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正文
扶贫形式主义的根源到底在哪里?听听这位基层干部怎么说
  • 发布日期:2017-07-27
  • 来源:曲靖乡村振兴网
  • 阅读量:792

    如何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偏不倚解决扶贫领域形式主义问题,本人觉得应该搞清楚三个问题:

    第一,形式主义的表现到底有哪些。国务院扶贫办通知指出,“频繁填表报数、迎评迎检、陪会参会等耗费了基层干部大量精力”。国扶办对问题指向精准、一针见血。展开来看,我们感到让大家苦不堪言的形式主义主要是“三化”:

    一是透明工作神秘化。上级对基层扶贫工作进行随机性检查督查,以此增强工作的纪律性严肃性是应该的、必须的。但在实际中,有的时候对检查督查的区域、方式、对象、结果等本应公开的东西进行有意无意的“遮盖”,吊足基层胃口,导致驻村干部“谈评估色变”、听到督查就发怵。前一段时间有一个以“从前方传来的消息”为题的段子被刷屏,从标题看就让人不寒而栗。

    二是简单问题复杂化。精准扶贫既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单项工程。中央有强有力的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撑,结对帮扶的同志只要帮助一、两条政策落地到户,贫困户就能脱贫。但我们在制定帮扶措施、填写帮扶手册时,为使措施看起来细一点、多一点,恨不得“一句话两头说”“一次入户两次记”。对此,有的老百姓看了“会烦死”、驻村干部整理资料“会搞死”。

    三是户情民意数量化。中央制定的“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常德提出的“五个经得起”要求,初期提出的“一看房二看粮三看有没有读书郎四看劳动能力强不强五看有没有病人躺在床”的贫困户识别办法,是我们识贫、帮贫、脱贫的一杆“金标尺”。但在具体实践中,我们为收入是3000元还是2980元、外出务工成本是每天10元还是20元、一头猪吃家中自种的包谷算进成本还是不算进成本而大费周章。

    第二,形式主义的根源到底在哪里。作为一名扶贫一线的干部,在近两年的工作经历中,亲身感受到扶贫领域形式主义的产生,是一个从客观上的“形式”、自觉不自觉转变成主观上的“主义”的过程。究其根源,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生”:

    一是“指挥棒”催生。主要是督查检查、特别是“第三方”评估时,过分强调贫困户意见,与基础组织和驻村干部的互动严重缺失,有偏听偏信之嫌。我们有时自嘲,“评估来了跟着赶,他拒我们千里远”。脱贫攻坚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各级组织和干部都“失不起”、“伤不起”。在这样的考核评估方法之下,我们有时不得不按“指挥棒”去准备“大考”,或者粗俗地讲,我们有时不得不以老鼠的心态去应对具体的工作。

    二是“好愿望”衍生。扶贫工作是一根长链条、一个长过程。基层同志从良好愿望出发,不断完善、纠错工作,使数据更准、措施更细、记录更实,导致工作出现反复,有的甚至出现表册花样翻新、填写要求层层加码等现象。有人调侃,文档有正式版、终极版,白纸用了几箱、打印机用坏了几台,其实这都是不争事实。

    三是“创亮点”派生。各地各村各户情况千差万别,工作方式方法各有特点。在脱贫攻坚中,大家结合实际干、找准路子干、创新方式干,都争取有拿得出、叫得响的工作亮点。但有时稍加疏忽,就传导了不该传导的压力、增加了不该增加的负担。老百姓就觉得放了“幺蛾子”、搞了“花脚乌龟”。

    第三,形式主义的整治到底要哪办。“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作为一线扶贫干部,怎样克服形式主义,我觉得应做到“两戒”:

    一是要戒躁。就是要保持工作定力,不折不扣完成好“规定动作”。克服形式主义不是不要形式,更不能随意给自己的工作贴上形式主义标签。必要的“填表报数”,往大里说,可以使驻村帮扶有迹可循、检查考核有据可查、摘帽退出有档可考,往小里说,是“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群众有了获得感、我们也有“存在感”。

    二是要戒“花”。就是要一如既往实打实的干。紧紧盯住一户一户脱贫想办法,下“绣花”的功夫、不下“花”功夫;搭“养花”的架子、不搞花架子。一切“花”的东西、作秀的东西、不管用的东西,我们不谋划、不效仿、不传导,不为“花”提供土壤,让形式主义在驻村工作队无处藏身。

(作者徐述全,系湖南省常德市委驻临澧县佘市桥镇蒋家村工作队队长、村党支部第一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