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直过民族”走上生态致富路
工人日报版面截图
石梯村位于享有“中国犀鸟谷”之称的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被誉为“中国鸟类资源第一县”,享有“活着的鸟类博物馆”的盛誉。该村是中缅边境上一个以景颇族、傈僳族为主的直过民族贫困山村,以村内千年“茶马古道”上的石梯为名。
过去,靠山吃山、刀耕火种。如今,村民们放下了“油锯、斧头、砍刀、兽夹”等“祖传家当”,自觉投身于生态保护中。近年来,盈江县通过生态扶贫得到实惠、增加收入、稳定脱贫,以发展观鸟旅游为主的生态脱贫路越走越宽。
从狩猎者变护鸟人
从盈江县城出发去石梯村,需要用时2个小时。松林叠翠的山梁上,排列着一排排黄褐色木架瓦房,屋脊两端是美丽硕大的犀鸟造型,外墙上景颇刀与长矛交叉的圆盘标志是景颇族的民族特色。
“这条14公里直通村里的路是2016年国家投入1600万元修建的,2017年10月正式通车。”盈江县太平镇石梯村傈僳族村民蔡伍说,“太平镇石梯村自然资源丰富,有犀鸟、红腿小隼、孔雀雉等550多种鸟类,还有国家级保护植物26种,过去只有观鸟探险的人来,现在路通了,旅游的人越来越多。”
石梯村拥有24.7公里的边境线,是一个景颇族和傈僳族杂居的边境山区村寨,共有45户、185人,海拔最高1300米,山下的洪崩河吊桥从大盈江上横跨而过。
“这里的生态环境好,是因为附近的村民们转变了发展观念和方式,从砍柴人变护林人,从打鸟者变爱鸟人。鸟越来越多,风景日益秀美,已被设为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太平镇党委书记沙永胜说。
“以前我们过着守着大山饿肚子的穷日子。”蔡伍说,在盈江县政府和县观鸟协会的指导下,石梯村村民开始学习鸟类知识、当鸟导,科学建立鸟类观察点,开发了全国第一个双角犀鸟监测点,吸引了很多观鸟爱好者。
保护生态走上小康路
阁龙农家乐的主人刀勇是景颇族,家里有6口人。祖祖辈辈住在石梯的山崖上,出寨子到山下去赶集,每次都要3天才能回来。靠种旱谷、香草为生,一年的毛收入只有1万多元。
“路修通了以后,来村里观鸟的人越来越多。2017年,我家开起了农家乐,到现在毛收入有5万多元,与过去相比,我家的收入高了4倍多。”刀勇掰着手指头说。
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和观鸟服务,当地群众收获了“第一桶金”,尝到了生态保护修复带来的“甜头”。“以前进山背刀,现在进山当导游。去年,我家靠当导游增收4万多元,还买了一辆新车。”从当年的打鸟人到现在的护鸟带头人,傈僳族小伙蔡伍一席话,道出了石梯村民的心声。
盈江县通过调研,确定将石梯村作为生态脱贫的试点,以生态资源为依托和载体,努力打造“中国犀鸟谷”品牌,通过引进高端观鸟游、生态旅游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这几年党的政策特别好,政府送来种子和化肥让我们种咖啡、坚果等。”沙永胜说, “生态环境也越来越好,观鸟游客也越来越多。每年10月到第二年的4月是观鸟旺季,一年最多有400多人来观鸟,石梯村民过得越来越好。”
打生态牌提升旅游效应
现在盈江县有观鸟导游210人,能熟练辨别150余种鸟类。聚焦“为游客提供优质观鸟体验”这一重点,盈江县鼓励群众搞服务,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整合资金,依山就势,支持村民建特色民居,开农家客栈,为观鸟爱好者提供住宿服务。
截至目前,全县建成农家客栈200余间,每年10月至次年5月的观鸟旺季,每家客栈每天可有500元至1000元的收益,村民变身当“老板”。
同时,在观鸟协会的管理下,为观鸟爱好者提供导游、交通、背包、送餐等服务,每次可获得服务费200元至1500元不等,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石梯村村民人均纯收入从1000多元跃升到8000多元,家家住上新民房,率先脱贫。
如今,观鸟旅游产业由点向面拓展,建成大盈江国家湿地公园、太平石梯、铜壁关等12条经典观鸟路线,观鸟旅游已成为年直接经济效益超过1000万元的网红产业。同时,开发鸟类元素文创品、农特产品、手工艺品,带动创收2000多万元。
为推进人鸟和谐相处,盈江县为观鸟产业、生态保护和贫困群众致富增收搭建平台,结下“鸟缘”。通过“四议两公开”方式,全县200多个村民小组将爱林护鸟、不准破坏生态环境等内容写入村规民约。(工人日报记者 黄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