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正文
【驻村先进典型】孟德良:不负村民不负村
  • 发布日期:2019-10-28
  • 来源:曲靖乡村振兴网
  • 阅读量:747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驻村第一书记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突击队员”,也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追梦人。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真心换真情扶真贫, 在扶贫的道路上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

田坝镇的新民村,因为地处河谷,天气变化无常。阴了好几天,终于放晴,孟德良带着工作队员开始了他一天的工作。他的第一站是村民范全秀家,想了解一下房屋的建设情况。刚走到门口,范全秀就迎了上来,不停地对孟德良说着感谢的话。

“非常感谢你,孟书记,要不是你帮忙,我家怎么肯能有新房子住……”说着说着,范全秀激动得热泪盈眶。

原来,范全秀家的老房子因为年久失修,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根本无法居住,想要重建,但以她家的经济条件根本承担不了。孟德良了解情况之后,通过多方协调,对范全秀家的房子进行拆除重建,现在已经基本完工,再过一两个月就可以入住了。

群众的认可是各项工作开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jpg

当然,这仅仅是孟德良所做工作的一个缩影。2019年3月,孟德良到宣威市田坝镇新民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一直以来,他把“不负村民不负村”当作自己的使命初心,结合村情实际,抓党建、促脱贫,奔波于“精准扶贫”第一线,勇做扶贫先锋。

摸准村情,找准“病根”

田坝镇新民村辖16个村民小组1348户4948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87户1002人,已脱贫158户365人未脱贫229户637人(特困供养户12户12人,低保贫困户84户183人),贫困发生率12.9%。面对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广的现状,孟德良决定先找到“病根”。

“如果病根找不到,想要带领村民脱贫致富,那肯定是空谈。”孟德良在谈到他的工作打算的时候先说了这句话。

共商一些揪心事1.jpg

说干就干。孟德良带领工作队员不分白天黑夜,穿梭在新民村的每一个小组,敲开每一个贫困户的门,与他们交流,倾听大家的心声,认真记好民情日记。因为他总是站在贫困户的角度去想问题,切身实地地为贫困户的利益考虑,村民们也愿意和他交流。久而久之,他每到一个小组,村民都会很热情地邀请他到家里做客。6个多月,他就踏遍了新民村委会的16个村民小组,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387户。通过查村情和深入的走访调研,孟德良准确掌握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第一手资料,找到了致贫的“病根”。

“新民村的病根主要在于大家的思想陈旧,缺乏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孟德良说。

下定决心,拔出“病根”

通过6个多月的努力,孟德良清楚地知道,要想把扶贫扶到根上,只有先从转变老百姓的思想入手,“等靠要”思想不扭转,无论下多少功夫也是白费。于是,孟德良针对新民村基层党建薄弱、扶贫缺乏带头人的实际,先把党建工作抓细抓实,积极组织带领村党员干部开展“两学一做”教育活动,教育广大党员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要做表率,争先进,切实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除此之外,积极落实帮扶责任人定期召开“三会一课”,并按组织要求,做好党员积极分子培养工作。同时,孟德良和村“三委”加大对贫困户扶贫政策的宣传力度,通过开展“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精准扶贫,不是养懒人”等思想培训会和“三讲三评”、“党群夜校+”等活动,积极宣传党的精准扶贫政策,让党员有了担当,让贫困群众有了脱贫致富的信心,根植在老百姓心里的“病根”正在慢慢被拔出。

对症下药,祛除“病根”

在孟德良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老百姓“要我脱贫”的思想渐渐淡化,“我要脱贫”的积极性不断提升。那么,如何才能带领贫困户脱贫呢?面对这样的境况,孟德良多次组织村干部召开动员会,和大家一起讨论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打算,在明确发展方向之后,按照“党建引领,兴业富民”的思路,把特色产业发展与就业增收相结合,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一点一策、一户一策”找准产业发展定位,长短结合,分类施策。做好市场主体帮扶工作。成立农民种殖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000亩,主要种植核桃、板栗、辣椒以及油茶果苗的培育。目前,新民村已建成高标准核桃、板栗种植基地600亩,栽植核桃1.2万株、板栗0.8万株,辣椒400亩,油茶果种苗培育90万株。扶贫基地建好之后,为确保把扶贫工作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扶到贫困群众的心坎上。孟德良在当地贫困户的务工上又玩出了“新花样”,他与村三委一道研究制定了老百姓将土地入股获得“股金”,到基地务工获得“薪金”,年底分红挣得“现金”的增收模式,有效激活了土地的“生金”能力,增加了贫困户脱贫的动力。

橙子喜获丰收1.jpg

夯实基础,情满山村

虽然孟德良到田坝镇的新民村才6个月的时间,但是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名驻村队员的职责和担当。百姓富不富,重点在支部。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如今,新民村有了致富产业,百姓有了脱贫信心,村里的人居环境也没落下。为了激发广大群众的参与人居环境提升工作的积极性,孟德良和村三委研究决定,以岩头上自然村作为重点示范村逐步全面推开,绿化到每一个自然村。今年5月份以来,投入资金90余万元,栽种杨梅树1500棵,绿化通村公路4公里,开设森林防火隔离带8公里,制作森林防火宣传栏一处和宣传碑5块,发放宣传单700余份。同时,配备6名专职护林防火巡查员,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以通村公路填宽路肩,做会车道和建立垃圾清运体系为载体,实现了村村有水泥路,村村通货车。定制了30多个垃圾箱,让村民的生活垃圾规范有序放置。建设公厕11个。协调资金5万元,新找水源点4个,新埋管道6千余米,安装到每家每户,保障了所有村民人蓄饮水安全。拆除旧房254间,旧房拆除率达83%。除了在硬件上加大投入,在软件上孟德良也没有松懈,他还指导健全了村里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党员的教育管理,完善村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推进村务、党务公开,使新民村各项工作开始步入正轨。目前,新民村已被组织部门确定为4面红旗示范村。

因为孟德良的踏实肯干,不论是当地的老百姓,还是村干部都对他赞许有加。

“他来到我们村之后,都是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的,我们都非常信服他。”新民村党总支书记范文品,说是孟德良也是伸出了大拇指。

面对大家的赞许,孟德良并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反而把大家的肯定当作动力,在宣威市脱贫摘帽的关键之年,他将一如既往地把责任担起来,把实事干起来,不负组织的信任,不负村民的信任,更不负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

“我是新民村的第一书记,更是一名共产党员,接下来,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在产业发展、人居环境等方面下功夫,带领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力争做一名不负村民不负村的驻村工作队员”。孟德良一句简单的话语,道出了他与百姓之间的互相信任。

特约记者 吴小学 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