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正文
大理:“333”模式抓党建促脱贫
  • 发布日期:2020-06-16
  • 来源:曲靖乡村振兴网
  • 阅读量:482

大理州云龙县检槽乡老贵老母村村民蔡小奎家十年前就盖起了房子,但因条件有限一直都没有装修,这成了他的一块心病。如今,他家在农危改和“五改”项目实施中享受了两万多元补助资金,装修了主房、添置了家具、新建了厨房和卫生间,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蔡小奎家的变化是脱贫攻坚以来云龙县47个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发生巨变的一个缩影。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作为集民族、山区、贫困、偏远“四位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云龙县有4个深度贫困乡镇,占全州深度贫困乡镇总数的80%。面对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云龙县把困难当“铺路石”、一线当“磨刀石”、干事当“试金石”,以“脱贫前线党旗红、我是干部我先上、我是党员跟我干”的“顶干”行动为总抓手,以“333”模式抓党建促脱贫。截至2019年末,全县贫困人口从2014年的12533户48342人减少到696户2292人,贫困发生率从23.9%降至1.35%,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今年5月16日,省政府发布通告,云龙县实现脱贫摘帽。

“三举措”力拔“穷根”

易地搬迁、产业发展、就业扶贫是摆在全县干部面前最难啃的三块“硬骨头”。面对难题,云龙县采取集全民之智发展产业、举全县之力抓易地搬迁、聚全民之力促就业的举措,力拔“穷根”。

在脱贫攻坚政策的帮扶下,在党员干部的努力下,全县47个贫困村发生了由内而外的“裂变”。如今,云龙县在全县86个村级综合服务部、358个专业合作社上建立党组织,引导群众到产业链中“抱团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实现所有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3万元以上。探索出“党建+上海国企+绿色食品协会+本土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消费扶贫模式,2019年达成消费扶贫意向的合作企业有13家,消费扶贫收入突破3500万元。全面完成24个安置点1617户6041人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县累计向外转移劳动力5083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7908人。

“三个抓”打造扶贫“铁军”

但凡接触过苗尾乡水井村党员先锋突击队队员王丽萍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工作狂”一词。去年,王丽萍的大儿子准备参军,体检当天,她在电脑前填报表格,直到填完所有报表才猛地想起要去送儿子参加体检。儿子很不理解,冲王丽萍发脾气,她心里虽然很难受,但觉得自己是党员先锋突击队队员,责任在肩。

“李艳军家新发展了20只羊,建议他申报享受政府贴息贷款和羊厩改造补助发展产业……”王丽萍有很多个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村民的信息,这些本子边角都已经磨破,她把每一位乡亲的情况都记在本上、放在心上。

脱贫攻坚以来,云龙县通过抓“三项教育”(理论教育、能力教育、典型教育)、“三个融入”(身融、心融、情融)、“三个到位”(干部遍访到位、挂牌督战到位、驻村帮扶到位)打造扶贫“铁军”,众多的“王丽萍”以舍我其谁的干劲和滚石上山的韧劲顶在前面、干在难处。全县355名驻村工作队员、75名第一书记、5308名干部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结成“亲家”;全县758名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共召开调研座谈会395场次,听取和征求意见建议2534条,现场解决问题675个。其中,团结乡河南村挂包干部李云霞,垫付材料费、工程款8000元帮助字胜昌户新建厨房,还为其母亲联系安排住院治疗肺炎和白内障,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贫困户家的小女儿”。

“三个争先”发挥先锋作用

云龙县检槽乡哨上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尹志芳,充分发挥自身农业产业“土专家”的优势,带领村“两委”探索出“党支部+合作社+党员中心户+农户(贫困户)”的产业发展路子,带领群众建成12个特色产业基地,吸纳全乡64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为社员。2019年,合作社销售额达156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7.94万元。村民尹月林户在尹志芳的带动下加入合作社种植重楼,六年多共获分红23万元,从低保户变成了富裕户。

脱贫攻坚中,云龙县始终把党员“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作为有力抓手,探索推行“党员先锋指数”积分制管理,组建90支“党员突击队”,号召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致富带头人、党员贫困户“致富带富争先、自强感恩争先、热心奉献争先”,主动融入脱贫攻坚工作中。

通过努力,云龙县形成了支部搭台、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脱贫模式。其中,宝丰乡党委充分调动发挥某公司党支部“两新”组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大力发展农特产品加工销售,不仅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问题,也为农特产品销售找到了新途径,有力带动全县38个村委会的1600多户农户增收致富,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00户。(杨艳玲)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