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正文
【我的扶贫故事】扑下身子干事 带着感情帮扶
  • 发布日期:2018-11-15
  • 来源:曲靖乡村振兴网
  • 阅读量:849

“党的扶贫政策好,新来的吕队员积极帮助我们全力做好脱贫攻坚的各项工作,现在我们社区通过了县、市、省、国家的验收,成功脱贫。我们非常感谢吕队员。”正在田间地头查看生姜长势的大明社区陈学开书记高兴地说。

大明社区属于喀斯特地貌石漠化坝区和半山区结合部,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5户、226人。近年来,伴随着精准扶贫政策深入实施,处于大山深处的大明社区,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得到了市委政研室的大力支持帮扶。吕昕泽——曲靖市委政研室驻罗平县罗雄街道大明社区工作队员就是其中之一。


担当:行走在大山深处

初到大明社区,自己刚从城市到贫困村庄,究竟该怎样帮?该怎么着手?吕昕泽没有实际经验。

“对脱贫攻坚政策不熟悉、对群众工作不熟悉、对基层工作不熟悉,要退缩吗?绝不!” 吕昕泽在日记中写道,“有党的好政策,有那么多人的支持,我一定要尽全力做好一个帮扶干部该做的事。”他勉励自己,决定边学边干。

为了尽快熟悉扶贫政策,吕昕泽把扶贫政策应知应会手册常常带在身边,无论是在农户家里还是田间地头,都会把随身携带的手册见缝插针地拿出来学习。“对群众工作不熟悉、对基层工作不熟悉,怎么办?” 吕昕泽虚心向村社干部学习,常常向村社干部了解如何做好基层工作,以“白加黑,5+2”的工作模式和帮扶工作队其他成员、社区干部一起同村民同住同吃同劳动,一起与群众拉家常,想办法、谋出路。

驻村以来,吕昕泽利用周末和夜晚开展入户调查,走访非建档立卡户70余户,形成工作日志、民情日记和会议记录7000余字,为指导工作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探索。由于吕昕泽的勤奋学习,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熟悉了扶贫政策以及如何做好群众工作,在后来进行的入户调查和信息数据采集中,仅仅用了短短的1周,便与驻村工作队其他队员一道完成了大明社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入户调查和信息采集整理工作,为迎接国家第三方评估奠定了坚实的档案基础和数据支撑。

执着:乐为乡亲们造福

“感谢小吕同志,是他不停的帮助、反复地劝说让我们的隔阂消除了,让我们又生活到了一起,以后我们要互相搀扶,好好地享受晚年生活。” 64岁的姜国祥老人说道。

走进姜国祥老人的家中,金黄的玉米格外耀眼,院中鸡儿们在悠闲的觅食,大自己两岁的妻子敖菊仙正在整理家务,家庭美满幸福。

然而在美满幸福的背后也有两位老人不和谐的一段时光,姜国祥、敖菊仙老人原来属于不同的家庭,各自的爱人都已不在人世,是各种机缘巧合让他们走在了一起,一起生活。去年7月,两位老人由于一件小事意见不统一发生了争吵,两位老人回归到各自的家庭中。

“他们的孩子都不在身边,少年夫妻老来伴,如果把两位老人重新撮合在一起,也是一个好事,他们的生活不会再寂寞、再孤独。” 吕昕泽说道。当吕昕泽得知两位老人的情况后,积极牵线搭桥,打电话给两位老人进行沟通,多次上门做两位老人的工作。最终经过他的不懈努力,两位老人消除心中的隔阂,和好如初,开启了新的生活。“没有家,你谈不上温暖,谈不上和谐,有一个家才是完美的,感谢小吕又让我有了一个家。” 敖菊仙老人幸福地说道。

坚守:只为更多的笑声

精准扶贫,产业是关键;技能扶贫,“授人以渔”。海水明没想到,短短几天的培训,就让全家过上了一个不为钱发愁的中秋节。走进锦欣合作社,一杆杆黄灿灿的烤烟,一片片金灿灿的烟叶,展望着又一个丰收年。

海水明曾经是贫困户,他家有5口人,以前由于人多地少,家里人常常外出打工糊口,是因户制宜、一户一策扶贫措施让他走上了致富路。为帮助海水明一家脱贫致富,吕昕泽根据其实际情况,积极与社区干部一起探讨,制定了帮扶措施。最后海水明走进了烤烟分拣定级培训班,学习了烤烟分拣定级技术,在锦欣合作社靠技术赚钱。

“我现在是打工、种庄稼两不误,现在每天有100多元的收入。” 海水明说道。

脱贫攻坚,基础为先。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吕昕泽深知,基础设施的建设是贫困村脱贫攻坚的基础,也是改善民生的需要。只有基础设施搞好了,才能为贫困地区带去人气、财富。为搞好大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吕昕泽深入调研,实时向市委政研室汇报情况,市委政研室积极与省市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项目资金支持脱贫攻坚工作,累计投入或协调项目资金400多万元,其中300多万元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和活动阵地建设,分别支持了3个村民文化活动室、1个党员活动阵地、95盏太阳能路灯、1个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等项目建设,100多万元用于发展产业和壮大集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