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省委政法委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耐心教导帮助,让我彻底明白了赌博的危害性,重新找到了一条脱贫致富的道路。”10月25日,云南临沧双江县忙糯乡忙糯村村民王强在自家新开的商店里,说起自己的生活变化,难掩心中感慨。
双江是由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4个主体民族联合组成的自治县,全县在册贫困户4495户16365人,是云南省脱贫攻坚任务最繁重的县之一。
“贫困地区往往也是法治建设的薄弱地区。所以我们要求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要树立法治思维,用法治视角看扶贫,用法治头脑想扶贫,用法治方法抓扶贫。”近日,云南省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乔汉荣对《法制日报》记者说。他指出,近年来,云南省委政法委创新扶贫方式,坚持精准扶贫和法治扶贫双推进,扶贫和普法工作两不误,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实现群众最急切的期盼
10月24日清晨,静谧的忙糯村刚刚醒来,云南省委政法委驻村扶贫工作队已经在路上。这一天,他们要赶去离乡政府50公里的忙糯村老余寨自然村,查看安居房建设进度,宣传建房验收政策。
出发前,队长刘俊峰特意把一沓《农村地区交通安全驾驶宣传手册》带上,准备发到每家每户。
“最近雨水特别多,农村坡陡路滑,容易出现交通事故,需要给大家打‘法治强心针’。”刘俊峰告诉随行的记者,这样做的目的是引导群众树立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靠法的理念。
到达老余寨村后,记者看到,村里的楼房很多已经建成。
66岁的老余寨村村民周朝新坐在自己家刚盖好的新房里,内心充满喜悦。
“没有他们,我家的房子哪能盖起来。”指着驻村干部,周朝新说,建房的时候,驻村干部每天都来,请人帮他们设计,免费协调泥沙水泥,还监督房子建设进度。
以前,老余寨村只有一条狭窄的土路通向外界,村民赶集外出都只能步行。云南省委政法委挂钩忙糯村扶贫后,进村公路终于修通了。
忙糯村下辖6个自然村,全村在册贫困户236户,其中省委政法委挂钩帮扶188户。在走访过程中,驻村工作队员了解到“住上好房子,路不再难走”是村民们最大的期盼。因此,在扶贫工作中,省委政法委依托驻村队,把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作为重要任务抓紧抓实。截至目前,31户安居房已经全部动工,主体完工26户。与此同时,老余寨自然村和南铺自然村11.9公里村组公路建设已经开挖11公里,1.5公里的砂石路正在铺筑。
此外,老余寨自然村的文化室和活动广场正在设计中,大营盘自然村的文化室和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广场已完成初步设计。
根除导致返贫致贫恶习
在拉祜族寨子大营盘自然村,挖掘机正在紧张作业,村民小组长罗兴民穿着雨靴指导村民建房。
“到11月底,村里33户人家的搬迁房必须全部盖好,挂钩干部都这么卖力,我们更应该带头上。”罗兴民说。
今年80多岁的铁晓发和老伴多年来一直靠儿子外出打工接济,可是儿子最近没有寄钱回来,失去劳动能力和收入来源,他们家成了特困户。驻村工作队牵头协调,为其建盖了一间60余平方米的新房,不久即可入住。
“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住上新房,是驻村扶贫工作队让我有了依靠有了家,谢谢你们!”老人拉着工作队队员柴文全的手感激地说。
忙糯乡乡长浦文才告诉记者,针对农村存在的打牌赌博、不赡养老人等导致返贫致贫现象,省委政法委驻村扶贫工作队创造性地开展法治扶贫,着力从源头上根除因违法行为导致返贫致贫现象的发生。
此外,为提升群众致富能力,驻村扶贫工作队围绕“每个贫困户至少有1人掌握实用技能”的目标,开展了“千人培训计划”,共组织了建筑工匠培训,烤烟、冬桃、土鸡种养殖培训20余场。
形成人人尊法良好氛围
“前几天,我家来了个政法干部,虽然年纪很轻,但是很懂法,他可是我家的贵人哟。他不但找律师帮我儿子审核修改了外出务工劳务合同,还三天两头到我家讲法律。我现在才明白,任何问题只要依法都不是问题。”今年50多岁的大营盘村村民石小五告诉记者。
省委政法委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郑礼江,就是石大爷口中那个年轻政法干部,他告诉记者:“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娃,每次下村工作就像回家一样。我们政法干部,不仅是为百姓的脱贫提供法治保障,更重要的是用法治浸润人心,引导大家在脱贫致富的过程中逐渐树立法治思维,形成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习惯。”
据介绍,云南省委政法委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加强对双江政法部门的工作指导帮助,对综治维稳、禁毒、司法救助、依法治县等工作存在的困难问题及时给予帮助解决。省综治办加强对双江乡村综治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省法学会在双江开展“五个一”法治宣传活动等,不断推进双江综治维稳基础和法治建设向前发展。
双江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蔡伟说,政法干部入户很受欢迎,他们不但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推动具体问题的解决,还引导广大贫困群众树立了法治理念,逐步推动形成人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法制网记者 刘百军 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