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摘帽进入倒计时,冲刺的战鼓再次擂响。初秋的西畴大地,“脱贫摘帽百日攻坚行动”全面展开,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充满豪气和底气。
在西畴,没有什么“不可能”,没有什么“干不了”。
仿佛北回归线“黄金十字带”的阳光集聚着一种超强的热能,或许久经石漠化磨砺的生命更加渴望绿色的滋养,西畴人在艰难困苦中奋起,用比岩石坚硬的意志和力量,创造了敢教石漠变绿洲的奇迹,即将向沉重的贫困历史告别。
这是改天换地的壮举,一部感天动地的史诗。
扬志气托起精神高地
“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面对石漠化的吞噬和生存困境的考验,西畴人没有等待、退缩和低头。他们自强不息,意志如磐,奋起向命运挑战,向贫困宣战,用挺直的脊梁托起一片精神高地,用艰苦奋斗点燃希望之光。
“山大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只见石头不见土,玉米长在石窝窝,春种一大片,秋收一小箩。”一首久传的民谣,道出西畴人的困境与愁苦。
人均仅有缺水少土的0.78亩地,“石旮旯里刨饭吃”的穷日子,伴随着生态加剧恶化的重压。上世纪90年代,一位外国地质专家实地踏勘考察后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是一个人类基本丧失生存条件的地方。”
西畴地处滇东南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北回归线直穿县城横贯全境。全县1506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中99.9%属于山区,裸露、半裸露的喀斯特山区占75.4%,是全国石漠化程度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被列为国家实施石漠化治理重点的一个贫困县。
面对山大石头多、人多耕地少、石漠化程度深、水土流失严重的生存发展困境,26万西畴人民不悲观、不埋怨、不放弃,用热血汗水与石漠抗争,挺起脊梁向贫困宣战。
一声巨响,大山震颤,回声如雷。
1990年12月3日,王廷位、刘登荣等基层党员干部带领蚌谷乡木者村300多名群众,在乱石丛生的“摸石谷”点燃了炸石造地的第一炮。
这一炮,点燃了“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精神之光。
木者是一个藏在山窝里、贴在石壁上的村庄,找不到一块大过1亩的平地,村民靠石缝中稀稀疏疏种出的那点玉米根本填不饱肚子。苦战105天,他们用錾子、铁锤、铁钎、锄头,在石旮旯里开垦出了600多亩保土、保水、保肥的台地,当年就种上杂交玉米,产量竟是以前的4倍,家家户户堆满金灿灿的玉米,有的人家的房梁都被大串大串的玉米棒子坠断了,常年拎着口袋四处借粮出了名的“口袋村”,摇身一变成了卖粮村。
炸石造地并非想象中那么容易。刘登荣掰着手指头算了这么一笔账:造1亩地,最少要翻动石头200个立方米,回填20个立方米的泥土,投工200多个,投资800来元。没有炸药时,就采取最原始的办法,火烤水淋让石头裂开;搬挖掉的石头,如果用汽车运的话要拉几百车;从别处运来背来回填的泥土,可以堆成一座小山丘。
为了不再靠天吃饭、坐等受穷,西畴各族干部群众迎难而上,坚持把石漠化治理作为攻坚战来打。
地上没有路,劈山开道;山上没有树,封山造林;生火没有柴,建沼气池;家中无照明,架线通电;屋里没粮食,搬石造地……
干劲一乡比一乡高,信心一村比一村足,决心一户比一户大,不改变贫困面貌誓不罢休。
当年在木者村炸响第一炮的王廷位,如今已是75岁的老人,在县政协副主席的岗位上退休回来后,仍然和村里的乡亲打成一片。听着他爽朗的声音、跟着他稳健的脚步在摸石谷参观,看到的尽是一片片郁郁葱葱的玉米和山林,昔日荒凉的乱石滩永远定格在老照片中。在村委会,与老王的几位老伙伴攀谈,他们有的是老党员,有的担任过村干部,与王廷位一样一个比一个硬朗。“老了也闲不住,每天都下地干活,还可以当全劳力使!”老人们坚毅的神情、不变的血性,俨然一尊尊石刻的雕像。
从提出“30年绿化西畴大地”目标开始,西畴干部群众淬炼和激发出来的精气神坚挺如山。主动干、自己干,他们就是如此不屈不挠;苦在前、冲在前,他们就是这般铁骨铮铮。
坚守荒山秃岭30年,开辟出200多亩药材基地的程敦儒,最大的心愿就是“让这一片山都绿起来,让周围群众都富起来”;在鸡街乡下坝村山坡上建起千亩连片火龙果基地的骆剑,一门心思带领乡亲们过上红红火火的日子;拉孩村党总支书记刘丕荣,放弃在外当老板,回乡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大锡板村委会副主任牟秀才,冲锋陷阵战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用血汗浇灌的种子,哪怕在荒瘠的乱石堆里也会生根发芽,长出片片新绿;用双手在茫茫石漠上开辟的新路,总会给人带来美好的向往,一路洒满阳光。
时光在鏖战中流逝,奇迹在创造中诞生。全县共治理石漠化140多平方公里,建成“三保”台地10多万亩,全县的土地复种指数高达300%,森林覆盖率从25.2%提高到53.3%。最让人震撼的数字,莫过于搬石造地垒成的石埂,加起来长达5万多公里,连起来可绕地球一周以上!
“西畴精神熔铸着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勤劳肯干的实践品质、敢为人先的担当精神、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以民为本的人民情怀。”文山州委书记童志云认为,西畴精神具有很高的价值,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尤其需要大力发扬这种精神。
正是凭着这种精神,西畴人创造了石漠化治理的独特模式,找到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成功路子:从炸石造地转向综合整治,实施“六子登科”石漠化综合治理;从以小水窖建设为主转向“五小水利”工程建设,采取引、建、蓄、管、活的“五龙治水”;从修路保通转向路面提档升级,实行群众主动、精神鼓动、干部带动、党政推动的“四轮驱动”;从单一温饱村、小康村转向美丽乡村,推行宜居、宜游、宜业“三宜”新村建设……最近5年来,全县GDP年均增长12%,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荣获全国绿化先进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计生工作先进县等称号,奋进中的西畴喜报连连、战果累累。
这是艰苦奋斗的丰厚报酬,是精神高地上绵延不绝的回响。
靠苦干甩掉贫困帽子
“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这里有一双双能扛起巨石的铁肩,有一个个埋头开山辟路的“愚公”,有含辛茹苦的“独臂战士”,有身患癌症带领村民苦干的“女强人”,西畴人民在石漠上用血汗书写出感天动地的人间传奇。
石漠化,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一种荒漠化生态现象,被称为可怕的“地球癌症”。
在石漠化地区,极易发生山洪、滑坡、泥石流,水土严重流失造成了山穷、水枯、林衰、土瘦,渐渐吞噬的是绿色生命,频频亮起的是生存红灯。
面对贫瘠多难的血脉故土,西畴人民决不低头让步,他们最不缺乏的,就是不甘穷困的气质和逢山开路的干劲。
群山起伏、乱石林立,全县9个乡镇多数村寨通往外界的唯一出路,便是缠绕在悬崖峭壁上的崎岖山路,它就像一条绳索,死死捆住了人们跋涉的腿脚。
打开山路走出大山,维系着大山深处乡亲们脱贫致富的热切梦想。在开山劈石修公路的过程中,西畴人民不畏艰辛、不惜代价,一个个故事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鸡街乡中寨村委会的肖家塘村,是一个“通讯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的深山村落,农户纷纷举家出走,只剩下4户人家。
2006年7月,村里唯一的共产党员侯寿高,与另外3家村民姚仕斌、邓招财、姚光金咬牙盟誓,决意自己修路。他们每天早上8点出工,晚上7点收工,家里人轮流送中午饭,坚持6年之久,硬是在大山深处开凿出了一条5公里长的进村公路。
开凿这样一条道路,靠的就是4个人4双手,一根钢钎一把铁锤。打炮眼炸岩石,砸大石搬小石,翻悬崖越峭壁,边勘探边施工,就像蚂蚁搬家一般,从严冬到盛夏,从日出到日落,炮声锤声终年不断,他们被大家称为“肖家塘四愚公”。
“也不晓得哪天能修通,只知道一直干下去,总有一天能干成!”
为了修路,他们几乎倾其所有,每家至今都还背着借贷款。邓招财的一个手指被石头砸断致残;姚仕斌带病坚持修路积劳成疾,路未修通就离开了人世;年纪最大的姚光金是个残疾人,但每天工地上都少不了他瘦弱佝偻的身影。
“山路打通,脱贫致富的路子就打开了。”侯寿高和媳妇在州府文山城开了一家小餐馆,用的猪肉、鸡肉都是从老家村子里运来的,每年能赚10多万块钱。见到夫妇俩,他们正忙着招待从附近建筑工地上赶来吃午饭的农民工,饭桌边坐满了人。“村里人接二连三走出大山打工创业,每个人都闯出了小天地,娃娃们一个个都出来读书,我儿子马上也要去读职高,他们肯定会更有奔头。” 凝望着墙上那张“四愚公”搬石修路的大照片,侯寿高很有成就感。
在“地无三尺平,滴水三分银”的西洒镇岩头村,因山高坡陡不通路,村里的姑娘都外嫁他乡,娶进家的媳妇也留不住。出村下山的那条羊肠小道上,村民抬猪出去卖时,猪曾滑落摔死;赶牛出山时,牛曾滚落山崖;往来这条路挑水吃,一趟得几个钟头。
然而,要在悬崖峭壁之上开山凿路谈何容易。就在村小组长李华明准备组织大家修路时,有人和他打赌:你要是能把这条路修通,我拿手板心煎蛋给你吃!
李华明偏偏不信这个邪。挨家挨户动员筹集到部分资金后,他带领村里的14人举起铁锤、挥动铁锨干了起来。
历经12年的执着苦干,挥洒无尽汗水泪水。村民李光祥为了挣钱偿还修路借债外出安徽打工,右臂不幸被机器绞断,可他把厂里补偿给他的医药费都用在了修路上,回来后又成为工地上的“独臂战士”。简易路打通后,在县里的补助支持下,乡亲们接着投工投劳,一条2.4公里的通畅水泥公路终于从幻境变成了现实。做梦都笑醒的,何止是一个李华明。
走进岩头村,道路旁高耸的峭壁上镌刻着两个鲜红大字——“实干”。“我们靠的就是这两个字,认定的就是一条路,带领乡亲脱贫致富跟党走!”年过六旬的李华明依然风风火火,他正在同云南万康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一起实地踏勘,商定在村里建设万只乌骨鸡养殖基地和500头生猪代养点。信心满满的李华明说,他会再加一把劲,带领大家打通致富道路上的“最后一公里”。
提起“叫雀”“女强人”谢成芬,乡亲们无人不夸。
谢成芬是蚌谷乡海子坝村的共产党员、村民小组长。为了改造晴通雨阻的进村道路,她带头苦干实干,动员大家集资投劳,到处奔走争取支持。就在工程热火朝天推进的时候,谢成芬身体却出现异常,她独自一人悄悄去医院做了个检查,结果被诊断为乳腺癌中晚期,医生告诉她可能只有半年的生命时光。
住院治疗才10多天,异常坚强的谢成芬不顾医生劝阻,急匆匆地赶回村里,一边自己寻医服药一边接着带领大家苦干,直到昏倒在工地,她的家人和乡亲们才知道她的病情。
“那段时间,汗水泪水伴着药水一起喝,我就是要争这口气,让乡亲们不再受苦受穷。”回想过往时光,谢成芬情不自禁。在她带病上阵的日子里,她年迈的公公每天都提着土罐子到工地给她送药;懂事的儿子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送女儿到昆明上大学报到那天,当女儿担心交了学费妈妈的医药费怎么办时,母女俩在校园抱头痛哭。她说总也忘不了那一幕——铺路车在前面铺水泥,村里的老人们拄着拐杖一路撵着走:“看一眼光滑的水泥路,死也瞑目了!”
2010年7月,全长8.8公里的水泥路终于建成通车,全村人高兴得像过年。难以置信的是,谢成芬不但没有被病魔击倒,身上的癌细胞竟然渐渐钙化,她说这是信念和关爱创造的奇迹,乡亲们则异口同声说好人有好报。最近几年,谢成芬与在文山城工作的女儿住在一起,可她根本闲不住,一心牵挂着村里的乡亲们,决定回去继续带着他们一起干。
在西畴,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董马乡张家老林村张行武一家3口人两年修通一条2.2公里进村道路,法斗乡羊赶马村伍光发独自开挖出一条1.2公里的进村道路,刘家塘村的群众硬生生打通一条隧洞方便村民出行……
就是凭着这样的苦干和硬拼,西畴县共挖通进村道路3000多公里,乡村公路是全省平均公路密度的3倍以上,所有乡镇均实现了路面硬化,村委会通公路率达100%,自然村通公路率达99.3%。
西畴的路,是一条极不平凡的路。它分明记载着西畴人沉重的岁月瘢痕,忠实见证着西畴人苦干实干的担当作为,生动展示着西畴人奋发前行的壮志豪情。
用创造拥抱美好家园
“不等不靠不懈怠,苦干实干加油干!”苦干实干获得新生,攻坚克难带来沧桑巨变,奋斗创造逐梦美好未来。站在新的起点上,具有光荣传统的西畴人民不忘初心、本色不改,向着新时代的目标迈开更加坚定自信的脚步。
苍翠欲滴的树木、丰收在望的庄稼、硕果满枝的林地、美丽宜居的乡村……在西畴满眼翠绿的大地上穿行,很难与记忆中荒凉的石漠化景象链接。
石漠上走出来的西畴人,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有着特别深切的感悟和共鸣。
从木者村打响第一炮开始,西畴人民一直没有停歇过改天换地的脚步,在石漠化综合治理进程中探索出了成功模式,昔日的石漠荒山正在变成绿色生态家园。
进入蚌谷乡长箐中低产田地改造示范项目区,一幅地成方、路成网、池相连的新美图画跃然眼前。8年前,这片刚被唤醒的石漠再次复苏,男的拿起电钻、开来挖掘机,女的挑起扁担、背起竹篓,对5450亩旱地全面改造,让昔日“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地”变成了赏心悦目的绿色沃土。
一排排整齐的石埂错落有致,一条条蜿蜒的公路如丝如带,一片片茂密的猕猴桃林果繁叶茂,一个个牢固的蓄水池散落田间地头……沿着美观的环山栈道登上山顶的“逐梦亭”,兴街镇三光石漠化综合治理片区更是美不胜收,让人惊叹。
“过去我家的4亩多石旮旯地,变成了60多亩台地,去年光出租18亩土地就有2万多块钱的收入。”谈起石漠化综合治理和土地流转带来的好处,三光空山村小组的李有能喜滋滋的。
因“树木砍光、水土流光、姑娘跑光”而得名的三光村,居住着750户人家,是典型的多民族聚居且极度贫困的石漠化地区。被列为综合治理示范区后,不论春夏秋冬,男女老少齐上阵,经过3年的努力,共治理小流域面积2.45万亩,整治土地9500亩,建设林业生态工程1.5万亩,新建“五小水利”工程,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安居、易地搬迁等项目,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6920元,实现了“山上绿起来、水土留下来、姑娘嫁进来”的美丽蝶变。
单一的治理模式,仅仅解决了群众的温饱问题。实施“山、水、林、田、路、村”综合治理,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将三光片区打造成“森林广覆盖,水土能保持、农业有特色,民族更团结”为一体的绿色生态综合示范区,发挥出的是更大的效益和效应。具有标志意义的三光村,如今成了一个魅力独特的景区,崭新的西畴县石漠化治理展览馆就坐落在这里。
“小康是干出来的,不是等靠要来的。”兴街镇江龙村党支部委员刘超仁,从教师岗位上退休回家后,带领群众因地制宜苦干实干,把昔日“山头无帽子、山腰拉肚子、山脚盖被子,村中无池子、喝水靠担子,吃粮靠返销、用钱靠赊借”的贫困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生态村、富裕村、文明村。
在综合治理和小康村建设过程中,江龙村的生态环境、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全村森林覆盖率由32%提高到80.4%,发展“一村一品”增收产业,单靠引进种植优质柑橘一项,每年就创收上百万元,加上运输、生猪养殖和外出务工等,全村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村民们自筹资金铺筑进村入户水泥路,安装路灯,建盖活动室,建设村内花园。为强化大家的环保意识,村里坚持实行每人每天拿出5分钱来搞公共卫生、成立首个村级“关工委”教育培养下一代等新鲜事,也是出自这个村子。
江龙村是西畴县石漠化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一枝奇葩。由江龙村遍及整个三光片区,“六子登科”工程建设全面展开:“山顶戴帽子”,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山腰系带子”,发展经济林产业;“山脚搭台子”,打造“三保”台地和“石漠梯田”;“平地铺毯子”,实施农田高效节水灌溉示范改造和土地流转;“村村建池子”,开展“五小水利”工程建设;“村庄移位子”,实施易地搬迁,推进一村一品牌、一村一景观、一村一文化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在江龙、三光等样板的辐射带动下,“美丽西畴·幸福家园”建设四面铺展,美丽乡村之花竞相绽放。
为什么总有一种崇高信念在坚守,总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在凝聚,总有一种奋搏的精神在延续?一直盘桓脑际的追问,其实不难找到确定的答案。
兴街镇岔河村口,一面3米来高的墙壁格外引人注目,墙上展示着1955年毛主席《一个混乱的合作社整顿好了》的308字批示。当年,壮族农村妇女侬惠莲带头创办“互助组”,后来成长为全国首位壮族女县长。东升合作社在各级党组织的重视和关心支持下整顿好后,得到毛主席的亲笔批示,并编入《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让西畴成为全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典范。靠执着的向往追求,靠不懈的奋斗创造,今天的岔河和西畴更多的乡村,正在展示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西畴的发展巨变绝非偶然。革命老区的红色基因在这里深耕厚植,坚定不移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在这里落地生根,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在这里薪火相传。于是,融入血液的本色历久弥新,石漠中孕育的绿色生命生生不息,幸福美好的家园渐行渐近。
灯火阑珊,夜晚的西畴县城并不宁静,街道的排水排污管网改造工程正在加紧施工。忙碌了一天的县委书记蒋俊,特意带领我们去看看新建的学校和教育园区。
西畴土地资源稀缺,县城并不大,各类建筑也不显眼,可坐落在东北地段的县一中却焕然一新、十分气派。从巍峨的“西”字型大门进去,教学楼高大规整,各类设施齐全,体育场宽阔美观,在校生达3800多人。县城西南的教育园区也让人眼前一亮,里面集中有序地布局了县职业高级中学、城关中学、民办学校、幼儿园等,可容纳8000多人。占地639亩、投入7亿多元,把县城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的一半多用于建学校,教育投资是县级财政收入的三四倍,这无疑是西畴的又一大手笔。
“建设美丽家园,不仅要夯实筑牢生态环境基础,更要涵养提升教育,这样才能实现永续发展,造福子孙后代。”蒋俊抬头,目光投向深邃的星空。
北回归线上的太阳每天都在升起,辉映着这片生机勃勃的高原喀斯特绿洲;
西畴人民苦干实干开辟出来的希望之路,向着新时代更加幸福美好的梦想延伸……
记者 徐体义 张登海 王永刚 王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