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会泽易地扶贫搬迁县城安置区,一幢幢设施齐全的楼房鳞次栉比,一个个扶贫车间井然有序生产,一辆辆快捷便利的公共汽车往来不断,一户户个体商户争相开张迎客,一套套标准化配套设施全面跟进……这里的搬迁群众笑脸灿烂,一派和谐幸福的景象。
群众出山天地宽
不同的地貌造就了不同的生产生活条件,乌蒙山区因山大沟深,“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生活在这里的祖祖辈辈难以摆脱贫困的“魔咒”。
为了摆脱贫困,彻底斩断穷根,“十三五”期间,会泽县委、县政府借着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春风,以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解决山区贫困人口脱贫的治本之策,立足当前“挪穷窝”,着眼长远“谋发展”,从选址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到社区管理、产业脱贫、后续扶持打造了全方位的“脱贫套餐”,从顶层设计上全面系统地解决搬哪些人、怎么搬、搬到哪、搬后怎么办等问题,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快融入。
目前,全县10.2万人已全部入住102个安置区。其中,县城安置8.2万人,占总搬迁人口的80%。告别大山,融入城市,搬迁群众在大山之外有了自己温暖的新家。
自主创业促增收
搬得出只是基础,稳得住、能致富、快融入才是关键。在会泽易地扶贫搬迁县城安置区以礼安置点,搬迁户何绍国夫妇正在新开的餐馆里忙碌着。
何绍国一家来自大海乡大山村,家有5口人,夫妻二人患病出不了重力,子女正在读小学。何绍国做过绿化工、餐馆服务员,尽管自己很努力,但也只能勉强维持生计,医药费、手术费让这个家庭不堪重负。今年,何绍国一家享受了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从大山村搬进县城,住上100平方米的电梯房,子女也转到离家5分钟路程的以礼小学就读。住进新房,生活便利,何绍国思来想去,决定干老本行,和侄子何建平合资开了一家餐馆。
“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我们在楼下租了铺面,开了这家小餐馆。店面不大但生意还不错,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没有问题。”何绍国一脸幸福地说道。
生活有了奔头
上午11时左右,何绍国的餐馆迎来了第一波客人,夫妻俩开始忙活开来。今年6月餐馆开张后,因服务优质、价格公道,受到了顾客的好评,前来用餐的客人越来越多,生意越来越好。何绍国也被县人社局授予“创业就业先锋户”称号,创业补贴正在申请办理中。
“拿到钥匙的那一刻,我们是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终于告别了以前的生活环境,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担忧的是搬迁后如何解决一家人的生计、今后如何发展等问题。”采访中,何绍国说出了自己曾经的顾虑。如今,何绍国不仅在城里有了房子,还有了车子。谈起现在的生活,他感慨地说:“一家人在城里生活,只要勤奋上进不懒惰,相信以后日子更有奔头。”易地扶贫搬迁不仅是解决住得好的问题,更是为了能发展、能致富,让搬迁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现如今,会泽易地扶贫搬迁县城安置区群众从最初的不习惯到住得舒服,从担忧顾虑到安居乐业,正大步迈向小康生活。
(本报特约记者尹永权 代玉春 通讯员姚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