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全国首个“扶贫日”到来之际 |
本报记者 张俊 通讯员 刘婕 |
曲靖,珠江源头第一市,云南扶贫开发的主战场,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人口大市与贫困大市交织,背负着2个国家级贫困县、1个省级贫困县和4个集中连片贫困县,是这座城市发展的阵痛。
2007年以来,曲靖市把加快贫困地区发展作为头号民生工程,在珠源大地上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
从2007年扶贫投资1.7亿元到2013年14亿元,节节攀升的不仅是关心,更是信心。
从2006年的1896元到2013年的4395元,八年攻坚战,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一倍多,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7个百分点。
8年来,通过多部门整合,多渠道投入,项目大拼盘、资金大捆绑,完成了扶贫的一次次大的融资,财政资金发挥了 “四两拨千斤”的乘数效应,撬动各类投资107亿元。
8年来,贫困地区群众累计投工投劳1282万个。财力有限,民力无限,贫困地区群众用行动证明了小康不会从天而降。
8年来,扶贫的力度、脱贫的速度、投资的强度、覆盖的广度,与日俱增。
8年来,全市累计投入各级各类扶贫资金107亿元,实施了21个“整乡推进”、420个整村推进、46个山区连片开发和132个自然村革命老区建设,实施107个产业扶贫项目,易地搬迁2.39万人,建设安居房4.3万户,发放到户贷款28亿元,劳动力转移培训5.27万人,雨露计划1.3万人,启动会泽、宣威乌蒙山和师宗、罗平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项目覆盖9个县(市、区)94个乡镇1078个村382.5万人,整体解决了78万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
一串串数字背后,是曲靖8年脱贫攻坚战铿锵的足音。
开启“大扶贫”曲靖模式 提供扶贫开发“曲靖经验”
2007年,曲靖开启了以政府大投入、资源大整合、项目大集中、社会大参与、群众大发动、连片大开发的“大扶贫”模式,先后在全省率先启动332个行政村“千村扶贫、百村整体推进”,接着,以整村推进促进整乡推进、以整乡推进带动扶贫开发向纵深发展的扶贫开发新格局成型。曲靖的扶贫实践,被国务院扶贫办誉为扶贫开发的“曲靖模式”,并列为改革开放30年中国扶贫开发十大典型经验之一。曲靖也成为全国“整乡推进”的发源地,在扶贫开发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牛屎巴拌草糊山墙,三块木板铺张床,四块石头垒火塘,一年大米不满缸”。这是2007年前宣威普瓦村段存珍老人家生活的真实写照。
“全家住上小洋房,光棍儿子娶新娘,一年不领救济粮,信心十足奔小康”。这是实施扶贫开发后段存珍老人家过上的日子。
2008年春节,随着一声响亮的鞭炮声,全家搬进了 178平方米的两层楼房。“身子都埋在土里大半截了,还能住上楼房,做梦都没想到呀!”一谈起这段日子,段存珍总是老泪纵横,边哭边笑。和段存珍老人一样,村里还有688户贫困户搬进了新楼房。
普瓦村曾是一个破房多、光棍多、刑事案件多“三多”村,2007年,该村盼来了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千载难逢的好机遇。但是“考验”二字,力重千钧。“不放弃每一个村子,不抛弃每一户贫困户,不让一个贫困村掉队”,该村率先在实施难度最大的安居房上碰硬,从最贫困的农户开始,打开突破口。村看村,户看户,婆家人来了,娘家人来了,外出务工的马不停蹄赶回来了,左邻右舍来了,互助小分队、党员突击队、娘子军、孩子军,扶贫接力棒在不停地传递着。
第40天,拆除危房4.1万平方米
第52天,搭起237间临时帐篷
第107天,第一批安居户开始迁新居
第132天,348户搬进新家过年
第164天,688户完全搬进新家
第311天,建沼气池159口,节能灶682眼,一池三改880个,水池10个,新修村组路21.9公里,桥涵29座,电网改造675户,学校、村委会、卫生所、活动中心………
第600天,用砖2614万片,水泥1600吨。400万元的扶贫资金撬动了5914万元的投资。
不到两年的时间,纯砖房比率从2%提高到96%,砖房面积从7013平方米上升到10.3万平方米,魔幻般的变化。
这几个简单枯燥的数据背后蕴藏着一股多么大的激情、心血和推动力?危房破房一片片一排排倒下去了,帐篷一个个一顶顶搭起来了,新房一栋栋一所所立起来了,同时立起来的还有群众的志气、信心和热情。
1双手可以砌一面墙,10双手可以建一栋房,100双手可以造一个新村,1000双手可以托起一个奇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古老梦想在今天实现了,在普瓦实现了。
一步一步,一天一小步,一年一大步,披荆斩棘,破冰先行,不到900天,普瓦完成了脱胎换骨的嬗变,那个破落的旧村庄永远留在村委会展板的老照片里。
劲风吹处满眼春。普瓦村,只是曲靖466个行政村“整村推进”的一个缩影。如今,打基础、提素质、兴产业、强保障的四重奏,为曲靖这个贫困面达17%的珠源大地找到了短期、中期、长期的金钥匙,锐气不减,动力不减。
实施“整乡推进” 拓展扶贫开发深度和广度
“中国有个首都,曲靖有个阿都,两个都,天壤之别”,这句玩笑话所说的阿都,是云南省20个最边远的民族特困乡之一,八山一水一分地,苦瘠甲天下,山旮旯、杈杈房、酸汤饭、冷火塘,这些都是阿都曾经的灰色标签。2009年,全乡自然村通车率58.7%,农户电改率56.4%,群众自来水饮用率38.6%,农田水利化13.9%,森林覆盖率仅19%,人均受教育年限4.5年,70度以上的坡耕地占52%,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607元,全乡4万人苦苦煎熬,抬不起头、挺不起胸、直不起腰板,整体赤贫,在全市乃至全省经济垫底,发展垫背。
2010年,市委决定启动阿都乡整乡推进,采取广度聚合,深度治疗的方式,突破路径选择,不撒胡椒面,不单打独斗。贫困地区没优势,用政策优势来培育,贫困地区没资源,用政策杠杆来撬动。统筹财政资金、项目资金、帮扶资金和社会融资,累计投入各级各类资金2.3亿元,带动群众投工投劳折资4.5亿元,在乌蒙山打响了一场向贫困决战的攻坚战,通过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基本素质、基本保障、基层组织的同步推进,实现了阿都“红了一条沟、绿了一片坡、富了一方人”,逐步走活深度贫困地区追赶发展的一盘棋,使4万人的生产生活水平整体向前跨越了20年。
也不只是阿都。曲靖21个乡“整乡推进”的减贫之路,浓缩的是发展要素聚集、优惠政策叠加、干部资源汇聚的扶贫史,特殊复杂的深度贫困问题,只能用燎原之火,击破点点星星。不仅要盖房子,建村子,更重要的是强班子,换脑子,找路子。
钉钉子一锤接着一锤敲,整村整乡,一个村一个村、一个乡一个乡推进。
从“整村推进”到“整乡推进”,曲靖,正在以史无前例的工程规模打赢了一场场最具深度和广度的脱贫攻坚战役,这也是人力、物力、财力的大投入、大整合、大会战,在期盼中起步,在困境中求索,在凝聚人心中卯足发展动力,在埋头苦干中强势推进,推思想、推作风、推典型、推发展,实打实,硬碰硬,那些墙上挂的规划图,文本上写的实施方案,群众梦里期盼的远景,在“整乡整村推进”中变成了现实。
这就是扶贫的一个支点,一个引擎。
实施两个片区脱贫攻坚 突出扶贫开发重点
巍巍乌蒙山,滚滚珠江源。打开全国新一轮扶贫开发的版图,在全国14个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曲靖的乌蒙山区、石漠化地区奏响了向贫困宣战,向贫困决战的号角。
2011年,中央把全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新十年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我市会泽、宣威进入乌蒙山片区的盘子,师宗、罗平进入石漠化片区的盘子,两个片区成了新时期扶贫开发的“核心区”和“特区”,随着政策的分流,全市扶贫开发呈现"4+1+4"的格局,即4个片区县+1个国家级贫困县+4个插花县。4个片区县总人口353.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6%,2013年末,片区县贫困人口为72.96万人,占全市贫困人口的81%。
多年来,养育着353.8万各族人民的两大片区,走过了困惑,走进了温饱,也走向了希望。但发展之忧、赶超之困、贫穷之痛也时刻响彻在乌蒙山间,要脱胎换骨,要华丽转身,要同步小康,每一次的豪迈宣言,都掷地有声。2012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了《乌蒙山曲靖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规划》和《滇贵黔石漠化曲靖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规划》,这个信号,正在珠源大地传递和释放出巨大的正能量,片区人民也在新一轮发展中找到了一个新坐标。
两个片区扶贫开发启动实施以来,曲靖市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35.7亿元,在交通、水利、教育等五大基础上梯次推进,补上基础大的欠账,治好一系列长期影响片区生产生活条件和投资环境的“硬伤”,推动片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速提效。2013年片区县人均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都超过13%,其中, 4个片区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463.7元,增幅14.1%,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由全市排名靠后不断奋力赶超,进位争先。
转变扶贫方式 变“输血式”为“造血式”扶贫
在曲靖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还有17%的人家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和高寒冷凉山区,“对面一声吼,需要半天走”,在惯的山坡不嫌陡,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
愚公移山还是搬家?这考量着各级扶贫决策者。
“山上问题山下解,易地搬迁挪穷窝”。解决山一家水一家的分散贫困,基础投入要超过20倍还事倍功半,集中安置,集约发展,事半功倍。
账算清了,苦熬不如苦干,移山不如搬家,穷则思迁,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人下山、树上山”,让村民富起来,大山绿起来。
“穷在山,困在路,难在水”,深居龙场旧营村大山梁子的村民祖祖辈辈饱受着生活之苦,在扶贫项目的引导下,村民带着质疑和期待艰难起身,试图搬下山,搬掉穷根,没想到,这一搬,搬出了新旧两重天。
统一选址、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坡上搬坡下,用5年时间在荒滩上建集镇,用10年时间在坝子建设“花园菜园果园”“三园”经济,山区变园区,土地变基地 ,如今,户均节地1.2亩,但人均住房面积增加37平方米,群众公共性投入户均降低1.1万元,但公共设施拥有率增加84%。全村实现了“1/3务工、1/3务农、1/3搞三产”的置业新模式,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612元,486名群众实现了“搬得出来,富得起来”。
让贫穷蜕变,让幸福破壳,一个在山穷水尽中步履艰难的百年老村庄在搬迁后看到了黎明的曙光。
近年来,我市对丧失基本生活条件的群众,按照“移民就路、移民就市、移民就富”的原则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引导1.2万户4.4万贫困群众向中心村、中心集镇、工业园区集中,以产业和就业促进人口集聚,建设美丽乡村,从根本上挪掉穷窝。
扶贫先扶智。近年来,我市把贫困群众能力素质提升作为重中之重,按照立足当前培养一代人、着眼长远改变一代人的思路,大力实施教育带动转移战略,通过考出去、送出去、走出去,减少贫困农民数量,切实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2006年至今,实施雨露计划和劳动力转移培训,4.5万贫困群众有了一技之长,告别一亩三分地的汗水型农业,转移到城市的“技能型产业上”,贫困群众的收入结构从传统的农业经营性收入拓展至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其中务工收入占到了42.7%,脑袋“富”起来后,腰包就逐渐鼓了起来,从根本上拔除“穷根”。
输血更要造血。曲靖的贫困,有基础条件的贫困,更重要的是产业的贫困。没有产业的支撑,只能年年扶贫年年贫,要实现贫困地区的跨越赶超,产业这课必须补起来,让产业活起来。可在贫困地区要培植一个增收产业不是一朝一夕的,风险多,波动大,战线长。
会泽县大井镇依托牛栏江,做好水文章,以建成“滇东蔬菜水乡”为目标,规划35平方公里的产业带,按照“山上建优质粮仓,山下开绿色银行,两岸万亩蔬菜走廊”的思路,一批短平快的小产业板块初现雏形,以特色蔬菜为主的沿江经济带动菜农户均增收4570元。为促进项目村群众增收致富,富源县墨红镇的云南满地金公司在项目区建设辣椒种植基地、加工厂和集种养殖为一体的生态农庄,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有力带动周边440户农户增收致富,椒农在辣椒产业亩产值中户均增收3670元。
近年来,曲靖紧紧瞄准支撑贫困群众增收的经营性收入、务工性收入、政策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四个着眼点,选择扶贫效果好,辐射面广,群众易接受,龙头易参与,具有地方特色,有市场潜力的产业。在有条件的11个贫困地区建设现代农业庄园,通过搭建“企业+协会+基地+农户”利益链,让贫困群众参与进去,尝到增收的甜头。8年来,培育和扶持富源魔芋、宣威火腿、会泽玛卡、师宗薏米、罗平黄姜、陆良蚕桑、麒麟果业、沾益中药材、马龙蔬菜等“十大扶贫产业”和十强扶贫龙头企业,带动项目区贫困群众户均增收1132元,通过产业扶贫,扶贫开发的成效真正体现在群众的笑脸和腰包上。
金融扶贫,借船出海。曲靖扶贫,除了靠“财政的手推动”,还要借助市场的手、金融的手、社会的手合力推进。
越穷越没底气,越没抵押,越没人敢担保,越借不到钱,这一串连锁反应是我市贫困地区“贷款难贷款贵”的原因。2006年以来,每年都有近30万的贫困群众心里有打算、手里没本钱。
小额信贷,应运而生,成了金融扶贫的孵化器。
跳出扶贫看扶贫,借力发展。为破解贫困地区发展难,曲靖把目光瞄准了金融扶贫,走上了“贫富牵手,银政联姻”的路子,财政为贫困群众贴息近2/3,银行的门向贫困群众打开了,一扇门的开启,金融这只撬动市场的手,加上群众这只吃苦耐劳的手,托起了一个个美丽的“致富梦”。
陆良县小百户的村民张稳芝,通过3万元的小额信贷起家,发展生猪养殖,如今成为百头肉猪养殖大户,年均收入超过20余万元,逐步实现了她的“创业梦”和“致富梦”。和她一样,全市7.2万户群众获得了小额扶贫贷款28亿元, “贷得出,收得回,有效益”,实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的多赢目标,小额信贷发挥了“引窝蛋”的作用,孵化出千家万户的小产业,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最终实现 “小额信贷扶出大产业”的质变效应。
广泛动员,深入一线抓扶贫,这是我市在扶贫开发中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全市广大机关干部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开始了扶贫开发新的“上山下乡”。2006年以来,累计有6.1万扶贫大军奋战在村村寨寨。穷在深山有远亲,机关部门和乡村结穷亲,干部和群众结对子,常牵挂,勤来往,亲戚越走情越深。扶贫前沿是一所学校,一个舞台,一个战场。可以说,扶贫开发“整乡整村推进”,工程量之大,建设难度之高,有的项目可以推进,而有的则需要挺进。有在悬崖绝壁上“抠”出来的水渠,有在悬崖峭壁一锤一锤凿出的“天路”。有磨破嘴皮和群众促膝长谈的群众工作 ,一个个临时指挥部出现在一线,进度上了墙,挂图作战,倒计时推进,一个个下派的挂职扶贫干部带着深厚感情带领群众奋战在一线,结了地气,沾了土气,增了底气,鼓了士气,涌现出一批批“狗不咬干部”、 “胶鞋干部”、“迷彩干部”,累计协调项目5412个,帮扶资金1.9亿元,他们用真情汗水和智慧向贫困群众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人一缕暖风,吹到贫困山区就是一个春天。
曲靖的扶贫史,物理构成是钢筋混凝土浇筑成的,是一粒一粒砂石铺就的,是一砖一瓦砌成的,是一锤一簪凿出来的,精神基石则是一批批扶贫人以及千万干部群众的无私奉献。
曲靖的扶贫史,生动地回答了幸福从哪里来?不是从梦里来,不是从口中来,是从党的好政策中来,从党员干部的埋头苦干中来,从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汗水中来!这场战线最长、最具广度和深度的脱贫攻坚战,就是一次科学发展观和群众路线教育的大考。
“两轮驱动”和精准扶贫 实现贫困地区后发赶超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同步小康,短板在贫困地区,这也就是曲靖贫困地区和全市目标的最大公约数。
在云南贫困面的天平上,曲靖已是一个分量越来越重的砝码。按照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36元的国家农村扶贫标准,我市有贫困人口95.41万人,全省每7个贫困人口曲靖就占1个,全市每5个农民就有1个贫困人口,我市贫困人口居全省第二,今年国务院作出了“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的庄严承诺,云南立下减贫100万的军令状,曲靖任务为20万人。
扶贫工作进入了啃硬骨头的“深水区”,从曲靖层面看,全市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但全市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市平均水平的68%。透过平均数,我们清醒看到背后掩盖的不平衡和发展差距。今年9月11日至12日,全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工作现场推进会议,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举行。曲靖扶贫人,有了更加紧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新一轮扶贫开发,如何打赢最艰巨的大决战?
“既要转,更要赶”,这是自我审视和打量后曲靖扶贫形成的共识。转,即转型,转向“双轮驱动”,赶,后发赶超。
坚持区域发展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做到区域发展与精准扶贫“两个轮子”一起转,用片区区域发展解决全市面的贫困,用精准扶贫解决点的贫困,实现科学扶贫、精准扶贫、创新扶贫。面对"4+1+4"的扶贫格局,坚持用灵活的梯度政策来弥补扶贫效益差距,会泽、宣威、师宗、罗平4个片区县和国家级扶贫县富源县作为我市扶贫的“核心区”和“特区”,用片区的“特惠政策”来拉动,麒麟、沾益、马龙、陆良4个贫困“插花县”用市级每年配套的4500万元“特殊政策”来填平补齐。
精准扶贫,锁定识别出的全市50个贫困乡、475个贫困村95.41万贫困人口,通过对贫困户、贫困村和贫困乡精准 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引导各类扶贫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扶贫到村到户,不留盲区、不留死角,打通扶贫的“最后一公里”。
这是在困境和挑战中不断突围与突破的现实选择。
曲靖梦涵盖了贫困地区的安居梦、致富梦、小康梦……梦梦相连,梦想成真,脱贫攻坚任重道远。
2014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