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正文
【我的扶贫故事】李娜:点亮心中的灯
  • 发布日期:2017-11-13
  • 来源:曲靖乡村振兴网
  • 阅读量:375

2016年2月,组织安排我到罗平县罗雄街道大明社区驻村扶贫,虽然一直有思想准备,但真的确定自己要去驻村时,心里却是没底的,但来不及犹豫,经过市里三天的业务培训,我开始了我的驻村生活。

大明社区是个贫困村,当我看到一些村民仍然住在低矮破旧的土坯房里;晚上漆黑一片,没有一盏路灯;道路两旁随处可见垃圾和污水,散发着阵阵恶臭;由于没有玩耍的场所,孩子们只能聚在马路上玩,看到一张张大车小车从他们身边呼啸而过,我的心总会不由得一颤。在那一刻,我深感责任重大,我在心里暗暗许下诺言,要让这儿的村子变的美一点,让村里的人日子过得好一点。

为了更快地熟悉工作、了解全村情况,我们几乎走遍了村里的每一个角落,经过走访了解后,我慢慢发现,村里基础设施的缺乏并不是最大的困难,而村民精神上的缺失才是摆在我们面前最大的难题。

村里有一户贫困户给我的影响特别深,他叫邓利华,左腿残疾,一家三口住在随时都可能倒塌的危房里,邓利华几乎不出门,每天都在家喝酒,家里的农活都是他妻子一个人干,我们多次到他家告诉他现在建房补助力度比较大,建议他修建房屋,他每次就只有一句话“算命先生说了不易动土,你们要扶贫就直接给钱吧”,无论我们怎么解释扶贫政策,他根本听不进去,反反复复就只有这句话。在接下来的走访中,我发现村里和邓利华一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无论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贫困,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已经丧失了与命运抗争的勇气,失去了改变生活的信心,等靠要的思想非常严重。

面对这些一群人,我每天都在问自己该怎么办?我知道让这些贫困户在物质上脱贫,无疑是最重要的任务。但是如果仅仅保证物质温饱,而精神依然处在赤贫状态,缺乏脱贫的决心,缺乏对生活的热爱,那么返贫返困的老问题就难以杜绝。我决定要帮他们跨过自己心里的那道槛,帮他们找回自己的幸福梦、小康梦。

之后的每一天我们还是一如既往的的一遍又一遍的往那些贫困户家跑,和他们的接触中,从开始生疏、不信任到慢慢的拉开家长里短,我发现他们正在慢慢的接受我们,这也使得我们工作有了新的突破,在深入到每一个家庭后,我们找准了他们最需要解决的困难,然后根据每户的情况为他们量身定做了脱贫计划。

我们开展了科学讲座,普及科学知识,组织观看有关脱贫宣传的文艺演出、给他们讲讲其他地方贫困群众的脱贫故事,鼓励他们勤劳致富。我们带动贫困户们建起了第一个烤烟合作社,和航空露营地签订了协议,让我们的贫困户去那打工,我们与养鸡大户合作,给每户贫困户发放了35只蛋鸡,让他们学习养鸡的技术,一系列脱贫措施带动了整个大明社区干部群众苦干实干,奋力脱贫奔小康的火热激情,如今的邓利华,建起了新房,鸡越养越多,到了周末赶集,他还骑着电动三轮车去帮别人拉菜,他的变化不仅仅为他带来了新的生活,带来的更是一家人久违的幸福和喜悦。

村里的环境也在慢慢的发生着变化,在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帮扶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筹集到了近400万元项目资金,村里的道路硬化了,两旁的垃圾也清理了,还建起了污水处理管网; 4个自然村全部新建了文化广场,老人孩子们也有了休闲玩耍的地方;村民们见到我们就说“现在好呀,晚上到处亮堂堂的,再也不怕走夜路了”。

是呀,太阳能路灯点亮了原本漆黑的道路,但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真情帮扶点亮了贫困户们心中的那盏灯,温暖了他们原本冰冷的心,让一个个贫穷、不幸、绝望的家庭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因为这盏灯点亮的不仅仅是他们的心,点亮的更是他们整个家庭的未来,这盏灯也将在他们的心与心之间传递,让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再没有黑暗,只有充满光明的辛福生活。

 (市委政研室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