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正文
彻底拔穷根,扶贫要“志智”同扶
  • 发布日期:2016-08-12
  • 来源:曲靖乡村振兴网
  • 阅读量:493
穷而不思进取、穷且志短,比物质的贫困更可怕。因此,扶贫要先扶志,要从思想上、精神上帮扶,帮困难群众树立摆脱困境的信心和斗志。

谈及扶贫,很多人误以为给钱就够了,但现实并非那么简单。最近,媒体报道了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一个老牌贫困村的扶贫怪事:地方干部为村民寻求务工机会,村民以“吃不惯外地大米”为由拒绝;地方干部为贫困户提供鸽苗,村民把鸽子养大后卖掉,没买新鸽苗却把钱花个精光;地方干部为村民脱贫殚精竭虑,贫困户却为自己生了4个儿子而骄傲,以为孩子长大了就能过好日子……

地方政府对这个贫困村的投入并不少,为何依旧陷入“年年扶贫年年贫”的困境?从前面提到的几桩扶贫怪事可以看出,一个很重要原因是有些村民不仅物质上贫困,在思想观念层面也很贫乏,缺少改变现状的志气。这么说并非苛责那些贫困村民,而是觉得这个“老牌”扶贫村以令人无奈的现实再次证明:扶贫要先扶志,也就是要从思想上、精神上帮扶,帮困难群众树立摆脱困境的信心和斗志。

富兰克林说过:“贫穷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以为命中注定贫穷或一定老死于贫穷的思想。”在一些贫困地区,有不少贫困户似乎已经安于贫穷,他们习惯于在贫穷中熬日子,悲观地觉得自己这一辈子“就这样了”。正因为缺少改变现状的信心和斗志,地方政府出台再好的扶贫政策、提供再好的扶贫机会,这些人也很难抓住。即使因帮扶在某一阶段经济上宽裕了一点,他们也很可能会再度返贫。

穷而不思进取、穷且志短,比物质的贫困更可怕。这也意味着,扶志比单纯财物上的扶贫工作更有难度、更具挑战性。在那些经济落后地区,受历史条件、自然环境等因素制约,开展扶贫工作的难度比一般地区更大,要改变困难群众的思想观念,更是难上加难。但越是如此,地方领导干部越不能一遇到挫折或短期内看不到成绩就偃旗息鼓,而应该花更多的心思、拿出更大的耐心,相信“滴水穿石”的力量。

以扶志推动扶贫工作,对地方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最难得的一点是,地方干部一直没放弃带领群众脱贫的努力,也一直在通过各种举措让困难群众重树信心。从搭建务工平台、推广种植山葡萄和山核桃、用电商平台卖土特产,一条路走不通就换另一条。这种持之以恒、卯足精气神的状态,或多或少能对困难群众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增加他们改变现状的动力。

当然,空有立志拔穷根的热情,并不能确保扶贫工作取得立竿见影的成效。从报道来看,一些贫困地区群众缺少改变现状的信心和斗志,很关键的原因是他们受教育程度不高、没有技术傍身、没有可持续再生产的意识。解决好这些“非物质”问题,才能真正拔掉穷根,阻止贫困代际传递。也就是说,扶贫不仅要扶志,更要做好扶智工作。

摆脱贫困需要智慧、需要能力,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在开展扶贫工作时把教育当作重要任务、重要突破口。事实上,习近平总书记很重视贫困地区的教育,一直把发展教育作为摆脱贫困的重要方式。早在1995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就曾给延安杨家岭小学校长写信说:“帮助老区、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解决学生入学困难问题,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新时期扶贫工作的一项富有意义的内容。”近些年,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扶贫必扶智”的理念。

扶智,是着眼于未来的扶贫。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创造更好的条件,让他们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见更广的世面,有更现代化的思维,他们以后就可能成为改变家庭面貌、地区面貌的核心力量。以改变下一代“思想贫困”状态为重点,将更多的资金用于教育扶贫,相比之下见效虽慢点,却是脱贫“釜底抽薪”、彻底拔穷根之策。

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也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这也意味着有更多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这对于那些扶贫压力较大的地区,其实是难得的机遇。各地除了扶财扶物扶政策,还要以更大的耐心和智慧,更加注重扶志和扶智,用好、用活中央各项扶持政策——尤其是发展乡村教育的政策,应该可以提高精准扶贫的水平,最终拔掉穷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