的破坏。”金农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总经理任杰说,他和他的团队一直在致力于水肥一体化的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和实践。这些先进的现代农业技术,不仅完全颠覆了从前村民的传统种植理念,并且大幅提高产量的同时还能有效保护土壤。更重要的是在现代农业种植园的管理模式中,对贫困户的思想和行为规范有潜移默化的改造。

贫困户们可喜的转变,使得张梅芳等管理人员开始有时间去逐渐地走进他们的内心。通过见缝插针地在田地旁边与他们聊家常,基地的管理人员几乎能够准确地叫出了每一个贫困户的名字,并根据每个人的性格特征、工作状况给他们分配适合的工作。

景坎村委会回勐小组的贫困户罗映平身患眼疾与脑疾,干活速度慢、性子急,在学习种植技术的时候,如若遇见一时半会学不会的东西,她便要着急骂人。

“这算是我遇到过最难打交道的人。不过既然要改变他们,再难也得挺过这一关。”张梅芳说,起初召集起来她也会对罗映平生气,甚至和她吵架。

为此,罗映平还一度离开基地到外面去找过工作。但因为50多岁的年纪,加上身体状况不好,在外面转了一圈也找不到每天能够拿到120元报酬的工作,罗映平最终还是返回了种植园干活。详细了解了罗映平的脑疾等情况后,张梅芳开始换一种方式与其相处,尽量包容她。每当她着急骂人的时候,就等着她先冷静下来,然后再慢慢教她。并且根据罗映平家离基地较远,又不会骑摩托的状况,还在种植园区里面为她安排了食宿。

这些包容与关心,也使得罗映平开始发生转变,开始相信管理人员,学习种植技术时也开始变得耐心起来。虽然干活的速度还是无法比得上正常人,但是再脏再累的活她都愿意做了。

曼种村委会回伞小组的咪香甩头脑聪明做事快。刚到种植园区时,她都是率先把自己手上的活一干完,就在地里玩着看着别人干活。并且只要一到下班时间,不管集体计划好的活有没有干完,她必须准点走人,对于基地管理人员的管束不理不睬。

看硬的不行,张梅芳就采用激将法,开始不给她分配重要任务了。由于在基地的报酬采取的是多劳多得,并且贫困户还参与种植收益分配,每月有考核评比,劳务换积分、积分换奖品等管理措施。争不到重要的工作干,每月考评下来成绩自然就差。

眼看着同组其他服从管理的村民都能分配到重要工作,干的活也比自己的多,咪香甩开始着急了,开始变得服从管理起来,并且看别人有活就跟着别人一起干,再也不我行我素了。

“在一个集体中工作生活,就得有集体意识,不能各打各的小算盘。”任杰总经理说,让贫困户在基地学到现代农业技术的同时,也能适应带带企业的管理理念,就算离开基地也能适应社会,这才是产业孵化园的终极目标。

2019年咪香甩的丈夫生病住院,无法筹到急需5千元的医疗费用时,基地不仅给她提前预支了两个月的工资,并且还派管理人员买着营养品到医院去探望。

“基地这样用心对我们,我们也要拿出良心来回报。”心怀感激的咪香甩拉着张梅芳的手说道。

丈夫出院以后,返回基地的咪香甩成为整个种植园区干活最积极的人,并且主动承担起了带领本小组村民互助互爱的“领头”责任。

三年来的朝夕相处,让张梅芳等管理人员在管理着这群“最难管理的村民”的工作中得到成长,同时也通过现代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改变了村民们的思想意识和命运。整个农业产业孵化园呈现出了一种人人争先,运转进入良性循环的欣欣向荣景象。

连续两年,被吸纳到种植基地的贫困户们,每户不仅可以分到成吨的稻谷,而且基地冬季蔬菜种植的年收入也高达750万元,扣除投入成本及下年发展资金后,每户均增收8000元以上,增收最多的村民甚至超过3.8万元。

任杰的的心愿不只在种出良好品质的蔬菜,二是三年扶贫项目结束后能够衔接上当地的产业发展,并且这种给贫困户带来长效致富机会的巩固模式,能够成为未来的县域产业发展的新希望。

云南网记者 赵雨桐 戴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