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正文
经验集|甘肃以小额扶贫贷款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走在全国前列
  • 发布日期:2018-04-09
  • 来源:曲靖乡村振兴网
  • 阅读量:405

打好脱贫攻坚战,农村是主战场。面对严峻的脱贫形势,甘肃省通过精准扶贫小额贷款,将金融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许多探索走在了全国前列。在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杠杆作用的同时,银行也提高了发放贷款的积极性,激发了贫困农户内在活力和发展动力,真正发挥了金融减贫脱贫“助推剂”的作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


“穷人的银行”为扶贫产业引入金融活水


甘肃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全省有58个县区被列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在财政实力有限的情况下,扶贫、脱贫所需的资金更多依赖于金融的支撑。


2015年开始,甘肃省财政部门和金融机构为建档立卡的101万户、417万贫困人口量身定做了总规模400亿元的精准扶贫专项贷款。由甘肃省财政全额贴息并建立风险补偿基金,以7亿元财政资金撬动银行500亿元贷款额度,放大资金规模71倍。同时,银行不要求贫困户抵押和担保,实行基准利率,并充分考虑农民的生产周期,将按季结息改为按年结息,资金使用由贷款农户自主选择,属于名副其实的“贫困户贷款”。



“扶贫贷款就是我们穷人的银行。”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大庄村村民马占虎说,由于缺乏流动资金,他家只养了6只羊,日子过得紧巴巴的。2015年,在精准扶贫小额贷款的帮助下,他把养殖规模扩大到3头牛和20只羊,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可达4500元以上。


马占虎这样得益于扶贫贷款的贫困户并非个例。据广河县副县长王斌介绍,大庄村共有551户2403人,2015年初,村里有建档立卡精准扶贫户235户、1126人,绝大多数建档立卡的贫困户都通过扶贫贷款筹到了钱。到了2016年年底,大庄村计划脱贫的203户983人已全部脱贫,贫困面由2015年初的50.6%下降到6.38%。


目前在甘肃省大多数地区,除了自贷自用的贫困户外,还形成了贫困户+能人大户、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的贷款使用模式。这些模式让贫困户变成了创业者和投资人,同时唤醒了“沉睡”的资源、闲置的资产,既降低了社会资本进入扶贫领域的门槛,又分散了农户经营的风险。


甘肃银行与定西市临洮县紧密协作,在充分征求贫困农户意见的基础上,决定在每个村成立富民产业合作社,贫困农户就近入社。并通过探索实施“政府+银行+保险+企业+协会+贫困户”的“六位一体”扶贫模式,鼓励贫困户“不等不靠”,让其通过银行贷款发展养牛产业,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此举吸引了众多外出村民返乡创业。


银政联动优化信用环境 让金融机构吃上“定心丸”


扶贫贷款在确保让贫困群众“贷得上”“用得起”的同时,如何解决“收得回”的问题呢?甘肃省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在实践中摸索,交出了一份令人惊喜的答卷。


“为什么金融机构很难为一般农户和贫困农户提供贷款?一是成本高,二是风险大。”

采访中,一位银行负责人表示,成本高是因为农户居住分散、单笔贷款额度小;农户没有担保品、没有抵押物,所以风险就大。


作为精准扶贫专项贷款首家承贷银行,兰州银行董事长房向阳坦言,协商伊始,面对特殊政策也曾经有过畏难情绪,但是甘肃省财政厅积极通过设立风险补偿金、县政府为实施贷款的责任主体、财政厅同县政府签订责任书等制度性安排,防范风险,解除了银行关于靠实责任、确保还款的最大顾虑,最终双方达成一致。


让商业银行吃上“定心丸”的,是政府的责任联动机制。甘肃省通过建立贷款责任清收机制,明确了县乡政府主体责任,将扶贫贷款清收责任与地方政府绩效挂钩,分散化解信贷风险。


同时,甘肃省财政厅建立了涉农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以此调动各类金融机构进入农村市场的积极性。各地为了降低还贷风险设置了风险补偿基金,由省财政承担35%,县级财政承担35%,承贷银行承担30%。风险补偿基金总额达到10亿元。


此外,甘肃省还鼓励县级政府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建立反担保机制。引导贷款农户用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农业设施等向乡、村两级提供抵押担保,鼓励村社干部担保、多户联保等多种方式向乡、村两级提供信用担保。致富能人、合作组织、龙头企业集中使用贫困户贷款的,要向县级政府提供必要的担保。


一旦解除了后顾之忧,金融机构即看到了蕴含在甘肃省广阔农村的巨大投资潜力。在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精准扶贫专项贷款使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成为银行新客户,免抵押免担保的小额贷款成为其新的业务增长点。同时,新形势促使银行不断调整经营理念,再造业务流程,把产品和服务拓展到广大贫困农村,改善了金融资源贫乏状况,推动了银行资产向“三农”战略转型。


持续发挥扶贫贷款效用仍需多方合力深化支撑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甘肃省小额扶贫贷款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随着信贷规模的扩大,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如不良贷款率逐年攀升、小额信贷成本偏高、风险偏大及其商业化运作违背了扶贫初衷等问题。


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红城镇农村信用社主任房泉林告诉记者,扶贫贷款对金融机构的规模和服务能力等方面都带来挑战。一方面,扶贫贷款额度小且户数多,对银行服务能力要求高、资源占用也较大。如果每位管理人员管理300户贷款、每户平均5万元计算,7500万元的扶贫贷款就需要5名管理人员,而发放大额贷款只需要2名管理人员。另一方面,由于农户缺乏对金融服务的认识,金融机构办理贷款时需要做大量的宣传及解释工作,导致办理效率低下。因此,部分管理人员发放大额贷款的积极性要高于发放小额扶贫贷款的积极性。


对此,不少受访专家表示,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程不是简单的放贷,需要做好一系列的支撑工作。在完善财政、金融扶持政策的同时,要鼓励金融机构增加贷款投入。因此,必须把握好三个关键因素。


1

一是要培育农户的贷款诚信文化

加强贷前宣传,让广大农户充分认识和了解小额贷款,为农户开展信用评定并公开,使农民了解信用的价值;可以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守信的农户给予利率优惠、诚信奖励等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守信。


2

二是鼓励并帮助金融机构开展扶贫贷款业务

可通过减少税收以及其他费用的方法来鼓励并帮助金融机构开展扶贫贷款业务,如相应地减免承担银行发放扶贫贷款的营业税和所得税。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教授杜晓山认为,政府还可进一步加大扶贫贷款的资金支持,允许多渠道资本进入农村小额信贷市场,降低资金压力,增加竞争,从而达到不断完善农村小额信贷市场,提高小额信贷运行效率和质量的目的。


3

三要转变“慎贷”观念,提高对扶贫贷款的本质认识

兰州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马润平表示,金融机构应因地制宜,提供更多更具特色的金融产品。针对各地的不同自然资源情况,做好资源配置,提供可持续脱贫生产项目贷款产品和个性化扶贫贷款产品,扶持绿色环保种植业和养殖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