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正文
【我的扶贫故事】朱家文的扶贫故事
  • 发布日期:2017-08-21
  • 来源:曲靖乡村振兴网
  • 阅读量:722

时代需要榜样,榜样是一种向上的力量,是一种根植于人性心底的精神力量,一种抗拒平庸、立志进取、永不过时的力量!

  在这里,我们要分享云南航天研发中心职工朱家文的扶贫故事。

20170821083659752.jpg

  朱家文是云南航天研发中心的技术人员,2015年12月,他主动请缨到航天科工集团和云南航天的扶贫点——富源县大河镇白马村,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开展为期一年(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的扶贫工作。

  扶贫这条路并不好走,崎岖不平,但在这条路上,他热情满满,在充分运用政策帮扶贫困户、帮助村民开展产业脱贫的同时,更是带着情感尽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爱心奉献,在扶贫过程中演绎着一个又一个扶贫小故事……

20170821083809773.jpg

  用真心换取民心

  自入驻富源县白马村开展帮扶工作以来,面对8000多村民满怀希望的目光,朱家文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好帮扶指导工作,这不仅仅是村民的心愿,更是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心愿。

  在当今扶贫工作中,发展产业是“造血”扶贫,可以持续性地造福当地村民。2016年,他所在的村委会开始了两个大的产业扶贫项目——建设航天白马蔬菜基地和白马桃花庄园。航天白马蔬菜基地是航天科工集团出资50万专项扶贫资金,包括云南航天15万元,与当地政府及项目负责人共同投入300余万元,该项目占地200余亩(其中蔬菜大棚55个),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42户、113人。通过规模化流转土地、产业化经营体系、规范化务工管理,达到产业帮扶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目的。项目虽好,但万事开头难,村民们有这样那样的顾虑,朱家文和驻村工作队队长李杰、村委会干部挨家挨户去做村民的思想工作、苦口婆心地劝导,有些村民对扶贫队员恶语相向,让他们吃闭门羹。面对村民的不理解,他们没有退缩,而是告诉村民这是助推脱贫攻坚的好方式,朴实的话语、率直的作风,让白马村的群众深深感动了。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最终促成航天白马蔬菜基地的落地。目前,第一茬绿色蔬菜已销售完毕,尝到甜头的村民们在各类蔬菜瓜果种植的基础上,正在开展林下种植、生态土猪、土鸡养殖等。

20170821083823552.jpg

  满怀真情去扶贫  进村入户调查了解农村家庭情况,建立建档立卡贫困户“一户一档”档案是扶贫工作队的重要工作之一,为确保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工作,他们巧打时间差,专门在晚上入户调查贫困户的基本信息、家庭成员信息、身体健康状况、致贫原因、收入水平、大额支出,以及住房、用水用电、劳动就业等生产生活情况,对贫困户急需解决的问题做好记录,并认真填写调查表,正是如此,及时抓住群众在家的时间,高效推进工作,他从不言苦喊累,总是干劲十足的,为此常常工作到晚上十一二点,有时到凌晨2点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村委会。因为太累了,一向身体很好的他得了重感冒,全身无力、肌肉酸痛,刚好那段时间正在做贫困户“一户一档”数据的统一计算、统一归档工作,为完成工作,他咬牙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档案管理填报工作。

2016年,他还协助当地完成三年一次的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协助当地政府及村委会完成县镇人大代表选举工作;协助当地开展了十年一次的农业普查工作。几件大事凑在一块,到处都留下了朱家文忙忙碌碌的身影,自此,扶贫工作队员开启了“白+黑”(白天加黑夜),“5+2”(工作日加双休)的无休模式。朱家文甚至忘记了元旦、端午等节日,云南航天的一个同事告诉笔者一件关于他的小事:2017年元旦节放假,这位同事回老家过节。元旦的大清早就接到朱家文的电话,他当时在帮助当地管理基层大数据平台、开展数据录入工作,找这个同事要一些相关数据,当日朱家文打了好多个电话过来询问,到了下午,朱家文才意识到当天是元旦,有点内疚的他专门打电话来说“不好意思,我忘记今天是元旦,同事们已经放假了,我还在不停地问这问那”。

  一年来,朱家文在村两委的大力支持下,用心做事,帮助村民换脑子、理路子、出点子,他坚持吃住在村,驻村天数达340天以上(驻村工作队在农村的工作时间一年一般是260天)。

  动真情 真扶贫

  包括朱家文在内的云南航天的干部为白马村的发展倾注了满腔心血,如今,白马村民生产生活的道路越走越宽,在去年的扶贫工作中,云南航天37名领导干部帮扶的39户贫困户中,已脱贫6户、21人,扶贫成效显著。2016年,云南航天的扶贫工作被富源县评为优秀,朱家文也被云南航天评为2016年度优秀员工。(文/高慧)图片由朱家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