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正文
产业扶贫与县域经济结合发展 红河县践行新思路
  • 发布日期:2019-03-26
  • 来源:曲靖乡村振兴网
  • 阅读量:730

云南网讯(记者 李熙临 通讯员 王进康)近年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着力破解产业扶贫过程中的难题,确定了以实施红河谷30万亩热区综合开发为平台,以创建产业扶贫“六大中心”为抓手,创新到户模式,加强产业支撑,打通脱贫产业全链条,实现产业扶贫与县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发展思路。

  打造产业扶贫新平台

  依托独有的干热河谷气候优势,启动实施红河谷30万亩热区绿色产业综合开发。至2018年末,累计流转干热河谷地区土地11.2万亩,完成一批重要的水、电、路、土地平整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连片1000亩以上热区水果种植大户和企业31家,种植干热河谷特色水果15.7万亩,有机蔬菜8.58万亩。年出产热区特色水果14.5万吨、有机蔬菜11.6万吨。发展畜禽养殖大户和企业17家,年肉猪出栏53万头、家禽出笼235.8万羽、肉类总产量5.4万吨。

  引进产业扶贫新抓手

  一是引进科研力量。以“政府引导+科研机构+龙头企业”模式,先后与世界农用林中心、中国林科院等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设立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中心博士后工作站、云南红河中海渔业唐启升“院士工作站”,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启动红河谷山地未来创新中心建设。研发推出了田蛙、福瑞鲤等2个水产新品种,成功培育柠檬、柑橘、黄精等10余个农林生物种苗。

  二是引进龙头企业。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先后引进江苏中洋集团、云南中海渔业集团建成牛多乐梯田鲤鱼和勐龙泥鳅育苗中心;引进红河县沣圃园养殖公司建成禽苗孵化中心;引进红河县牧野农业公司建成小黄牛繁育中心;引进红河县红枫公司建成种猪仔猪培育中心;整合县内资源建成农林生物工厂化育苗中心;引进红河县云菌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成食用菌菌种培育中心等“六大中心”,形成年产20万头仔猪、400万羽禽苗、2500万尾鱼苗、30亿条泥鳅种苗、6000万株林农种苗、2万头牛犊、3000万包食用菌菌种的优质种苗供应能力。其中,红河中海稻渔综合种养基地被列入国家级示范区。

  创造产业到户新模式

  一是开展菜单式产业到户扶贫模式。对有条件发展产业的贫困户,依托“六大中心”,根据“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群众自选、企业保底、政府扶持”的原则,向贫困户提供菜单式产业扶持。累计为5596户建档立卡户扶持仔猪18792头、牛犊1810头、禽苗130余万羽;农林种苗1362万株、新植林木1.29万亩;投放400万尾鲤鱼种苗和6506万尾泥鳅种苗。通过企业保底收购,帮助贫困户户均收入1万元左右。

  二是开展易地集中式产业扶贫模式。对自身无产业发展条件和能力的贫困户,根据“政府引导、企业运作、专业合作社参与、贫困户自愿”原则,启动实施水果、生猪等8个产业易地集中式扶贫项目。2018年,引导369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以产业扶贫贷款入股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合作实施扶贫项目,按股份共享项目红利。2019年计划带动贫困户6988户参与产业易地集中式扶贫。


  三是开展“稻渔共作”综合种养模式。依托红河哈尼梯田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两大品牌,围绕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综合开发”目标,大力发展“稻渔共作”综合种养模式,努力将亩产综合收入提高到5000元以上。2018年,推广“稻渔共作”梯田3.1万亩,覆盖贫困户1598户,出产梯田红米2万吨、水产品5000吨,亩综合平均产值达7800元。2019年,计划推广“稻渔共作”梯田2万亩,覆盖贫困户14540户58160人。

  筑牢产业扶贫新支撑

  一是狠抓金融扶贫支撑。以创建省金融扶贫示范县为抓手,全面实施金融扶贫行动,2016~2018年,累计投放扶贫贷款资金2.1亿元,直接覆盖建档立卡户4357户,通过涉农企业和大户间接带动建档立卡户9344户。

  二是狠抓产品质量支撑。严把产品质量底线,每年安排100万元资金用于支持企业进行“三品一标”认证费用的减免和鼓励。累计发展无公害农产品10个、有机食品11个、绿色食品1个、地理标志1个(红河棕榈)。全年蔬菜检验合格率保持98%以上,水果检验合格率保持99.2%以上。

  三是狠抓消费扶贫支撑。借助哈尼长街宴等节庆活动,举行脱贫攻坚成果展示暨商品交易会,引导社会各界通过参与消费扶贫助力精准脱贫,现场交易金额54万余元,签约额8000万元,订单额200万元。积极推介农业龙头企业参加北京、上海等帮扶单位、帮扶地区举办的各类农产品展销活动,与建行善融商务、拼多多等大电商平台建立合作关系,实现热区水果、食用菌菇、野生葛根等销售683.71万元,哈尼梯田红米销售额突破350万元。

  推进产业扶贫全覆盖

  产业扶贫以来,共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264家,其中种植类85家、养殖类153家、其它产业服务类26家。有21639户102874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入股参与22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或龙头企业,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新型经营主体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有效覆盖率达到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