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闽西日报》日前报道,去年以来,(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探索“爱心与产业帮扶”的精准扶贫模式,通过爱心帮扶,让贫困户拔穷根,政府一方面想借力让更多的人和企业加入到爱心队伍,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拓展帮扶产业的面。
以往,一些地方开展扶贫工作,存在不顾客观实际,盲目跟风,照搬照抄别人成功经验;或是搞一刀切,给点资金或物资就完事的现象。这种或是拍脑袋决策、盲目“施治”,或是只重“输血”,忽视“造血”的扶贫,有的虽然一时能够脱贫,但过一段时间往往又返贫了。最终扶贫工作浮于面上、流于形式,不仅不能解决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而且只会把扶贫工作变成为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的“花架子”。
实际上,精准扶贫,不仅要精准识别、准确锁定贫困人口,而且要善于把脉,“号准”贫困群众的贫困原因,“辨症施治”,对症下药。要不断加强基层农村考察、贫困户的考察,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开展分类指导帮扶,避免扶贫工作的盲目性。要从“千篇一律”转变为“一户一策”地为贫困户“量身定做”的帮扶模式,增强帮扶的针对性、实效性、长效性。诸如,针对脑子较活、有劳动力但缺乏资金、技术的贫困户,采取依托各类合作社、与村里致富能人结对帮扶的方法,帮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对有劳动力、但不会动脑筋的贫困户,可由村党员干部帮他们联系就业岗位,增加家庭收入;对因病返贫的贫困户,采取医疗卫生单位结对帮扶,及时向他们宣传各种疾病的预防和强身健体等知识,并做好服务,让他们能看病、看得起病;对“等、靠、要”懒惰的贫困户,要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帮他们树立自力更生的理念,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他们积极劳动,发展生产,推动他们脱贫;而对没有劳动力、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则主要靠社会保障兜底,助他们摆脱困境。
总之,精准扶贫,要把“输血”与“造血”结合起来,全方位、多角度地想方设法增强“造血”功能。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采取资金扶贫、设施扶贫、技术扶贫、项目扶贫、思想教育扶贫、就业扶贫、医疗扶贫等针对性强的扶贫措施,这样,扶贫工作才能真正做到帮得准,才能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