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正文
命令即是使命、使命彰显初心——记我的队长一名退伍转业军人走过的不平凡的五年扶贫路
  • 发布日期:2020-10-23
  • 来源:珠江网
  • 阅读量:1758

“军人,之所以被人尊重,不是因为军人两个字,而是因为军人担负的责任,即使脱了军装职责还在,一样被人尊重”这是告别军旅生涯时指导员留给每一名退伍军人的离别赠言。带着指导员离别时的铮铮话语和军人内心深处印刻的责任使命,我的扶贫工作队队长,一名退伍转业后仍一直坚持和践行着最初的使命、初心,无论在工作、生活还是与人交往中,都时常把使命、责任挂在心里、担在肩上的战士,开始了他五年不平凡的扶贫征程。而我也有幸在几年后的一天与他成为脱贫攻坚一线并肩作战的“战友”,其中或多或少、或深或浅了解、经历和见证着他的驻村扶贫事迹。

image.png

2015年脱贫攻坚工作刚刚开始,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积极承担着“挂包帮”“转走访”单位职责,通过个人报名、同事推荐、领导集体讨论后,严于勇最终被选派为驻村工作队员,“命令就是使命”,接到单位选派通知后,简单与家人进行了交流沟通、收拾行李,他便马不停蹄地与时任驻村工作队长赵荐才第一时间赶赴宣威市海岱镇箐头村,也是从那时起注定了后来的我们在扶贫的这条征程上有了工作的交集。前往扶贫点箐头村的一路上,山径崎岖曲折,道路夹峙在悬岩峭壁和绿草野藤之间,高低起伏,若隐若现,有如一条回环曲折的飘带。初次来到陌生的山村,对于没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他,内心其实很茫然、心情很忐忑,有初到时的兴奋、紧张,也有内心的坚定和彷徨。“什么是扶贫、怎么扶贫、我该怎么做、怎么做能让老百姓摆脱贫困、摆脱现在的贫困面貌”顿时浮现出诸多疑问,带着这些疑问在老队长精心帮助下,他慢慢地熟悉了解掌握扶贫工作业务。

  image.png

迎着初夏明媚的阳光、闻着路边弥漫的花香、踏着银线似的蛇长小道,他与老队长开始了扶贫一天忙碌而繁重的入户摸排,“你家现在几口人,主要靠种植、养殖什么、家里娃娃有没有读书、有哪些方面的困难”等等,每到一家他们都细细的查访农户家基本生产生活情况和困难,再次回到村委会夜空上星星已微微泛起,作为年轻的驻村工作队员,熟悉掌握了解扶贫政策是当务之急,为尽快进入工作状态,归来疲惫之余他仍不忘学习脱贫攻坚政策知识和整理每天的走访摸排资料,通过十多天连续奋战,他们认真归纳总结找到了贫困户因病、因残、因学、因交通、因缺劳动力等七类致贫原因,并陆续分门分类制订了贫困户脱贫的“一户一方案”、“一户一措施”。乡村的深夜总是叫人难于“忘怀”,田娃呱呱叫不停、蚊虫吱吱烦我心、时不时送点“红包”逗我“瞎欢心”,驻村的工作、生活环境是异常艰苦、异常孤独的,村委会周边没有公厕、没有路灯,夜里上趟厕所要摸着黑跑好几百米,生了急病也只能连夜驱车赶往十多公里的集镇医院看病,“村委会已经是箐头村离集镇相对较近、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但看病就医、工作生活都还是很不方便,分散在山上居住的村民看病就医、孩子读书那就更加不方便了”,一个人躺在床上时他总在想“要为他们做点什么、怎么做”,“说干就干”带着这份军人的执着与坚持,与队长沟通汇报后,很快他就初步拟定了修建村委会公共厕所、活动室、安装路灯的方案,单位领导也特别关心箐头村脱贫攻坚工作,积极想办法帮助村委会协调了专项资金,解决了村委会活动室、公共卫生间修建和乡间道路路灯购买等事情。

随着驻村时间的推移,村里的情况、老百姓的困难了解掌握越来越多,不论大事小事他都记在心里、放在心上,2016年8月,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学生龙玉粉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正在为新学期读书没得学费发愁时,他主动倡导单位干部职工及社会爱心人士爱心捐赠2.4万元,帮助她完成大学梦,建档立卡贫困户代买德50多岁,下要抚养两个小孩、上要赡养两个70多岁老人,经济压力特别大,想发展但没有资金周转,得知户主想发展养牛产业,他就带领户主到农业银行申请贫困户无息贷款,一周后顺利获得无息贷款的代买德,双眼含着泪深情地说:“我真是遇到大好人了,无亲无故地这样帮助我,真是感谢党、感谢政府呀。”其实像这样心系群众、为民解忧,帮助过的事千余件,在他心里每一件都是群众急需解决的事,也都是群众棘手的事。“群众的大事小事都是他心头里的大事”,他时常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image.png

箐头村贫穷、美丽,贫穷源于当地产业发展形式单一、传统,道路、饮水等基础设施落后,人居环境“脏、乱、差”现象有待提高;美丽源于深处山区,民风淳朴、自然生态保持较好。为了能彻底改变山村贫穷落后面貌,他白天到田间地头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晚上与村干部及村民代表面对面座谈交流,闲暇之时还经常到致富能手家登门拜访,学习他们的致富经验,驻村几年里他记录群众生产生活的笔记本就有厚厚的几大本,其中记得最细致最用心的就是关于群众对于脱贫致富的思路想法和如何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办法。了解到箐头村的土壤、气候等适宜种植红提,他就和队长带领村组干部和部分种植户到农场学习红提种植管理技术,主动请技术员请到本村,指导培训红提种植技术。村委会集体经济发展薄弱,村组干部发展思路相对传统,土地利用率不高,他就积极组织发动村组党员干部、致富带头人,创新开展“党建+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产业模式,帮助合作社规模化种植刺梨500亩、稻田养鱼50亩、辣椒种植100亩,促使合作社年收入100余万元,群众人均增加3000元,尝到了甜头的群众,大家干事创业积极性就高了。俗话说“群众要致富,必须先修路,群众要幸福,必须解决楼房和住宿”,有了上级部门专项资金和政策的大力支持,修建道路、危房拆除迫在眉睫,可老百姓对于修路和建房都持观望态度,担心新建了房享受不到政策支持,甚至有的个别群众因为个人利益不让修路,他就主动挨家挨户反复到群众家作动员、作工作。

 image.png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箐头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也在箐头村的不断变化中得到了磨练和锻炼,多次获得了市、县表彰,历经了两任驻村工作队长更替后,2018年3月,他被选派为我现在驻村地方的扶贫工作队队长,开始“传帮带”指引着我们年轻一代的扶贫工作者,而我也更加深入了解、知道了他驻村工作的点点滴滴。“角色变了,责任和使命就更重了”,为了帮助羊场村11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高质量脱贫,他收集整理党的住房、医疗、教育等政策,一项一项让我们熟悉掌握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帮扶措施;为让我们年轻扶贫工作者熟悉扶贫业务,他常常利用晚归空余时间教导我们扶贫经验和技能;为了促推羊场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提升,他积极向单位协调争取产业发展资金和人居环境建设资金。一年下来,羊场村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地改变,获得了人居环境、文明和谐、党建、脱贫攻坚等四面小红旗。“哪里最艰苦我就到哪里去”秉承着军人执着顽强的意志,他又申请回到了箐头村担任箐头村工作队长、第一书记,直到现在依然坚守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其实原本2018年3月份可以轮换他还是义无反顾选择坚持投身基层、服务基层,长时间远离家庭的他,想念亲人、老人、孩子,可工作就是使命,使命意味着担当,脱贫攻坚需要我们每一名扶贫工作者默默付出,即使在妻子生小孩时不能陪伴左右,他也从未和别人说起。

如今,回顾五年的驻村帮扶征程,几多感慨,箐头村、羊场村早已脱贫出列,村组道路硬化到组、产业发展多元化规模化、群众收入翻倍增加,满意度、认可度大幅提升,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的政策,也离不开背后默默付出的脱贫攻坚工作者,我的队长用自己的言行践行了一名退伍转业军人永不退色的使命和责任,用自己默默辛勤地付出阐释着驻村工作者不畏辛劳、任劳任怨的精神,用为民办事、为民解忧的服务演绎了中国共产党心系群众、心系基层的本色和初心。(曲靖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刘春龙)