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多天的“两会时间”里,就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地区群众奔向小康生活,成为两会的热议话题之一。
“必须横下一条心,打赢脱贫攻坚战”。3月10日,习近平在青海团再次强调,脱贫攻坚一定要扭住精准,更加注重教育脱贫,更加注重提高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28次国内考察“路线图”上,有一半以上都涉及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不仅仅惠及一个村子、一方百姓,而是直接关系到数千万人民的福祉,关系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我国脱贫工作已进入攻城拔寨的“冲刺期”。随着两会会程接近尾声,我们的2016新华网“两会特别访谈”也步入了收官阶段。今天我们梳理了来自甘肃、贵州、湖南等7省市的党政“一把手”和农村基层的干部代表对“精准扶贫”的建言,“精准扶贫”如何突出实效、突出针对性,怎样才能打赢脱贫攻坚战?看看代表们怎么说。
甘肃 省委书记的“扶贫情缘”
——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王三运
甘肃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称,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涉及到甘肃的就有六盘山区、秦巴山区、藏区3个,覆盖58个县市区,另外还有17个“插花型”贫困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繁重。
谈到扶贫工作,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说:“经过30多年的扶贫开发,剩下的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精准扶贫要着眼‘谁来精准’,‘精准什么’,‘怎么精准’这三大问题,开展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1236’脱贫攻坚行动、‘1+17’精准扶贫行动等,让脱贫攻坚迈出了坚实步伐。”
“甘肃将扶贫和脱贫能力作为干部考核和选拔的一项重要内容,非常重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确保精准扶贫的针对性、精准脱贫的实效性。”王三运说。
“十三五”时期,甘肃将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思想,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全省“一号工程”来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省委“1+17”精准扶贫方案,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组合拳”,打赢脱贫攻坚决胜战。
湖北 村“扶贫公司”让百姓尝到致富的甜头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马桥镇尧治河村党委书记、村主任 孙开林
甘肃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称,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涉及到甘肃的就有六盘山区、秦巴山区、藏区3个,覆盖58个县市区,另外还有17个“插花型”贫困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繁重。
谈到扶贫工作,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说:“经过30多年的扶贫开发,剩下的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精准扶贫要着眼‘谁来精准’,‘精准什么’,‘怎么精准’这三大问题,开展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1236’脱贫攻坚行动、‘1+17’精准扶贫行动等,让脱贫攻坚迈出了坚实步伐。”
“甘肃将扶贫和脱贫能力作为干部考核和选拔的一项重要内容,非常重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确保精准扶贫的针对性、精准脱贫的实效性。”王三运说。
“十三五”时期,甘肃将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思想,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全省“一号工程”来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省委“1+17”精准扶贫方案,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组合拳”,打赢脱贫攻坚决胜战。
河南 扶贫要入户调研“摸清家底”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沈丘县冯营乡李寨村党支部书记李士强
当前,我国已经将精准扶贫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对此,李士强介绍,2012年他回村兼任村支部书记。当时,李寨村的条件在农村中相对比较差,不仅仅是地处偏僻,更主要的是交通条件、自然条件都相对比较匮乏,而且人口比较多。传统的农业一年两季,实际种植收入也就是1000多块钱,再加上外出打工和家庭种植、养殖、加工每年也就是3000多块钱。
然而,通过几年深入细致的调查农民需要什么、新农村建设有哪些是短板。这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补短板,李士强认为农村的短板关键在基础设施,关键是种植结构的调整,关键是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对农民文化意识的扶持和教育。李士强表示,只有这样做,才能使精准扶贫落到实处,才能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家战略。我们首先摸清家底,大概调研了873户,归纳了870条问题。然后根据各家各户的贫困需求,根据发展种植、养殖加工等实际问题和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一户一产,有针对性地帮扶,四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湖南 扶贫工作要“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益阳市委书记胡忠雄
胡忠雄代表为认为,贫困人口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脱贫,然后才是致富,脱贫和致富是两个不同的环节,我们的立足点不是一下子把贫困人口采用不可复制、不可持续的办法马上就进入富裕的行列。
针对扶贫,胡忠雄表示,首先要解决贫困人口的“两不愁、三保障”。什么叫“两不愁”?一是,必须有饭吃;二是,必须有衣穿。“三保障”:一是,看得起病,有病不可能在家里等死,要能够通过各种农村的合作医疗、大病救助,或者民政方面的救助、社会捐赠等来解决就医的问题。二是,孩子能上得起学。三是,要住在安全的房子里,不一定住那么大,也不一定住楼房,但是不能住在危房里面。“两不愁、三保障”就是我们的定位,家庭脱贫首先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不要在这个问题好高骛远,一定要做“雪中送炭”,千万不要在扶贫工作上搞"锦上添花"。
安徽“六看六必问”精准识别扶贫对象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亳州市委书记杨敬农
怎样确保对象识别精准?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亳州市委书记杨敬农介绍说,亳州市落实“六看六必问”精准识别制度,通过“看房,看粮,看劳动力强不强,看有没有读书郎,看有没有病人睡在床,看有没有恶习沾染上;问土地,问收支,问子女,问务工,问意愿,问党员干部、左邻右舍、能人大户”等措施,精确甄别和确定扶贫对象。
在确定精准扶贫对象后,亳州市很快开出扶贫工作“四项清单”。杨敬农指出,借助“解剖麻雀”工作手法,亳州市逐一为286个贫困村、40.1万贫困人口制定个性化扶贫“四项清单”,包括精准脱贫扶贫对象及需求清单、脱贫时限清单、扶贫措施清单、脱贫责任人清单,确保脱贫工作的顺利开展。
安徽 扶贫“要富口袋先富脑袋”
——全国人大代表、六安市市长毕小彬
同样是安徽省的全国人大代表,六安市市长毕小彬分析认为,六安是安徽贫困人口最多、分布面积最大、扶贫任务最重的地区。老区发展最怕的就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经济上去了,教育、医疗、社保水平却依然较低,不是真正的脱贫;发展加快了,但生态破坏了,摘下了“穷帽子”,却戴上了“黑帽子”,同样不是真正的脱贫。
他也认为,要突出精准扶贫,切实提升扶贫针对性。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用发展产业带动扶贫,特别还提出“要富口袋先富脑袋”,扶智立本,提高贫困群众能力素质,将政府、企业、社会力量等资源整合起来,凝聚成脱贫攻坚强大合力。
四川 扶贫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
——全国人大代表、中共泸州市委副书记、泸州市人民政府市长 刘强
泸州市确立了“五年集中攻坚,提前一年脱贫”的总目标。力争到2019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全市23.1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57个贫困村和3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一是进一步推进区域发展。以古蔺、叙永、合江三个贫困县为主战场,大力实施连片扶贫开发,扎实推进“七大脱贫攻坚行动”,统筹解决好“插花式”贫困问题。
二是扎实抓好精准扶贫。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实施“一村一计、一户一策”,确保项目到村、扶贫到户。扎实推进教育扶贫、医疗扶贫、文化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三是健全扶贫工作机制。让投入与产出匹配,让目标有序有力去实现。坚持“扶贫与防返贫”相结合,进一步完善扶贫资金使用、督查考核、驻村帮扶等机制。注重“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持续推进“定点扶贫”、“扶贫结对网络行”、“百企联百村”活动,进一步凝聚脱贫攻坚力量。
贵州 “治贫先治愚” 加大教育投入
——全国人大代表、六盘水市委书记李再勇
全国人大代表、六盘水市委书记李再勇在访谈时介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通过改革创新,让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这一个“活”还有三个“变”的做法,最早起源于六盘水。
说起扶贫李在勇说:“最难攻克的难关,一个是老百姓改革的意识,和他们对这项改革未来愿景的意识。由于我们地处乌蒙山区,意识相对比较封闭。在这种情况下,要适应与外界市场需求相同步的改革,对老百姓来说是一种阵痛。总书记说‘治贫先治愚’,我们要从意识的贫困看待目前的贫困问题。所以我们要通过解决老百姓在意识上的贫困、意识上的阻力来克服‘三变’改革的阻力。要加强教育的培训,加大教育的投入,还要请进来送出去,让老百姓转变观点。”
来源:新华网
编辑:瑛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