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正文
“时代楷模”朱有勇院士:没带一桶油和一袋米 我是带着脑袋去扶贫
  • 发布日期:2020-11-12
  • 来源:珠江网
  • 阅读量:2440

原标题:没带一桶油和一袋米 我是带着脑袋去扶贫 “时代楷模”朱有勇院士与曲靖师院师生分享科技扶贫的故事 

00302778614_42aeb7f0.jpg

  “我今年65岁,从60岁开始,当了5年的农民,我还要继续当下去。当农民,我觉得值!”11月10日下午,“时代楷模”、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朱有勇来到曲靖师范学院,为师生分享他和团队把科技送到千万家、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经验和故事。

  下定决心带村民脱贫致富

  “今天我想跟大家交流——教授怎么做农民。”整场报告会,师生们凝神静听,朱有勇院士用朴实的语言,讲述着生动的故事。

  “我年轻,我去!”朱有勇院士回忆了他起初去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时的情景。2015年,中国工程院结对帮扶深度贫困的澜沧县,时年60岁的朱有勇主动请缨,牵头挑起重担。他把院士专家工作站建在澜沧县竹塘乡云山村蒿枝坝组,扎根在这里,一待就是5年。“在澜沧县调研时,拉祜族老百姓的贫困深深地触动着我。”他深情地说:“就是在那时,我下定了必须要带他们脱贫致富的决心!”

  “没带一桶油和一袋米,我是带着脑袋去扶贫。”报告会上,朱有勇院士多次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乡村振兴、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科技支撑,需要科技创新。”朱有勇院士向师生们介绍了自己和团队结合澜沧县的资源特色、区域发展特色,开展科技创新的经过。

  做科研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在纸上写论文是远远不够的,要写在大地上。用科技服务农民,带动一户户、一村村农民富起来,这样做不容易,但这个‘硬骨头’必须啃。”朱有勇院士说。

  从林下有机三七到冬季新鲜马铃薯,朱有勇院士用轻松幽默的语言,回顾了他和团队艰苦漫长的科研攻关过程。“我们用7年搞清楚了云南三七种植的难题,这当中,做了几千次试验,失败了1500多次。”他风趣地说:“解决科研难题,有时候就是捅破一层窗户纸。”他告诉师生,做科研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失败”“多问几个为什么”。

  开办院士专家技能扶贫职业教育班、破格招生、创新教学模式、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朱有勇院士通过分享他“培养一批乡土人才”的经验,为师生们解读了如何成为“学生真正需要的老师”,阐释了“因材施教”“分类施教”“因地制宜”的理念。

  尽显“农民院士”的风度气度

  朱有勇院士的报告会,穿插着他和农民之间的故事、趣事。扎根村寨的岁月,他和农民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的讲述充满着对农民、对土地的深情。高深晦涩的科研难题,被他用一个个精彩的故事讲得通俗易懂。90分钟的报告会,展现了“农民院士”的风度和气度,展现了一名知识分子的责任和担当。报告会结束时,师生们仍意犹未尽,现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曲靖师院党委书记李永勤主持报告会。他说,朱有勇院士精彩的学术报告,是一堂深刻的人生哲理课,一位科技工作者、一位院士、一位科学家扎根边远贫困地区,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用科研成果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动故事,给师生以震撼、教育、启发和借鉴。他希望师生们学习朱有勇院士心系国家和人民的情怀、脚踏实地默默奉献的科学家精神,发扬创新精神,成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

  报告结束后,朱有勇院士参观了曲靖师院校园,并在“英才林”植下绿树。(记者 蒋琼波 通讯员 罗丹 谢晓东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