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正文
脱贫路上的贴心好人——记曲靖邮政驻师宗县高良乡纳非村“第一书记”黄仁向
  • 发布日期:2020-11-09
  • 来源:珠江网
  • 阅读量:3273

图1:“第一书记”黄仁向在走访贫困村民.jpg

“能够参与脱贫攻坚这一伟大而光荣的事业,用我的双手帮助村民们走出贫困,是我一生最大的荣幸”,这是曲靖邮政驻师宗县高良乡纳非村的“第一书记”黄仁向随时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一转眼,伴随着纳非村整村脱贫摘帽的步伐,这位驻村6年的“书记”也即将结束他的驻村扶贫工作任务,可他,心里却有对这个村里每一个村民的万般不舍......

2015年5月,为响应组织脱贫攻坚驻村的号召,黄仁向主动请缨,毅然走上了脱贫攻坚驻村之路。“村民一日不脱贫致富,我就一日不回去”,在去之前他就坚定信心。

 图2:黄仁向帮助贫困户防疫非洲猪瘟,给猪圈消毒.jpg

结群众之缘做“贴心好人”

因为扶贫,黄仁向与纳非的村民结下了不解之缘。2015年5月17日,黄仁向带着曲靖市邮政分公司一心4人的扶贫工作队伍来到了纳非村,经过村干部的介绍,心急的他很快了解了纳非村的情况。

纳非村地处师宗县高良乡南部,距县城有近100公里,海拨高度在1200米左右,辖有9个村民小组,截至2020年8月人口有328户1378人,聚汉族、瑶族、壮族和苗族,既是少数民族村,又是全市深度贫困村之一。2015年贫困发生率为58.78%,人均纯收入不足1500元,收入来源单一,贫困程度较深,位居全乡前列。信息闭塞、思想守旧、人背马驼、人蓄混居等现象较为突出。

初来乍到,村民对这群“陌生”的面孔较为好奇,也极为警惕,更没有人愿意和他们交谈。为拉近与村民们的距离,黄仁向立即和他们“认了亲”,他一口一个“大爹、大妈、大姐、大哥”的叫着,这时候村民们的脸上多了一丝微笑,后来的日子里,这样的亲切称呼一直延续着,大家也逐渐接纳了这群村里的“陌生人”。随着时间的推移,黄仁向由一个陌生的面孔变成纳非各村各寨的常客,他虚心听村民意见、不厌其烦的宣讲扶贫政策、尽心尽力地帮助村民们解决一个个困难,翻开入户时的民情日记本,满载的是群众的基本情况、困难需求和解决进度情况,每一项都记得清清楚楚。  

“我来自农村,深知我们农民的艰辛”,这是黄仁向在走访贫困户常说的一句话。驻村后,他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使命和曲靖市邮政分公司党委的嘱托,时刻把纳非村民的冷暖放在心上,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份责任。他坚持吃住在村,劳动在村,视群众为亲人,每日都走村入户,和群众推心置腹的沟通交流,逐步建立了与贫困村民的感情,并在此过程中与村民结下了深厚情谊,村民都质朴地称呼他为“贴心好人”。

图3:黄仁向帮助村民耕作山地.jpg 

询致贫之因他“忧心忡忡”

刚走进纳非村,处处还是泥土路,路面凸凹不平,每走一段会看到摩托车辙,基本没有过往的车辆,在这里,摩托车是群众出行的交通工具。在这里,大部分房屋还是土坯房,还有一部分房屋半截土坯半截木栅栏;大部分轻壮劳动力无技术无资金无动力,基本闲置在家,耕作着传统的农业,收入来源较为单一;部分群众患病无钱医、有力无处使、有孩无学上。在这里,污水、粪水村间四处流溢,随时散发出刺鼻的气味,部分家庭还过着人畜混居的生活,脏乱差的生活环境处处存在。在这里,一无广电二无网,信息闭塞,缺乏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无从谈起,贫穷落后的局面不言而喻。在这里,缺资金、缺技术、缺产业支撑、缺就业帮扶、交通条件极为落后。这些,一直以来都是纳非村致贫的主要原因。

雨腊村小组是一个苗族村,王老五家是该村中的贫困户,一家共八口人住在低矮的土坯房里,上半截土坯已经脱落,只见有一些杂木编制的围栏,孩子睡的是地铺,一层薄薄的稻草上面铺着一块七八十年袋的红色毯子和一条被子,人蓄混居,家中散发着一股浓浓的刺鼻气味。王老五是家中唯一的顶梁柱,叔叔因为精神障碍五十多岁一直没有媳妇,父亲年老体弱患有腰间盘突出,妻子刚生完最小的孩子还在月子期内,四个孩子只有一人上学。因为要照顾年迈的老父亲、智障的叔叔和孩子,无法外出务工,家庭主要收入来源靠种薏仁和生姜为主,全年的收入不足1万元。王华明家,居住情况也差不多,家中喂有4只羊,20多个鸡,看上去鸡很老了,但是因为离集镇较远,雨天出不去、晴天用摩托拉去卖还要二十多元的油钱,所以一直没卖。

上述例子举不胜举,40余人年轻力壮的男同志没有成家立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失去信心、部分家庭因患病对生活已经绝望、部分夫妻因生活拮据而离异,部分适龄儿童因经济困难而失学。经统计,全村9个村小组、5个少数民族村致贫原因中,缺资金占比43.12%、交通条件落后占比27.48%、缺技术占比13.33%、缺劳力占比9.25%、其它占比6.82%。了解了这些,黄仁向忧心忡忡,他知道下一步的工作将更加艰巨,但他不惧困哪。他,已然有了办法......

 图4:黄仁向给贫困老人送去慰问.jpg

解贫穷之困迎“柳暗花明”

消除贫困是驻村帮扶的重要工作任务。贫困难度之大、程度之深、覆盖面之广,与高良乡好一点的地方都无法相比。如何消除贫困是摆在驻村扶贫工作队面前最棘手的问题。

“是雄鹰总要展翅、是航船总要起航”,黄仁向和几个队员反复开会研究后没有退缩,誓言“车到山前必有路,坚决同贫困战争到底,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希望,不辜负公司党委的期望,必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上细独村一个八岁孩子的经历让黄仁向印象最深,而她也是黄仁向最为心疼的孩子。邓海娇是一个孤儿,爹娘相继病亡,孩子因失去亲人受到严重的打击,不愿意说话,很多时候都在哭。黄仁向了解到了这个情况后,赶忙和村总支书记田老红到奎山镇把孩子接走安置在纳非小学继续读书,孩子放假时就接他到村委会食宿,为了让她有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村委会通过师宗福利院找了一户人家对她合法领养。但在领养后,邓海娇却多次逃学,几次用领养“父母”给的钱坐车跑到纳非村舅舅家,领养“父母”无法管教后又办理了退养手续,村委会没办法只得将其户口转到其纳非村舅舅家,孩子这才渐渐平息了下来,而后继续到纳非完小去上课。因比较担心,黄仁向隔三差五总会抽出时间到学校去看一下邓海娇,向学校老师打听他的表现,听到老师说他成绩不错,开朗了许多的时候,他的心才放下。这样的例子黄仁向总能说出一大堆,因为这就是他扶贫工作的真实写照:到几百公里之外走访外嫁的建档立卡户、寻找失学的留守儿童、半夜驱车送狗咬的病人就医、四处为癫痫病患者求医问药、为失去劳动力的家庭犁田种地收割粮食、跑大型超市为农户推销农特产品、到深山老林探寻水源、疫情期间为群众购买生活必需品、自己拿钱给五保人员购买生活必须品,等等等等,不胜枚举。但虽然过程艰辛,虽然辛苦异常,但黄仁向的心中无比欣慰,因为他以自己的行动实现了村民们的幸福,这样,脱贫的日子越将越来越近。

为早日实现脱贫目标,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人蓄饮水脱贫标准,在黄仁向的带领下,驻村扶贫工作对制定了详细的脱贫攻坚方案和施工图,积极筹措资金,除专项扶贫资金和涉农整合资金外,累计又向单位争取帮扶资金近150万元。之后,开始了系列的帮扶活动:共硬化村组道路7条,解决村里交通条件落后的问题;新建和加固维修住房268所,易地搬迁4户,有效保障村民住房安全稳固。大力推行教育帮扶和资助措施,对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学生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对学龄儿童给予资助,对高中以上学生实施学费减免、发放助学金和生活补助,对职业院校学生实施雨露计划帮扶等措施,切实减轻村民的教育负担;新建教学楼800余平方,由曲靖市邮政分公司购置校服131套、更换升降课桌椅40套,捐赠图书200套,儿童自行车60辆,有效控制了学生辍学情况,村里学校教育条件明显改善。新建标准化村级卫生室1处,配备村级全科持证医生1人,着力解决看病难的问题;连续推行医疗保险补助政策,推行县内住院享受一站式结算服务,特殊困难村民先诊疗后付费,对慢心病患者进行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推行大病救助和临时救助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推动水利工程建设,新建水窖46座,水池10座,铺设管网38千米,确保人蓄饮水安全充足。  

2018年年末,在曲靖市邮政分公司的挂钩帮扶下,纳非村如期达成“村出列、户脱贫”标准,脱贫成果得到有效巩固,脱贫成色和质量不断提高。

 图5:黄仁向帮扶贫困户大学生.jpg

强党建之领打牢政治基石

纳非村党总支共有党员35人,下辖4个党支部,党员平均年龄51岁,支部书记文化层次较低,对党的知识领会不到位,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大打折扣。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帮助村党组织打牢脱贫政治基石,驻村第一书记黄仁向深思熟虑后,决定主动承担起第一责任,以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为抓手,以制度建设推动活动开展,以积分制管理和工作队员挂钩督促支部为手段强力推动工作落实。主要分三步走:

一是以有效的工作举措助推党的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每个村小组新建党建活动室1个,党的活动场地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同时促进地方文体活动的发展。统一制作党建上墙制度和档案台账记录本,为督促检查考核提供操作性强的规范档案材料。在曲靖市邮政分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更换会议室办公桌椅30套,档案柜3组,沙发2组。实施“党支部+合作社+扶贫公司+贫困农户”的模式,帮助纳非村委会注册高良乡繁生种养殖专业1个,帮助21户贫困群众就地务工就业。

二是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按季度开展“三讲三评”“三联三争”活动,组织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智慧党建在各支部全面开展。发展入党积极分子2人,党的建设进一步增强,“三会一课”正常开展,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作用凸显。

三是发扬党的光荣传统。曲靖市邮政分公司每年坚持对帮扶村的困难群众给予一定数额的资金帮扶,逢年过节对建档立卡户、驻村工作队员和建档立卡户进行走访慰问。曲靖市邮政分公司机关党支部与纳非村党总支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纳非党总支综合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乡村善治能力明显加强,助力脱贫攻坚成效明显。

三步措施后,纳非村党总支不仅摘下“软弱涣散党组织”的帽子,还争创为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在五星村创建中被评为“党建星”和“人居环境星”,且三年保持“党建星”荣誉。

 图6:上山寻找水源.jpg

化群众之争创建和谐氛围

在纳非村,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常常引发出一些邻里之间的矛盾,不同程度影响着村里的和谐。为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黄仁向带领驻村工作队员坚持源头防范、及时化解、有效处置的措施予以解决。他们针对村民提出的问题能够及时解答的当面答复,不能当面答复的请示上级组织或村两委商议研究后形成清单限时答复,使村民心中的误解和隔阂及时消除,确保事事有回应;对群众提出的问题按照难易程度由驻村队员和村委干部认领后答复群众,确保事事有落实,群众满意度大幅提高。

上细独村是民族团结示范村,它是曲靖市范围内的四个瑶族村寨之一,虽然使用中文记事,但无论老少一直都保留着民族的语言,推广使用普通话成为驻村队员的一大难题。为了阻断际代传递的贫困问题,驻村队员变身汉语辅导员,制作一些喜闻乐见、图文并茂的短视频带上投影机每周一晚到村开展普通话培训。几年来,村里的大人和小孩不断改变着自己的语言习惯,都具备双语能力,驻村工作队员与群众实现无障碍沟通,党的扶贫政策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此后,上细独村的村民不仅摆脱贫困,还提前两年达到脱贫标准,非本民族互不通婚等陈旧的乡风民俗得到破解,新的思想不断融入,他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发展方向,坚持不懈的努力着、奋斗着......

瑶族人民热情好客,村中有一位临近期颐之年的老人名叫卢小宽,他是个感恩共产党的人,听觉视觉都还好,每听到驻村队员讲国家的政策,他都会举起大拇指说“我们的国家太好了,中国共产党真的伟大,你们干部太辛苦了”,见到工作队下村入户,他都要拉着队员的手去他家,再把家中好吃的东西搬出来吃,不吃就不给走,饭点时刻还要请喝一杯酒,其他村民亦是如此。“家穷志不短,想富先重教”这一思想在上细独村形成共识,无论如何困难都要扶孩子读书让其走出深山。在曲靖市邮政分公司的帮扶下该村考入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的第一个大学生李红强已经毕业,卢海峰考入云南民族大学就读大三,卢成强和温海涛考入云南民族大学就读大二,第一只“女凤凰”卢燕萍考入云南中医药大学读大一。该村的民族还有一个特点,基本不说他人的不是,邻里非常和谐,白天喜欢约几个人在一起干活,茶余饭后有的在活动室跳起广场舞、有的在一起边喝酒边唱着瑶族山歌,矛盾纠纷基本没有,一片文明和谐的乡风村貌。

几年来,化解矛盾纠纷6起,处理信访案件3起,分批次劝返越级上访人员40余人。利用群众会加强法制教育和宣传,累计组织召开群众会100余场次。纳非村村民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人员素质得到大幅度提升,邻里关系更加和谐,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夯实了良好的环境。

 

找致富良方以产业为抓手

发展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只有发展才能彻底消除贫穷落后的面貌,为了群众能够脱贫还要能致富,黄仁向再次召集驻村工作队开会研讨,最终结合纳非村资源禀赋的优势找到一个致富的良方—发展新型产业种植,在巩固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热区水果种植。

截至2020年上半年,纳非村累计发展沃柑种植840余亩,核桃种植65亩,突尼斯软籽石榴45亩,户均基本达到3亩左右。发展新型经营主体(高良乡繁生种养殖专业合作社)1个,种植沃柑80亩,有效带动深度贫苦户44户高质量脱贫。同时,为解决贫苦群众种植中的技术、管理和销售难题及后顾之忧,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和不定期进地指导,聘请2名人员进行专职督促管理,组织开展技术培训7批次共300余人,取得了实效。

此外,曲靖市邮政分公司充分发挥行业物流优势和电商人才优势,投入资金4万元在村委会所在地建设邮政电商扶贫点1个,展柜4组,助力农特产品在全国网上销售。截至2020年10月,依托邮政“邮乐网”“优帮帮”等电商平台,纳非村销售当地农特产品薏仁米6000多公斤、土鸡300多只、土鸡蛋850箱(25500个)、土蜂蜜700多公斤,累计实现线上销售农产品收入25万余元,户均增收近1000元。

 

促务工就业拓宽致富渠道

外出务工一个人,致富带动一家人。黄仁向带领驻村扶贫工作队提高“三个组织化”程度,梳理排查全村劳动力人口780余人,组织开展专业技能培训160余人,引导外出务工人员从2017年的105人增加到2020年的405人,每年增长100余人,拓宽了就业渠道。此外,经过黄仁向积极走访游说,引入了高良乡第一家爱心手工坊扶贫车间,带动了贫困群众21人,人均每月创收约2800元;积极争取东西部劳务协作项目,每年向建档立卡户推荐就业岗位近400余个;强化外出务工人员的后续跟踪给管理,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任何伤害;积极开发生态护林员、村庄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53个。

过去给人做小工,现在变身做老板。进取心较强的上细独邓海生夫妻二人一直从事农业生产,在驻村工作队员的推荐下,到浙江一家鞋厂务工,技能和管理不断提升后成为公司管理人员,妻子卢普成为高级工,夫妻俩每年创收20余万元。为人耿直的小布蒙村孙晓文原来是村小组长,忙里偷闲都来找“第一书记”黄仁向讲故事,一次偶然机会通过黄仁向的介绍认识了四川一铁塔公司的董事长,成就了其马帮驮树项目的营生,近三年来每年创收约50万元,每年带出本地外出务工人员30余人。较能吃苦耐劳的纳非村小组村民季树林,已经快50岁了,因需要照顾父母未能外出务工,他参加驻村队组织的焊工技术技能培训后,在家从事铝合金门窗制作,每年创收4万元左右。

通过实施双轮(产业和外出务工)驱动,截至到2020年9月,纳非村实现经济总收入1282.32万元,人均纯收入也从扶贫前的不足2000元上升至8766元。每年平均新增机动车13辆,现拥有摩托车197辆、摩托三轮车46辆、货运车辆9辆、小轿车65辆,大中型装载机2台,挖机1台,自主创业70余人。开通纳非至高良乡的客运车1辆,村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交通出行更加便捷,贫困发生率从56.72%降为零,将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树先进标杆争当示范典型

培育示范带头人,选树先进典型标杆是带动全体村民脱贫致富最大的动力。黄仁向带领工作队成员累计培育养殖大户18户(其中养羊户4户,养牛户2户,蜜蜂养殖户12户),年产值近100万元。种植大户5户,年产值约120万元。为充分发挥示范带头的示范作用,衔接曲靖市邮政分公司全额出资2万余元,对优秀党员王春元等、光荣脱贫户孙保昌等、产业发展示范户杨老云等、尊老爱幼户田树刚等30余人进行表彰奖励,最大化发挥出示范带头作用。

表彰会现场,受表彰的老同志卢小元双手拉着曲靖市邮政分公司党委书记钱长生的手,激动地说“我做了一辈子农民,从来没有戴过大红花、也没有上台领过奖、更没有跟领导握过手,做梦都没有想到我能有今天”,看着他既兴奋又高兴,钱长生说“你们的今天都是年轻一代的明天,你为纳非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你的精神是新时代的长征精神,希望你继续传承给下一代年轻人”。话音刚落,三位患病及时得到帮助渡过难关的群众带着印有“结对帮扶到我家,终生不忘邮政情”“挂钩扶贫真帮实扶,脱贫致富齐奔小康”“驻村扶贫尽心尽职,为民办事无微不至”锦旗来到钱长生的面前,要送给曲靖市邮政分公司党委和驻村工作队员,想真心表达单位和帮扶干部的恩和情。

群众的先进成就了驻村队员的优秀,在每季度的三讲三评中,测评结果多为优秀。黄仁向带领的驻村工作队在2019年、2020年被曲靖市邮政分公司评定为先进集体。第一书记黄仁向也连续两年被推荐为“先进个人”且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师宗县委组织部评为优秀等级,2020年被高良乡党委向师宗县委推荐为“优秀第一书记”。

 图7:扶贫工作对设卡防疫.jpg

防肺炎疫情保村民生命健康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黄仁向和驻村队员闻令而动,将扶贫阵地当作抗疫的主战场。为筑牢疫情防控网,确保各村各寨无死角、无盲区,坚决不漏一户一人,驻村工作队与村委会对辖区9个自然村实行网格化管理,对村民进行排查,建立台账,做到情况清楚,流向明确,确保及时发现疑似症状,及时居家隔离观察。在做好内部村民防控的同时,驻村工作队与村里200余名党员群众共同奋战,加强对外部进入人员的源头防控,在主要路口设立四个疫情防控检测点,组成人体“防疫墙”,一个帐篷,一堆篝火,全天候进行值守。在疫情防控点上,群众分工协作,有的为过往车辆消毒,有的对外来人员进行劝返,有的对本村寨过往人员进行详细登记。

为确保防控措施得到有效落实,黄仁向和队员当起了疫情防控宣传员,他们将师宗县疫情防控指挥部下发的《致全县人民群众的一封信》译成瑶语、状语、苗语等版本录音,让各村小组每天坚持循环播放。同时在各村寨张贴疫情联防联控公告,向村民群发短信,提醒群众不走亲串戚;走村串户、隔窗喊话,利用广播提醒、利用邮车在村里开展流动宣传,使疫情防控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此外,驻村队员在防疫物资紧缺的情况下,克服万难、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不仅做好防控工作,还组织群众参与防控工作。在“封村”期间,每个队员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大家自发到集镇购买生活必须品、领包裹、购药品,接送病人到医院就医,轮流送饭菜给村民等,毫无退缩、善始善终到疫情防空区逐步解封。在疫情阻击战中,最怕的就是村民思想上的麻痹、满不在乎和故意隐瞒,驻村工作队与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分组分片挂钩各村,及时深入细致了解情况,劝导村民不外出,确保疫情防控每个点、每个环节都到位,保证了疫情防控工作和村民生活的安全。

六年驻村扶贫的日子里,黄仁向被大马蜂扎过、被蚊虫叮过、被狗咬过、被酷暑蒸过、被不明事理的群众冷眼过、被群众笑迎感谢过,上过火山、下过农田、住过医院、钻过猪圈(非洲猪瘟防控),进省接访、跨县找人,受过伤(车祸)、接过奖,回想着一路走过的痕迹,看到今天的结果,他开心地笑了,6年没日没夜的努力,让纳非人民吃不愁、穿不愁,住上安全房、喝上放心水,生活到处洋溢着幸福和快乐的气息。六年,黄仁向带领邮政驻村扶贫工作队向党和人民交出了满意的答卷,实现了纳非整村脱贫摘帽,他来时的梦终于圆了。

(通讯员: 黄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