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正文
【脱贫攻坚典型】魏少飞:那座山 那个村 他已“驻”成家
  • 发布日期:2018-10-18
  • 来源:曲靖乡村振兴网
  • 阅读量:481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本报特约记者唐鹏 窦俊伟 文/图

“最近,大家很辛苦,但眼前还有许多资料和工作需要完善,各类政策性收入要收集,同时,村民务工工资收入、入户核对种植养殖业收入和支出等情况都要详细掌握,这些工作我们要做到忙而不乱,做实做细。中秋节马上就要到了,恐怕今年中秋我们又回不去了,这里给大家道个歉!”麒麟区三宝街道长坡村委会驻村队长魏少飞在9月20日的工作会上说道。他的话,队员们一点也不惊讶,仿佛很平常,因为他们已把这个村“驻”成了自己的“家”。

四年坚守

用情浇筑“走心”扶贫路

2012年2月,魏少飞作为第六批新农村指导员选派到长坡村委会,从此结下了深深的长坡“缘”。2016年至2017年,受农业局选派,作为驻村扶贫工作队员他又到长坡村工作,2018年第四次被派往长坡开展扶贫工作,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长,结下了浓厚的扶贫“情”。长长短短,他在长坡将近四年,在此期间,该村共计脱贫167户673人,当地群众2014年至2017年人均纯收入从6354元增加至9725元,他在其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长坡村委会建档立卡贫困户203户793人,未脱贫户致贫原因:缺劳力3户17人,因残10户25人,因学1户4人,其中,杨根全家是因学致贫……”介绍长坡村整体贫困户基本情况时,大到集体、小到个人,他都了然于胸。

十年骨干

浑身本领成为群众眼里的“超人”

2005年,他从教师转岗成为一位农业局干部,十三年农科干部的沉淀和积累,让他积攒了浑身“本领”,在扶贫工作中不断发挥自己的优势,为贫困群众谋福利、增收入。

在一次入户中,他发现,长坡群众使用的青饲料切碎机均是“非标”产品,存在许多安全隐患,稍不小心,就会伤到手。为此,他积极寻找安全可靠的青饲料切碎机,现场指导使用方法,解决了农户需求的110台安全适用的切碎机。

信息闭塞、交通不便,致使村里很多群众思想保守,只满足“过得去”,没有求富求美的欲望。于是,他积极协调区农广校为长坡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先后带领10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及群众走出长坡,参观省内外规模化发展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新农村建设,感受现代农村的发展,帮助村民转变观念,为调整产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魏老师这个人不得了啊,感觉什么都懂、什么都会,我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还没有他懂得多,他是那种拿起扳手能修机器、拿起锄头能下地、扶起农作物一看就知道是啥病的人,他就是个超人。”长坡村委会团山村贫困户杨谷顺称赞道。

十六年育人

动脑耐心已成自带“属性”

教书育人的十六年,给予他自带随时随地思考以及耐心教导等一系列特性,让他在工作中得心应手。“他稳重健谈,扶贫政策熟悉,教给我们村组干部和新队员实用的方法,为长坡农业产业的发展尽心竭力,为长坡发展农旅文融合旅游脱贫出谋划策。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给农户分析讲解发展休闲农业,给残疾人讲解土鸡的养殖前景和养殖技术,给党员上党课讲解党的知识,给干部和群众讲解旅游业发展的思路和前景……”这是与他共事的3名驻村队员的真实体会,也是长坡村委会党员干部和渴求发展、想富裕的群众的感受,更是他本人的真实写照。

“他带领我们种植早洋芋,同时向区农业局的‘娘家’争取到每年70余万元的资金投入。现在,我们村每年种植早洋芋3500亩左右,实现纯收入达500余万元。”街道扶贫办主任、长坡村党总支书记陈绍华介绍说。

驻村调查中,他发现长坡的农业产业单一,土地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他带领队员试验种植秋洋芋、秋包谷、秋蚕豆、贡菜及山地蔬菜,最终形成了一套早、秋农作物“抢种”模式。现在,长坡每年都要复种2000余亩,效益好、周期短的经济作物得到了大面积推广,拓宽了长坡的产业,增加了农户收入。

产业发展了,但距离富裕生活仍有差距。长坡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习俗,这些,都是发展现代旅游业的先天优势。他认真思考、上网查阅资料、分析研究,梳理出发展思路,与村“三委”共同协商探讨,积极引导各村小组围绕苍翠秀丽的南湖山、风光旖旎的白泥坡水库、秘境小海子森林湿地、火热的彝族风情斗牛城、静谧清幽的彝人谷,打造一条独具特色旅游的经济链。

百周台账

纸上的点滴早已“驻”入生活

在他的桌上,有一本每周的工作实录,详细的记录着他们周一到周日的工作开展情况,周一,各村小组入户签字后的“两卡一册”,工作队员收表,并归档;魏少飞与张玉良到广告公司完成长坡彝爨种养殖合作社利益联结机制展板……周日,鸡嵩路至小海子,滥泥箐村道沿线栽树。周复一周,写在纸上的每一笔、每一划,勾勒出他在这里的点点滴滴,也深深刻印在他脑海里。

“魏老师这个人很实在,穿的虽然很干净,但碰到我们在地里干活时,他就会卷起裤腿跟我们一起干,大家都叫他魏老师,但在我心里,他更像我的亲兄弟。”已脱贫建档立卡户丁见祥朴实的说道。就这样,他把全村的贫困户“走”成了亲戚。

长坡,是他永远牵挂的那座山、那个村、那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