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沾益区成功实践推出白水大德生猪养殖的“五方聚力”模式、炎方银杏种植“产业扶贫联合体”模式、花山新排“平台兜底”等产业扶贫模式,打造了一批立得住、叫得响的品牌,引领全区农业产业的发展,助推精准扶贫工作。
龙头引领
开出脱贫致富幸福花
每年的7、8月份是沾益区万寿菊成熟采收的季节,田间地头随处可见花农采花的热闹场景。
菱角乡菱角村委会小石桥村的村民李如成说,他家种植万寿菊10多年了,每亩可收入2000多元,今年种植万寿菊20亩,收入4万元,家里两个娃娃上学、家庭开支全靠万寿菊收入。
为了保护群众利益,云南省博浩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订单发展模式,带动当地农户规模化连片种植、集约化生产管理、统一收购万寿菊。并在沾益区建设了30多个鲜花收购站,花农可选择就近的收购站销售万寿菊。此外公司还对种花农户在农用物资上进行适当补贴,帮助农户发展万寿菊产业,促农增收。
2018年,沾益区种植万寿菊3万亩,种植面积涉及大坡、白水、菱角、炎方、金龙5个乡(镇、街道)46个村。其中,贫困村29个,涉及农户8616户。2018年预计实现产值4500万元,带动640户贫困户户均增收5223元。
五方聚力
村集体经济闯出新路子
白水镇大德村委会是全国文明村,同时也是彝族民族村、贫困村,全村2016年底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2户116人。大德村立足产业扶贫,2016年11月与全国最大的生猪养殖企业广东温氏集团联姻,整合各方资源建成全省第一座全欧式现代化、高效化、标准化生猪养殖示范小区,闯出一条绿色生态、循环持续的产业扶贫新路,实现了企业、村集体、贫困户多方共赢。
大德温氏产业扶贫示范项目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项目支撑”的资产收益扶贫新模式。由村党总支牵头全村建档立卡的52户贫困户,成立大德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由温氏统一提供仔猪、饲料、动物保健品、技术服务和实行最低保护价回收支撑。采用“委托职业经理人+贫困户”的经营管理模式,在温氏养殖模式框架下负责养殖经营管理,培训聘用有意愿、有能力、有责任心的贫困户进行科学养殖,确保高效率管理,高效益产出。建立科学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政府扶持资金形成的资产归村集体所有,产生的收益由贫困户和村集体分成。村小组以土地流转费折资入股分红收益。职业经理人采用保底工资加提成的方式,收益扣除管理成本,剩余部分按6:4的比例分配,实现企业、村集体、贫困户多方共赢。
今年40岁的王外苍是大德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之一,为帮扶他脱贫,自大德温氏建成以来,在村委会的帮助下,他来到大德温氏务工,每月的收入不仅解决了家里的日常开支,再加上年底的奖金和分红,增收脱贫已不再是难事。
截至目前,大德产业扶贫示范项目已出栏生猪两批,共计5423头,结算利润每头猪265.96元,产生收益144.23万余元,每户贫困户分红5000元,增加村集体收入27万元。同时,该村以养殖小区为依托,充分利用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机肥,引进蔬菜龙头企业建设170亩有机蔬菜基地、80亩林果基地,发展循环生态农业,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每年可实现产值100万元。
能人带动
贫困户“跟风”种菌子
大坡乡天生桥村委会的田钢今年刚满23岁,从小就跟着父母务农的他,大学本科选择了生物技术专业,大学毕业后回乡创业。
2017年,田钢用自家的20亩土地种植球盖菇,收获了40多吨球盖菇。他趁势而上,在今年5月成立了沾益区何田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36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共同种植食用菌。
大清早,田钢家里就陆续来了几位村民准备跟着田钢种食用菌,田钢便利用自己家的小菜园,一边操作一边讲解种植技术。
现在已经是沾益区何田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的田钢对记者介绍说,球盖菇自身的营养价值比较高,还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它的市场前景也比较广。最重要的是,大坡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宜菌类生长,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父老乡亲一起致富。
如今,田钢种植的食用菌已经远销广州、深圳等地,仅2017年他个人就收获了20万元的毛利润,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还清了创业贷款、改造了房屋,还为扩大种植面积储备了部分资金。
沾益大坡乡天生桥村委会村民陈加荣说:“这个菌子的效益还是很高的,田钢今年种植的菌子,一亩的收入大约在一万多元,有这么好的收入,脱贫就容易了。今年我打算用我的30亩地,跟着他一起种菌子,争取早日脱贫致富。”
产业兜底
筑牢脱贫“最后防线”
沾益区积极创新扶贫机制,大力推动产业扶贫提质增效,通过产业兜底扶贫新模式,保障全区739户深度贫困的建档立卡户、依靠自身无力脱贫的深度兜底贫困户从中受益。
在沾益区农林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扶贫养殖示范项目花山新排基地,工人们正忙着施工。
花山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丁丽娟说:“花山街道以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引进沾益区农林投公司在花山街道新排社区建设了这个扶贫养殖示范基地,涵盖沾益区739户深度贫困户。”
该项目采用“党建+国有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模式,以产业作为支撑,实施产业扶贫。一是政府财政扶贫专项资金按照投入本金8%的收益率,通过合作社给贫困户保底;二是协调金融机构给贫困户贷款入股农林投,按经营收益分红;三是建立入围贫困户基本数据库,梳理岗位,合理提供力所能及的岗位并给予劳动报酬,通过“保底+收益+分红+报酬”,建立“造血”机能、稳定增收长效机制。
沾益区农林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国勇说:“可以简单地算一笔账,贫困户入股1万元,按8%的收益来算的话,他就每年有800元的保底收益。如果跟金融机构贷款三到五万元,按照6%到8%的收益来测算的话,收益就有4000元左右。我们再梳理出一些岗位,贫困户来这里务工,每年也有几千块的收入,‘保底+收益+分红+劳务’的这种形式测算下来就能够让贫困户达到脱贫标准。”
据了解,该项目占地202.7亩,主要建设18栋猪舍、粪污处理中心、管理用房及相应生活配套用房53500平方米,年出栏商品猪6.8万头,项目建设周期5个月。该项目已于今年10月投产运营,年底可出栏并产生效益。
在脱贫攻坚战中,沾益区采取“兜底扶贫”模式,让特殊的贫困人群也有了“最后一道防线”,真正建立起了产业扶贫长效机制,加大保障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
记者万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