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正文
央广评论:精准扶贫,切莫搞成运动
  • 发布日期:2016-01-19
  • 来源:曲靖乡村振兴网
  • 阅读量:558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当前,各地对精准扶贫高度重视,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是心急,五年的“硬骨头”意欲两年拿下。工作布置时,有的地方,省里开会还是:5年集中攻坚、1年巩固提升;等到市里:举全市之力3年攻坚,2年巩固提升,确保“脱贫摘帽”;再等到县里、乡里就成了2年了,白纸黑字,赫然 入目。
 
  二是事虚,白+黑,5+2,基层干部忙得一塌胡涂,一片“忙累”之声,却总有点不务正业的感觉,务虚调研多、务虚统计多,务虚宣传多、务虚会议多、务虚材料多,事事不敢轻待,却没见忙出个头绪。
 
  一急,一虚,工作就泛,工作一泛,则难免脱离实际,搞形式、走过场、做表面文章。更让人遗憾的是,扶贫实招少,且很容易穿旧鞋,走老路;尽管扶贫的提法新、目标新,可还是老问题、老路径,换汤没换药。
 
  有的地方,制度陈旧,一检查,发现有不少专项扶贫资金,居然躺在账上“睡大觉”,而问题出在报账制度,要花钱,要有财政扶贫项目立项书、计划书、责任书、验收报告书等,概要说就是“四书一证”,而现实中的贫困村镇、贫困户实施的往往是小微型项目,一事一议的村民自建,四书一证很困难。
 
  更有一些地方动辄就用产业化思维,把扶贫项目搞成轰轰烈烈的产业化,由于缺乏市场经验,产销不对路,产业运营不畅,“扶贫产业”变成了“伤民产业”。一些地方群众描绘说,今年扶贫,后年贫,搞产业,上项目,年年搞来,月月上,搞啥亏啥,整啥赔啥。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面对的是千家万户,既要防止拖延病,又要防止急躁症,要尊重客观规律,尊重地方实际,尊重群众意愿,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切莫搞成了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