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正文
扶贫就是为老百姓搞好服务——在宣威市落水镇挂职脱贫攻坚的体会
  • 发布日期:2021-04-23
  • 来源:珠江网
  • 阅读量:4639

扶贫就是为老百姓搞好服务——在宣威市落水镇挂职脱贫攻坚的体会

作者:刘省贤

2018年6月,我被派往宣威市落水镇挂职锻炼,担任落水镇党委副书记、扶贫工作队大队长,主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两年多来,我紧紧围绕大队长应该干什么、怎么干等问题,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贫困群众当家人,把群众的事当家事,听民声、释民惑、解民难、排民忧,认真履行大队长职责,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取得实际成效。在宣威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和落水镇党委政府的通力合作下,经过广大人民群众多年的艰苦努力,落水镇综合贫困发生率降至0.74%,全镇零漏评、零错退,群众认可度高于90%,实现了高质量脱贫出列。现将两年多来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的体会和感想与大家分享,不妥之处敬请海涵。

认识是沉下去真扶贫的先导。情是中国扶贫事业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曾引用汉代刘向《说苑.政理》中的一句话:“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习总书记借用这句话表达了为政者要爱民如子之心,忧民疾苦之情,要怀有摆脱人类贫困的伟大情怀和责任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下一人”,是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党、全国人民、全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是代表全党立下的“军令状”。中央统筹,五级书记抓落实(五级书记:省委书记、市委书记、县委书记、乡镇党委书记、村总支书记)的要求明确而又具体。脱贫攻坚要经得起查,经得起问,经得起看,经得起算,这四个经得起是任何一级组织和干部都不敢、也不应该马虎的事。为消除贫困,将每年10月17日定为“扶贫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于扶贫开发构成的高度重视,也充分体现了对于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格外关心,也是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贫困退出县,乡(镇),村、户等均有标准和程序等,这一系列具体的要求告诉我们,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是中华民族彻底摆脱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的千年梦想的伟大壮举。作为有幸参与这一民生工程、政治工程一员,必须要心怀“但愿苍生俱温饱,不辞辛苦出山林”的责任感,心中有民,心中有爱,真抓实干,不计得失,甘于奉献,养成敢吃苦、愿吃亏、能受气的素质。

精准是脱贫攻坚的生命线。精准扶贫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系统工程,精准是脱贫攻坚的生命线。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概念,精准扶贫这个词从此响遍华夏大地。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六个精准,这足以体现“精准”二字的重要性。要把这些要求落实下去,我们就必须把精准的要求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付诸实践,往往精准不够是我们脱贫攻坚工作的最大问题,也是群众满意度低的重要原因。

易地搬迁是脱贫攻坚的头号战役。易地扶贫搬迁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成效将直接影响脱贫攻坚战役全局。易地扶贫搬迁主要涉及挪穷窝,换穷业。难点重点在换穷业。搬迁只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真正要解决的是“搬迁后怎么办”的问题。易地扶贫搬迁不仅是为了解决住得好的问题,更是为了群众能致富,后续扶持很重要,必须确保成功率和可持续发展。通过搬迁拔掉穷根,我们主要采取有针对性开展技能培训,组织劳务输出,积极兴办扶贫工厂,公益性岗位扶贫等方式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确保搬迁一户,稳定脱贫一户。

产业发展是脱贫之基,富民之源。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举措,也是从“输血扶贫”转向“造血扶贫”的重要途径,是最根本、最长久的扶贫。没有产业支撑的脱贫致富,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不可持续的。为此,我们结合落水镇实际选准产业,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产业。一是瞄准扶贫对象精准施策。首先摸清各村、贫困户的基本情况,按照“乡有主导产业、村有特色产业,户有致富项目”的目标,做到因人因村施策,确保产业到人,人对产业。二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解决利益联结不紧密的问题。以现有的基地、企业、种养大户,农村能人为基础,流转土地,培育一批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公司+贫困户”“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等形式,向贫困户提供全产业链服务,实现产业增产、经营主体增效、贫困群众增收。三是抓农民技能培训,解决劳动力素质低的问题。直接组织农民到产业基地去打工,边打工,边学习,使他们掌握劳动技能。完善劳务输出精准对接,提高转移就业扶贫组织化程度,保障贫困户稳定就业,实现稳定增收。

劳务输出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加快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实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落水镇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就业促进政策,广泛搜集发布就业岗位信息,积极开展就业技能培训,为广大群众做好就业咨询服务工作。主动走出去,把用工单位请进来,积极动员,把有外出务工意愿的人员组织起来,开展对接会,实现双向选择。加强乡村公益性岗位管理,严把开发条件,严肃工作要求和管理制度的落实。在培训方面,有针对性培训餐厅服务员,家电维修,砌筑工,泥瓦工,电工,电焊工、汽车维修,手绣工,家政服务,保安,装载机,挖掘机,美容美发,乡村公共服务岗等,力求让有劳动能力、劳动意愿的农民工有一技之长。

农村电商是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发挥商务部门优势,电商扶贫开新路。积极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落地见效,把农村电商服务站点打造成“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的重要驿站,解决农村群众网购难,卖货难,送货难,服务难等问题,最大程度为村民提供生活便利和实现创收。发展电商,人才培养是关键,我们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大力培训电商人才。产品挖掘和站点建设是根本,我们组织人员开展调研,合理布局和建设站点,同时,积极协调,整合资源,植入金融转账,保险,驾校报考、快递收发,劳务输出,代买代卖,农资销售,学校招生等业务,拓展服务,为服务站点增加赢利点。在落水,我们积极开展落水镇电商农产品出村试点,引荐全镇带贫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与宣威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及全国知名电商企业开展合作,探索网上营销,促进农业“小生产”与电商“大市场”有效对接。

做实事解难事是扶贫的题中之义。帮扶就是要通过实实在在为基层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真正把贫困户当亲人、把基层当家乡,用实际行动赢得基层的理解和认可。通过落实一件件实实在在的小事、实事、难事,来提高群众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一是争取所在单位解决脱贫攻坚工作经费30万元,用于镇村脱贫攻坚工作。二是积极向曲靖市政协汇报争取,帮助解决落水镇爱心超市所需资金5万元。三是向曲靖市红十字会协调捐赠羊毛衫3000件,价值180万元。四是协调重庆索特盐化有限公司向落水镇捐赠食盐7吨,价值3.5万元。五是协调资金3万元,为贫困村小学购置电脑等设备。六是协调资金1万元,为瑞硐村村民小组活动室购置桌椅板凳等设施设备。七是积极协调对接宣威市雪袄棉被厂为落水镇209户贫困户捐赠棉被。八是跟踪落实曲靖市商务局帮扶落水镇农村电商精准扶贫项目,落水镇农集贸市场建设项目等。九是用情办实事做好事。主动请缨结对帮扶贫困户,带头2次参与义务献血活动,积极倡议并带领队员多次捐款助力脱贫攻坚,抗击疫情,帮助因病扶贫队员等。

推进“三个组织化”,助力脱贫攻坚。以大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发展和劳务输出“三个组织化”为抓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组织力量、组织功能、将组织活力化为攻坚动力,凝心聚力脱贫攻坚。我们团结和带领驻村工作队员,认真落实落水镇党委提出的“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全面提高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三个组织化”程度。结合落水实际,首先,巩固好烤烟,玉米,蔬菜等传统产业,稳步推进中药材,葡萄,玫瑰,草莓,食用菌等种植,积极引导发展乡村旅游及农村电商,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其次,着力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以贫困户为主要对象,积极组织农村富裕劳动力外出务工,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最后,始终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党组织建设与搬迁工作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有保障”。

志智“双扶”,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之策。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志智“双扶”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之策。扶志就是扶思路、扶观念、扶信心,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扶智就是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帮助和指导贫困群众着力提升脱贫致富的本领。我们主要采取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加强对贫困群众的组织发动、教育引导,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同时面向社会广泛宣传、大力宣传脱贫攻坚政策和开展脱贫攻坚工作起得的成效,更好地统筹好扶贫与发展、非贫困户与贫困户的关系,教育引导非贫困户不患红眼病,树立好生活需要靠自己努力创造的价值观,让群众更多更好地了解精准扶贫工作、认可脱贫攻坚工作、支持脱贫攻坚工作,参与脱贫攻坚工作,营造脱贫攻坚工作良好氛围。我们只有把工作做细、做深,做具体,才能燃起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希望之火。

回顾在落水工作的两年多时间,虽然条件艰苦一点,欠家人多一点,但很值得,心里装满的是感动、是充实、是责任、是担当,是满满的成就感。尤其是有幸参与到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真的很难得!有人开玩笑说,只有参与了脱贫攻坚工作的人生才完美,才足以在世人面前聊人生。我来自农村,从小在农村长大,参加工作25年来,我已三次到农村工作,两次挂职乡(镇)党委副书记,第一次是1999年,到会泽县大桥乡参与曲靖市委第五批“村建”工作。第二次是2014至2015年,到陆良县龙海乡参与新农村建设工作。这一次下派到宣威市落水镇开展扶贫工作,我十分珍惜组织上提供的机会和舞台,把这次下派参与扶贫工作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实践和重要检验,我严格要求自己,大胆工作,树立了驻村扶贫队员良好形象,完成了任务,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达到了组织安排挂职锻炼的目的。主要收获:一是对基层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生长在农村和在基层工作截然不同。二是积累了基层工作经验,提高了工作水平。三是锤炼了作风,激发了工作信心和勇气。四是加深了与群众的感情,广交了朋友。主要体会:一是要摆正位置,理顺关系,克服外来客的思想和临时观点,要以主人翁的态度发挥主观能动性。二是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要虚心向乡镇领导和同事学习。三是要多办实事、少讲空话。四是要转变作风,增强服务意识。五是要积极主动向派出单位汇报工作、思想情况,争取单位支持十分重要。

今后,我将把自己的所思所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两年来挂职锻炼取得的好经验、好做法,好精神、好作风带到并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