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年来的不懈探索和实践,富源县聚焦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资金重点向乡村薄弱领域倾斜,优先保障“三农”发展。这里的新产业、新模式、新生活,初步展现了乡村振兴的图景。
新生活宜居宜业
“我们村通过实施美丽乡村项目,家家都盖起了漂亮的房子,村子里路面也硬化了,环境卫生一天一清扫,比原来干净多了。”富源县墨红镇米德村李小强向笔者介绍村庄翻天覆地的变化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宜居宜业,夯实美丽乡村建设基础,首先造福的是当地农民。以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富源2017年财政预算投入农林水事务3.64亿元,支持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建成水利扶贫工程169件,解决了169个自然村9.86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新建和改造10千伏及以下线路302千米,改造一户一表1695户。硬化自然村道路470公里,公路安全防护工程治理109公里。投入4亿余元改造农村危房5000户,启动13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解决贫困人口安全居住困难。
扶贫产业富民强村
“驻村工作队免费发了一头小猪给我家养,到明年上半年出栏,就可以多收入2000多元了。”墨红镇玉麦村委会土桥村王冬果领到小猪后高兴地说。
发展产业扶贫是保障贫困户持续增收的关键。该县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财政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按照2017年前脱贫在档贫困户每户500元、未脱贫户每户800元,2017年末脱贫户每户3000元的补助标准,投入7451万元补助贫困户产业发展26503户,投入1100万元以奖代补启动新建养殖小区55个,18668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就业。
全年种植魔芋13万亩,蔬菜27万亩,累计培育农业龙头企业82家,发放各项惠农补贴7333万元惠及农户16.37万户,大河乌猪、魔芋、蔬菜等产业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拳头产业”,高原特色农业及生物资源加工产业多元发展,产业扶贫“造血”功能初见成效。
共享和谐新生活
“村里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起了文化活动小广场,村民闲暇时跳跳广场舞,既宣传了各项惠民政策,又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墨红镇小对门村村民组长陈进平如是说。去年,该县投入7866万元建成财政奖补一事一议81个、“四位一体”2个、中低产田改造3个。整合投入各类资金1.2亿元新建改扩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451个,极大改善了村级文体活动条件。整合财政涉农资金6.33亿元,支持贫困村、贫困户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
该县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摆在突出位置,深入开展城乡“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和门前“三包”专项行动,投入2200万元配齐39个贫困行政村、460个自然村环卫设施,建设公厕58座,改水23个自然村,全县161个行政村1762个自然村结合村规民约,建立了环境卫生管理长效制度。全面推行“河长制”,着力打造“美丽富源”,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