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正文
【我的扶贫故事】转业不失军人范 扶贫战场立新功
  • 发布日期:2018-10-11
  • 来源:曲靖乡村振兴网
  • 阅读量:801

计永波,男,汉族,1986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军转青年,县住建局干部、黄泥河镇普克营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自今年3月驻村以来,面对村情民情不清、群众思想陈旧、扶贫矛盾突出等问题,他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家访暖心行动”,以军人的纪律要求自己,与群众打成一片,用言行举止去影响身边的人,带动全村发展。

一枚党徽亮身份

一身迷彩树榜样

在富源县黄泥河镇的普克营村,有一名戴着党徽的青年,每天坚守在农村危房改造、人居环境提升、产业发展的扶贫一线,他就是这里的第一书记、工作队长计永波。他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信念,把驻村扶贫、实现农村增收致富当作重要工作来完成。

经常有群众不解地问:“计书记,你天天在农村工作为什么还总是戴着党徽?”他认为,戴党徽可以亮明共产党员身份,让群众有问题可以来找他,也能让群众来对他进行监督,同时时刻提醒自己身为共产党员,要永不懈怠。所以,无论在哪儿他都坚持戴党徽。

他总是穿着一身迷彩服,因为他觉得自己本来就是一名战士,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不能懈怠。他发挥转业军人的优势,引导群众树立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农村治安自我管理水平。他穿着迷彩服穿梭在彝寨,每到一户人家,都不忘提醒村民晚上保持警觉,把门关好。受部队查铺查哨习惯的影响,他每次起夜都会拿着手电在村里转上一圈,成了现代版名副其实的迷彩“打更人”。相处久了,群众都称呼他为“迷彩书记”。

一把锄头扛在肩

一手老茧带脱贫

农忙时节,他经常扛着锄头穿梭在田间地头、羊肠小道,到地里帮助群众做农活,与群众边做活边聊天,干的比群众还卖力,流的汗比群众还多,群众平时不愿说的真心话都会讲给他听。在他的意识中,驻村就是为群众服务的,驻村干部的办公室不应在村委会,而应在村寨中、群众家、田地里。因他经常随身携带一把锄头,大家都把锄头戏称为他的“随身宝物”,因其常与农户卖力劳作,手上都是老茧,群众亲切地称他为“锄头书记”。

他创新开展了“家访暖心行动”和“今天,我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活动,经常到贫困户家中走访,晚上住进贫困户家里,与贫困户拉家常、谈发展、话愿景,去体会贫困户的苦、感受贫困户的难,把每一家的情况摸清摸透,按照致贫原因,因户施策,达到真帮实帮、精准帮扶的效果。目前已累计走访群众300余户,留宿贫困户家中10余次。

作为扶贫干部,他做到了群众在地里,他就到地里;群众在路上,他就到路上。在实打实的劳作中,群众称赞:这样的驻村干部太接地气了!他却说:“我只是做我能做的,只有和群众实打实一起劳动,才能知民苦、治穷病、斩穷根。”

一张嘴巴传政策

一片真心为群众

计永波认为,党员是党的主张和声音的传递者,他把自己比喻为“火种”,肩负起精神传承的使命。他认真学习扶贫工作各项政策,再多方位、多层次、多方式地宣讲给群众。他还运用自媒体的宣传优势,开设“微益青年”微信公众号,把涉及农村农业的惠民富民政策、法律法规通过网络平台向群众宣传。他所驻的村因条件较差,是远近闻名的单身村,人口已经出现负增长,他便亲自做起了“月老”,撮合两户单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共组家庭,共同脱贫致富。他一共撮合了4户人家,实现了脱贫又脱单的双赢。

他把自己称为“创客青年”,通过开展“火塘夜话”“院坝群聊”“耳朵上的夜听”等形式多样的扶贫扶志活动和感党恩工作方法,让党的惠民政策润物无声潜入群众心中。他主动解决邻里纠纷和群众来信来访,驻村以来,共接待群众来访50余次,调解矛盾纠纷20多起。他乐善好施,从自己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钱,对有特殊困难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资助,他资助的2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校子女中有5人考上大学。他的一片真心,成为扶贫路上的“火种”,虽然渺小,但却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一双泥腿走四方

一批项目建彝寨

为了让扶贫不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他一双泥腿子四处奔走于辖区周边工厂,争取把工厂搬进村里,让群众能在家里就近打工赚钱。他与村委会因地施策,结合政府扶持项目,挨家挨户做群众工作,鼓励他们发展产业。他配合村委会发动贫困户种植软籽石榴36亩,每户预计增收1-2万元。配合村委会动员建档立卡贫困户加入温氏养殖项目19户,贷款95万元,预计每年每户增收5000元。落实行业部门危改及水网改造项目,农村危房改造62户,水网改造投入资金54.9万元。在上级资金支持下,投入6.6万元完成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他所驻普克营村紧邻国家级森林保护区,为了保护动植物,他加大相关法规政策宣传力度,劝说村民不能猎杀青猴,驻村以来,对珍稀名贵古树10余株进行了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