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正文
云南澜沧县:“产业+技能”推进科技扶贫
  • 发布日期:2019-04-18
  • 来源:曲靖乡村振兴网
  • 阅读量:608

种植林下有机三七、冬季马铃薯、冬早蔬菜……借助院士专家的技术支持,边境一线的拉祜族、佤族群众找到了新的脱贫致富路。


image.png
冬季马铃薯丰收


  院士授课、边学习边生产,近千名学员带着最新的种养技术返乡创业,成长为脱贫攻坚的骨干,带动更多乡亲学科技用科技,以科技改变贫困面貌。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紧紧抓住中国工程院定点帮扶这一难得的历史性机遇,针对边境、“直过民族”等特殊县情,借助院士、专家的人力智力帮扶,通过“产业+技能”科技扶贫模式,大幅度提升扶贫产业的科技贡献率,提升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助推全县脱贫摘帽。

  坚持科技引领 注重精准发力

  澜沧县经济建设起步晚,社会发育程度低,发展基础薄弱,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有拉祜、佤、布朗3个“直过民族”,“直过民族”人口达22.88万人。截至2018年末,尚有113个贫困村、8.5万人未实现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达19.84%,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深度贫困县之一。

  素质性贫困是制约澜沧发展的最突出的短板,也是脱贫攻坚的难点和痛点。

  另一方面,澜沧县水资源、土地资源和光热资源非常丰富,优势明显。

  抓住主要矛盾,找准“病因”,对症下药。澜沧县在中国工程院支持下,确定了“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科技扶贫思路,进一步找准科技扶贫的切入点,发挥科技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支撑作用,着力破解素质性贫困,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增添新活力新动能。

  根据澜沧的实际,在院士专家帮助下,澜沧县制定了《科技扶贫示范县建设行动计划(2017-2020年)》。依靠科技建设特色农业扶贫产业,把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积极实施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冬早蔬菜等科技扶贫产业示范项目,逐年加大科技示范项目推广,驱动拉祜山乡脱贫之轮,示范带动全县广大农民群众从传统生产方式向科技运用转变。依靠科技提升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激发内生动力,帮助边境“直过民族”尽快脱贫致富。

  聚焦产业扶贫 增添脱贫活力

  竹塘乡募乃村小广扎小组的一片思茅松树林下,1000多亩林下三七长势喜人,有的已经长到50多厘米。村民李扎阿在逐行逐棵地认真查看三七苗,一旦发现病虫害就要迅速向技术员报告。澜沧澎勃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是这片林下三七的主要投资方,李扎阿一家为公司管理了10亩三七地,和他一起参与种植管理的还有同村的200多人。澎勃生物药业公司负责人彭磊介绍,公司向小广扎小组租赁土地,技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团队提供支持,目前小广扎林下有机三七连片种植基地发展到1280亩,明年就可陆续采收。

  小广扎村民小组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6户245人,贫困发生率达90%。通过租赁林地、为企业管护林下有机三七,到2018年末,小广扎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4674元,成功实现脱贫。小广扎的三七基地中,政府投入的扶贫资金、中国工程院院士团队的科技指导所形成的15%股份也归村民所有。明年三七销售后,农户可获得15%的分红。按照每户农户出租、管理10亩林下有机三七计算,第一年农户户均可收入2.86万元;第二年户均可收入9.86万元。两年下来可为每户农户增加收入12.72万元,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同时,企业扣除每亩1.2万元的成本后,可通过销售三七花、三七茎秆和叶片、三七根,实现每亩5万元的收入。

  紧扣澜沧深度贫困、发展落后的短板,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经过全面调研和精准分析,与澜沧县委、县政府共同确定了产业发展的方向,即立足本地光热水等优越的自然条件,结合中国工程院智库优势,将科研成果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大力培育符合澜沧实际、符合市场需求、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冬早蔬菜等为重点的脱贫致富产业,带动农民群众从传统生产方式向科技运用转变。力争到2025年,三个示范产业辐射带动周边地区拓展种植规模达到三个“十万亩”。

  林下有机三七产业:到今年将推广种植2万亩,计划到2025年全县林下有机三七种植规模达20万亩,年收益达20亿元。林下有机三七产业将成为带动澜沧贫困群众持续增收最具潜力的产业。

  冬季马铃薯产业:依托云南农业大学科技成果,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带领下,云南农业大学冬季马铃薯创新团队于2016年在澜沧县开展100亩的种植示范,2018年已经推广种植达10000亩。

  冬早蔬菜产业:院士专家团队筛选了系列高产、抗病、商品性好的蔬菜品种在澜沧试种成功后,从全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引入企业在澜沧注册公司,开展冬早大棚蔬菜和露天蔬菜示范种植。2018年,建成占地100余亩的冬早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全县冬早蔬菜种植面积达10000亩,示范带动效果已经初步显现。

  同时,陈宗懋院士团队茶园改造示范样板基地、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绿色高效甘蔗高产创建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南志标院士团队养殖专业合作社示范建设项目、邓秀新院士团队柠檬农庄项目等一系列产业发展示范工程的实施,必将带动澜沧茶产业、甘蔗产业、养殖业和柠檬产业的提速增效。

  突出技能培训 激发内生动力

  扶贫先扶智。

  澜沧县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3年,素质性贫困成为澜沧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中国工程院把“扶智”作为定点扶贫的重中之重,千方百计为提升澜沧贫困群众素质能力献计出力。

  中国工程院积极协调,争取到4.9亿元建设资金,着力将澜沧县职业高级中学打造成为产教深度融合、培养模式先进的普洱职业教育分中心。职业教育分中心由东南大学王建国院士设计团队精心设计规划,项目建设规划占地面积691亩,规划容纳全日制在校学生8000人。加快硬件建设的同时,创新技能培训方式方法,加强技能培训,依靠科技提升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在全国职校首创院士专家指导班。依托朱有勇院士团队,在澜沧县职业高级中学举办一个全日制院士指导班以及院士短期农业技术培训班。培训班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专家亲自授课,学用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够迅速学会种植、养殖技术。

  来自澜沧县上允镇下允村的张忠玲,初中毕业后就回家务农。2018年,张忠玲成为院土专家技能扶贫养殖培训班的学员。“来到竹塘乡蒿枝坝才知道,上课的都是院士、专家、教授、博士,这样的学习机会实在是太难得了。”张忠玲说,100天的学习中,看到了从未见过的雏鸡脱温室;学会了养殖场的规划设计、饲养管理、牧草种植和青贮技术;还实际操作了疫苗的接种方法;实习了动物的解剖,学会了疾病诊断和治疗,收获实在是太多太多。

  回到村里,张忠玲按照院士专家所教的知识,自己建了200多平方米的鸡场,盖了脱温室,现在饲养了600多只土鸡,成为了全村脱贫产业的带头人。

  职业教育+基地+农民的教学模式,为澜沧县脱贫攻坚培养了一大批实用型的乡土人才、创业人才。2017年开设4个院士班,培训240人。2018年,举办冬季马铃薯与蔬菜培训班、林下三七种植培训班、畜禽养殖培训班、中药资源培训班、村干部培训班等院士专家培训班10个,从全县20个乡(镇)招收600名农民学员。(记者 李汉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